财经新闻道

财经新闻道

庞瑞锋, 著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6.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对美国著名财经传媒高层的访谈录,访谈内容涉及目前全美在财经新闻操作上比较前沿的东西。对于新闻院系的学生和财经传媒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本优秀的既有前沿理论也有实操经验的学习读本。

书籍目录:

序零距离观察美国财经传媒(刘洲伟)

前言

媒体访谈

“《华尔街日报》不再是一张纯粹的报纸”

对话《华尔街日报》发行人高登.克罗维兹(GordonCrovitz)

“永远寻找狗咬人式的新闻”

对话彭博社总编马修.温克勒(Matthewwinkler)

“向数码转型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对话关联社CEO兼总裁汤姆.克雷(TomCurley)

“我们强调简洁清晰的财经报道”

对话关联社商业主编凯文.诺贝莱特(KevinNoblet)

“在变化的世界里提高管理水平”

对话《哈佛商业评论》主编托马斯.斯蒂沃特(T}lomasStewart)

“我坚信任何时候人们都不会远离杂志”

对话《财富》主编安迪.舍沃(AndySerwer)

“我们现在更强调趋势性报道”

对话《商业周刊》总编助理克里斯.帕沃(ChrisPower)

“我们报道金钱的流动”

对话《机构投资者》主编麦克.凯罗(MichaelCarroll)

“我们要办一本阅读愉悦的财经杂志”

对话《投资组合》杂志发行人戴维.凯瑞(DavidCarey)

“《时代》是一本伟大的杂志”

对话时代公司执行主编吉姆.凯利(JimKelly)

“要对市场风吹草动反应迅速”

对话《巴伦周刊》执行主编理查德.兰斯科诺(RichardRescigno)

“我们是一家新闻公司”

对话MarketWatell主编大卫.卡洛威(DavidCallaway)

“原创内容是我们网站的生命力”

对话Thestreet.com网站主编大卫.莫罗(DavidMorrow)游学所思

在哥大疲于奔命的日子

中美财经媒体:对照与断想

国际传媒趋势与财经记者的知识储备

在北京大学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奖学金班上的讲话

附录

美联社新闻价值和行为规范

前言

零距离观察美国财经传媒

刘洲伟

有治史者将中国的转型期比作“历史三峡”,极言其道阻且长,激流险滩,百转千回,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大方向大趋势是肯定的只是没人能说清楚,这个时期要持续多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希光新近在讲授时,把《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为“国家主人的报纸”。这样一份报纸当然有了强烈的自觉,即编辑部自认为对探寻转型期的“中国道路”负有责任。

我们记录这一历程,且自评是在书写“大历史的草稿”,因为我们相信这一“中国道路”之中蕴藏并影响着全球价值。

基于转型期的种种前提约束,这份报纸幂可能只是纯粹的在商言商的“经济报道”。它融合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基因,因此其读者涵盖了政府官员、商业精英以及知识分手的中坚。这三类读者基本上构成了整个社会所谓的“上层建筑”。

他们的阅读需求成为编辑记者们努力贴近的目标,他们的消费需求则成为广告主们极力满足的重点前者创造了眼球,后者保证了现金流。

这种混搭并非赶时髦,而是为了聚合形成有效的发行量,而且三者关系千万重,以至有人称之为“精英联盟”这本是转型期的特点。编辑部很警惕自己别成了精英联盟的一部分,尤其所谓“既得利益集团”的一分子,记者们被教育要关心“正义”,关心“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虽然办给谁看的报纸不一定代表谁,但没有人看的报纸一定代表不了谁。为了“服务中国最优秀人群”,编辑记者必须学会像政治家、企业家、银行家、经济学家、法学家那样思考问题。他们被要求熟悉各种“分析工具”,同时他们必须学以致用,挖掘“碎片化、表层化”新闻背后的制度逻辑,善于提问还不行,更要善于寻求解决方案……总之,他们被告诫千万不要忘了自已是一份“严肃的”、“专业的”报纸的记者,要牢记这种“差异性”。

随着以“即时”、“海量”为特征的新闻门户网站的崛起,上述的“差异性”被强化至战略意义上。在内部编辑方针上,《21世纪经济报道》提出“以深度报道为纲”。这和本书中《华尔街日报》提倡的改革方向不谋而合。我们相信,它不仅是中外财经媒体定位上的不谋而合,这更是战略上的大势所趋。

就中国的财经新闻报道而言,我们认为下面的操作将是有竞争力的:一是蕴含制度逻辑的事件深度报道,二是包含趋势判断的专业分析,三是作为“大时代切片”的特写故事,四是“入世而后出世”的评论。

另外一种策略无非是“打不过就加入它”,我们也做网站,做原创商业新闻的门户,协同音频、视频。从“资产包”的角度看,“一篮子计划”还包括电台、电视台、手机等渠道,只是整合遇到两个约束:一是体制,二是资本,而最大的问题是协同效应。

和美国财经传媒上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媒体的出现不过是最近十数年的事。虽然从发展历史、制度环境和价值规范等诸多方面,中关财经媒体存有差异,但是美国主流财经媒体的新的变革、趋势与挑战,比如像深度报道的重要性,或者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等,莫不具有相当大的共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庞瑞锋这本媒体访谈录,勾勒了当下美国主流商业财经媒体的生态图景,和这些美国顶尖的财经传媒人面对面地交流,试图全面记录并解析他们的新闻理念、操作以及商业策略和挑战,兼具认知与启示,非常专业。

对于风生水起的中国财经新闻界和怀揣梦想的中国财经新闻人,这是一本来自前沿、零距离观察美国主流财经传媒的最新报告。是为序,贻笑大方之家。

(作者为《21世纪经济报道》创始人、主编)

内容摘要:

  这是一叠零距离了解全球最大资本体与媒体孪生关系的报道,它对全球成长最快、资本裂度最强的中国个人财经新闻的兴起将会推波助澜。本书勾勒了当下美国主流商业财经媒体的生态图景,全面记录并解析美国顶尖财经传媒的新闻理念、操作以及商业策略和挑战,兼具认知与启示,非常专业。对于风生水起的中国财经新闻界和怀揣梦想的中国财经新闻人,这是一本来自前沿、零距离观察美国主流财经传媒的最新报告。  这是一叠零距离了解全球最大资本体与媒体孪生关系的报道,它对全球成长最快、资本裂度最强的中国个人财经新闻的兴起将会推波助澜。  和美国财经传媒上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媒体的出现不过是最近十数年的事。虽然从发展历史、制度环境和价值规范等诸多方面,中关财经媒体存有差异,但是美国主流财经媒体的新的变革、趋势与挑战,比如像深度报道的重要性,或者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等,莫不具有相当大的共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庞瑞锋这本媒体访谈录,勾勒了当下美国主流商业财经媒体的生态图景,和这些美国顶尖的财经传媒人面对面地交流,试图全面记录并解析他们的新闻理念、操作以及商业策略和挑战,兼具认知与启示,非常专业。【作者简介】  庞瑞锋,曾任财经对报记者和南方周末经济部高级记者,2005年秋赴荚留学,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Knight-Bagehot财经新闻奖学金获得者,主修金融和商业,毕业获财经新闻硕士学位。目前在纽约从事金融投资工作。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财经新闻道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6527610
《财经新闻道》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南方日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财经新闻道是南方日报出版社于2008.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212 的主题关于 经济-新闻报道-研究-美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