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金城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9.8
本书介绍了年轻人成就一生应该具备的52种修养,内容积极,通俗易懂,有助于提升年轻人的道德修养水平。
1人本善良
2真诚,灵魂的面孔
3少一些虚荣
4正直的人是无私的
5拒绝虚伪
6神圣的美德:忠诚
7永不背叛
8诚实守信,庄严自己
9撒谎等于欺骗自己
10勇敢而不鲁莽
11拥有坚强的意志
12凡事要往好处想
13贵在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14明智的人审慎明察
15自尊自重
16自信最美
17走自立自强之路
18怀疑要有一定限度
19发自内心的谦虚
20人不可有傲气
21勤奋会带来好运
22别让“懒”字当头
23节俭,从自身做起
24慷慨与感恩
25痛斥忘恩负义
26少与吝啬者为伍
27心中有爱
28孝道永远不过时
29试着宽恕与容忍
30不可滥用同情
31信赖忠告
32保持你的热忱
33勿阿谀奉承
34警惕“冷漠病”
35优雅如斯
36润物无声的美:温和
37学会制怒
38多一些幽默
39敢于承担责任
40注重小节
41有自知之明
42别自作聪明
43懂得舍弃
44克服贪婪
45珍惜友谊
46摒弃嫉妒
47远离是非
48放下烦恼
49不做卑鄙小人
50人不能缺德
51戒除恶习
52养成好习惯
前言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理性的代言人,即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
道德的本质就是孔子提出的“仁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一些学者将道德分为公德和私德,这是从调整社会关系不同而引发的。公德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而私德则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私德如同根本,公德如同枝叶,公德是由私德而生,若无公德也不配讲私德。
那么,什么是德行?笔者在题记中写道:德行,即人的道德与品行。《周礼.地官.师民》上说:“敏德以为行本。”东汉经学家郑玄日:“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行,其实就是一个人心智、行为的基本保障。失去德行,就不像一个人。说得再直接点儿,失去德行,几同行尸走肉。所以说,做人要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尤其是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发乎德言,行乎德事,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圭臬。这与2006年3月,国家主席胡锦涛高屋建瓴地提出“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相一致的。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个人的道德行为整体表现出来的信念、情感、意志、动机等的稳定特征和倾向。我们所谓的一个人的德行,其实还是上面说的“私德”的一部分,即人与人之间表现的个人德行。音乐家贝多芬说:“把‘德行’教给孩子们,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钱。”德行分为美德与恶德。美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美德犹如袋藏名香。古罗马哲人西塞罗说:“美德本身就是一种报酬。”拥有美德的人不分种族和贵贱,美德全在乎心灵的滋养。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内心力量,而品行是做人的根本。生活中有的人学问很好,品行不端,走不了正途;有的人本事很大,缺乏品行,终其一生少有成就;有的人虽能言善辩,品行却很差,“虽吐词为经,不可以信”。由此可见,良好的德行有助于增进道德健康和幸福感!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也有掌管美德与恶德的女神,其中美德女神叫阿瑞忒,恶德女神叫卡喀亚。美德往往是在身处逆境的人身上显露,反之,身处顺境的人极容易显示恶德。极端的恶德就好比稻田中的稗草,根除是唯一的注脚。也就是说,只有摈弃恶德,才有利于我们的身心修养。
当然,除了美德与恶德,有些德行就存在似是而非的状态,比如说“虚荣”,当你力争上进时,虚荣心是一种动力;当你旨在炫耀自己时,虚荣心就好比病毒作祟。在生活中,要想正确地区分美德与恶德,就要多多向生活讨教,认真加以甄别,答案也是不言自明的。
在当今社会,种种恶德败行的泛滥,各个领域的“潜规则”大畅其道,网络社会带给人类的迷茫,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诸如公平、公正、公道信仰的匮乏与丧失,也正好说明人类社会道德重建的必然性。
本书立足于当代社会道德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热点、盲点问题,提出了一些重建道德文化的理念,旨在提升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正念。书中着重撷录古今中外的一些德行故事,用故事说事,用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的至理名言说明事理,然后将作者的感悟作为“箴言录”,也算是对主题的点题吧。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德性的实现是由行为,而不是文字。”的确,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但怎样做、做什么,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固守什么,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
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反思精神家园的失落与荒芜,似乎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还是引用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为结语:“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人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刘彦庆2007年7月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德行,其实就是一个人心智、行为的基本保障。失去德行,就不像一个人。所以说,做人要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尤其是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背景下,发乎德言,行乎德事,是时代的需求,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圭臬。本书介绍了成就一生必备的52种修养。本书立足于当代社会道德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热点、盲点问题,提出了一些重建道德文化的理念,旨在提升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正念。书中着重撷录古今中外的一些德行故事,用故事说事,用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的至理名言说明事理,每个故事后面还附有“箴言录”。 本书立足于当代社会道德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热点、盲点问题,提出了一些重建道德文化的理念,旨在提升当代人道德修养的正念。书中着重撷录古今中外的一些德行故事,用故事说事,用经过千百年实践检验的至理名言说明事理,然后将作者的感悟作为“箴言录”,也算是对主题的点题吧。【作者简介】 刘彦庆,自号白猿髯客。陕南山里娃。70年代生人。狗相金牛座。本人经历复杂,没进过大学的门,当过干部,流浪过。笔耕十余载,曾创作中长篇小说若干。1998年进入北京从事图书出版工作至2003年。现在家从事自由写作。著有《中国格调》、《臭虫辞典》、《我的快乐禅》、《心灵28书》、《素养》、《做自己的贵人》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德行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0849862 《德行书》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金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德行书是金城出版社于2007.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825-49 的主题关于 个人-修养-青年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