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25.0
本书从数学理论角度出发,建立了土的本构模型建模理论的数学基础,提示了现有的各种建模理论,如非线性弹性、弹塑性理论的数学背景,发现以往从各种物理假设出发所建立的各种建模理论具有统一的数学原理,其建模理论可以统一为在主空间通过试验建立关系,然后通过数学坐标变换得到六维空间的本构关系。各种不同的建模理论只是在坐标变换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数学假设而得到,因而从数学角度上统一和建立了各种建模理论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体建模的广义位势理论。现有的各种建模理论都可以看作为广义位势理论在一定假设条件的特例,应用于弹塑性模型时,建立了应力空间和应变空间的多重势面弹塑性模型,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其参数可以采用常规三轴试验确定,可以较好地反映土体的剪缩和剪胀特性。书中介绍了整套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相应的公式,同时还介绍了在三峡工程二期围堰工程中的应用并用单元体计算和有限元数值计算与试验的比较验证了模型在反映砂土剪胀特性方面的优点,还用室内模型试验对模型进行有限元数值的计算验证。 本书理论系统、应用参数完整,可供土木工程,尤其是从事岩土力学与工程研究和应用的同行参考,也可以作为研究生的参考材料。
序
前言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实践与土的本构模型
1.2土的本构模型研究的简单回顾
1.3本构模型及理论对发展现代土力学的重要意义
1.4建立土的本构模型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
第二章土的本构理论及模型研究的现状
2.1土的本构理论的分类
2.2基于广义虎克定律基础上的各种增量非线性弹性模型
2.2.1E-μ模型
2.2.2K-G模型
2.2.3小结
2.3非线性弹性理论
2.3.1柯西(Cauchy)弹性理论
2.3.2格林(Green)弹性理论
2.3.3次弹性(Hypoelastic)理论
2.3.4几种非线性弹性理论之间的关系及小结
2.4弹塑性理论
2.4.1经典弹塑性理论及其本构方程
2.4.2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及理论的一些发展
2.4.3弹塑性本构理论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2.5坐标直接变换法
2.6土的本构理论的总结
2.6.1研究趋向
2.6.2现有理论的特点
2.6.3未来岩土本构模型的需要及发展的关键问题
2.7本书的内容
第三章土的本构模型理论的数学基础及广义位势理论
3.1土的本构理论中的数学问题
3.1.1本构理论需研究的基本问题
3.1.2本构理论需要解决的两个根本问题
3.2坐标变换法
3.2.1全量形式的本构关系
3.2.2增量式的本构关系
3.2.3增量弹塑性本构关系
3.2.4小结
3.3导数表示的变换法
3.3.1导数表示的变换法
3.3.2导数变换方法及其势函数理论
3.3.3增量形式的导数变换方法及其势函数理论
3.3.4增量弹塑性的势函数理论
3.3.5小结
3.4广义位势理论之单一势面理论
3.4.1全量式单一势面理论
3.4.2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单一势面塑性位势理论
3.4.3关于塑性状态方程或屈服函数的合理确定问题
3.5广义位势理论之多重势面理论
3.5.1全量形式的多重势面理论
3.5.2广义塑性位势理论多重势面广义塑性理论
3.5.3多重势面理论的弹塑性本构方程
3.6张量普遍形式定律
3.7广义位势理论、普遍形式定律与其他建模理论的关系
3.7.1与弹性位势理论和塑性位势理论的关系
3.7.2广义位势理论、普遍形式定律及柯西弹性理论的关系
3.8本章小结
第四章传统本构理论的数学实质及若干问题的探讨
4.1塑性位势理论的数学实质
4.2关联和非关联流动法则的数学分析
4.2.1引言
4.2.2关联流动法则并不能表述所有材料的本构关系
4.2.3Drucker公设与本构关系
4.2.4塑性应变增量方向唯一性的问题
4.2.5简化模型特性的分析
4.2.6小结
4.3弹性势理论的数学实质
4.4柯西弹性理论的数学实质及与多重势面理论的关系
4.5统一的本构理论
第五章土的多重势面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其应用
5.1引言
5.2应力空间的简化多重势面弹塑性模型
5.2.1简化多重势面弹塑性模型的本构方程
5.2.2应力空间简化弹塑性模型的柔度矩阵
5.2.3多重势面模型和塑性位势理论模型的关系
5.2.4多重势面模型参数的确定
5.2.5多重势面模型与邓肯一张模型的比较
5.2.6小结
5.3应变空间上的简化多重势面弹塑性本构模型
5.3.1引言
5.3.2应变空间上的多重势面弹塑性本构方程
5.3.3参数的确定
5.3.4计算实例
5.3.5小结
5.4土体应变空间的多重势面数值弹塑性本构模型
5.4.1引言
5.4.2应变空间上的简化多重势面弹塑性模型
5.4.3试验曲线的拟合及Et、μt的数值表示
5.4.4试验及模型的应用
5.4.5小结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多重势面模型在三峡工程二期围堰应力应变分析中的应用
6.1工程概况及计算要求
6.2计算内容和计算条件
6.2.1本构模型
6.2.2加卸载准则
6.2.3接触面模型
6.2.4计算的模型方案及补充规定
6.2.5非线性计算方法
6.2.6计算的防渗墙方案
6.2.7各计算方案及计算模型小结
6.3低双塑性墙方案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6.3.1基本方案各种本构模型的结果
6.3.2墙间水位上升方案(简记为LDPW-UW方案)
6.3.3墙间水位下降方案(简记为LDPW-UW方案)
6.3.4墙间水位变动对墙体位移及应力水平的影响分析
6.3.5墙厚变化对墙体位移及应力水平的影响
6.3.6墙底两侧强风化岩变软对墙底应力的影响
6.3.7墙体单元应力水平的可靠性分析
6.3.8低双塑性墙方案及不同本构模型的结果小结
6.4低双刚性墙方案(简记为LDHW方案)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6.4.1基本方案各种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
6.4.2墙间水位变动对墙体水平位移及墙体应力的影响
6.4.3墙底沉渣对墙底应力的影响
6.4.4墙底两侧强风化岩变软对墙底应力的影响
6.4.5墙体混凝土采用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对墙体应力的影响
6.4.6低双刚性墙方案小结
6.5高双刚性墙方案(DHHW)
6.6计算结果
6.7计算与实测结果的比较
第七章多重势面模型在边坡和加筋土挡墙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7.1引言
7.2多重势面模型在边坡计算中的应用
7.2.1离心模型试验简介
7.2.2基于多重势面模型的有限元计算
7.3多重势面模型在加筋土挡墙计算中的应用
7.3.1Denvcr墙试验介绍
7.3.2用NMFRS程序计算Denver墙
7.4小结
第八章结论与展望
8.1结论
8.2展望
8.2.1新理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8.2.2试验研究问题
8.2.3土体的各向异性问题
8.2.4加卸载准则问题
8.2.5应力路径的影响问题
8.2.6关于模型理论的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土的本构模型的广义位势理论及其应用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21世纪岩土工程前沿技术丛书 | ||
9787508441351 《土的本构模型的广义位势理论及其应用》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198 | 印数 | 4000 |
土的本构模型的广义位势理论及其应用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43 的主题关于 土体-岩土力学模型-位势(数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