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

《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

陈勇,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5

定价:66.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系列专书《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的第二册,第一册包括汉赵、后赵、前燕国部分,本册则包括前秦、后秦、后燕部分。繁体横排。约45万字。 史料的匮乏,是中古史研究者所面临的共同困境。现存中古史史料本来不多,而正史及其他各类典籍中,少数族史料又远远少于汉族史料,中古史研究中民族史史料不足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出土资料的利用,似乎是一条出路,但近年来中古史出土资料中,与少数族相关的文字十分有限,因而,能否借此为民族史研究在资料方面打开僵局,仍不容乐观。那么,中古民族史史料匮乏的困境,是否还有可能突破?进一步说,传世文献中的中古民族史史料,是否还有深度挖掘的空间?笔者以为:转机或许在于研究者视野的调整。譬如本文所涉及的《通鉴》十六国史的文字,以往多被认为是第二手资料,在史料或史实的层面,并未受到特别的关注,但经过细致比对又可以发现:《通鉴》这部分的记载,许多是不见于他书的。《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史文字,包括那些出处不详的内容,是否也能当作史料乃至第一手资料使用,就成为中古民族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经研究、搜集发现,《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文字,数量及所占比例都极为可观,如《通鉴》前燕部分约四万五千字,不见于诸史者达二万五千字,在上一册中已有统计、说明,本册所涉及的前秦部分约六万字,不见于诸史者达二万八千字,比前燕部分还多,在《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史文字中,重要的史实也并不罕见,堪称十六国史研究中在《晋书》等正史、《御览》等类书之外的另一个巨大的资料库。 《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史史料,大量保留旧史文字,对于今天的十六国史研究,几乎具有与《三国志》裴注类似的“补阙”作用。如《通鉴》叙十六国宗王事迹,多冠以王或公号,与《晋书》一般仅称官位不同。温公等人对包括《晋书》载记在内的十六国史文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理,因而《通鉴》往往又可纠正史及相关文献之误。《晋书》纪、传或载记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有时差异极大,甚至完全相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通鉴》为此又提供了值得重视的甄别意见。 《通鉴》的上述价值,仅从个别段落是不易看清的。本系列专书将《通鉴》十六国史资料全部辑出,逐条与相关文献比较,分析各种差异,辨别诸史文字、内容的真伪,进而考查《通鉴》作者处理十六国史文字的思路,甄别因误读或改写造成的舛讹,复原各种关键的细节,尝试为十六国史研究

作者介绍:

陈勇,1956年3月生于青岛。历史学者。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政治史与民族史研究。

书籍目录:

代序言:为司马光正名——《通鉴》十六国部分的史料价值

一 与诸史不同、具体的史实陈述——《通鉴》十六国史料的判定

二 “遍阅旧史,旁採小说”——《通鉴》十六国史料的出处

三 “详引诸书错互之文,折衷以归一是”——《通鉴》十六国史料的瑕疵

结语

《资治通鉴》前秦国资料释证

卷九一 晋元帝太兴二年(319)

卷九四 晋成帝咸和四年(329)

卷九五 咸和八年(333)

卷九六 咸康四年(338)

卷九七 晋穆帝永和二年(346)

卷九八 永和五年(349) 永和六年(350)

卷九九 永和七年(前秦天王符健皇始元年,351) 永和八年(皇始二年,352) 永和九年(皇始三年,353) 永和十年(皇始四年,354)

卷一○○ 晋穆帝永和十一年(皇始五年,厉王符生寿光元年,355) 永和十二年(寿光二年,356) 升平元年(寿光三年,宣昭帝符坚永兴元年,357) 升平二年(永兴二年,358) 升平三年(永兴三年,甘露元年,359)

卷一○一 升平四年(甘露二年,360) 升平五年(甘露三年,361) 哀帝隆和元年(甘露四年,362) 兴宁二年(甘露六年,364) 兴宁三年(甘露七年·建元元年,365) 海西公太和元年(建元二年,366) 太和二年(建元三年,367) 太和三年(建元四年,368)

卷一○二 太和四年(建元五年,369) 太和五年(建元六年,370)

卷一○三 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建元七年,371) 咸安二年(建元八年,372) 晋孝武帝宁康元年(建元九年,373) 宁康二年(建元十年,374) 宁康三年(建元十一年,375)

卷一○四 太元元年(建元十二年,376) 太元二年(建元十三年,377) 太元三年(建元十四年,378) 太元四年(建元十五年,379) 太元五年(建元十六年,380) 太元六年(建元十七年,381) 太元七年(建元十八年,382)

卷一○五 太元八年(建元十九年,383) 太元九年(建元二十年,384)

卷一○六 太元十年(建元二十一年,哀平帝符丕太安元年,385) 太元十一年(太安二年,高帝符登太初元年,386)

卷一○七 太元十二年(太初二年,387) 太元十三年(太初三年,388) 太元十四年(太初四年,389) 太元十五年(太初五年,390) 太元十六年(太初六年,391)

卷一○八 太元十七年(太初七年,392) 太元十八年(太初八年,393) 太元十九年(394)

《资治通鉴》**所存前秦国资料辑录

《资治通鉴》后秦国资料释证

卷八八 晋怀帝永嘉六年(312)

卷九二 晋明帝太宁元年(323)

卷九四 晋成帝咸和四年(329) 咸和五年(330)

卷九五 咸和八年(333) 咸和九年(334)

卷九六 咸康四年(338)

卷九七 晋穆帝永和元年(345)

卷九八 永和五年(349) 永和六年(350) 永和九年(353) 永和十年(354)

卷一○○ 永和十二年(356) 晋穆帝升平元年(357)

卷一○一 晋哀帝兴宁元年(363) 晋海西公太和元年(366) 太和二年(367)

卷一○三 晋简文帝咸安元年(371) 咸安二年(372)

卷一○四 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 太元三年(378)

卷一○五 太元八年(383) 太元九年(后秦武昭帝姚苌白雀元年,384)

卷一○六 太元十年(白雀二年,385) 太元十一年(建初元年,386)

卷一○七 太元十二年(建初二年,387) 太元十三年(建初三年,388) 太元十四年(建初四年,389) 太元十五年(建初五年,390) 太元十六年(建初六年,391)

卷一○八 太元十七年(建初七年,392) 太元十八年(建初八年,393) 太元十九年(文桓帝姚兴皇初元年,394) 太元二十年(皇初二年,395) 太元二十一年(皇初三年,396)

卷一○九 安帝隆安元年(皇初四年,397)

卷一一○ 隆安二年(皇初五年,398)

卷一一一 隆安三年(皇初六年,弘始元年,399) 隆安四年(弘始二年,400)

卷一一二 隆安五年(弘始三年,401) 元兴元年(弘始四年,402)

卷一一三 元兴二年(弘始五年,403) 元兴三年(弘始六年,404)

卷一一四 义熙元年(弘始七年,405) 义熙二年(弘始八年,406) 义熙三年(弘始九年,407) 义熙四年(弘始十年,408)

卷一一五 义熙五年(弘始十一年,409) 义熙六年(弘始十二年,410)

卷一一六 义熙七年(弘始十三年,411) 义熙八年(弘始十四年,412) 义熙九年(弘始十五年,413) 义熙十年(弘始十六年414)

卷一一七 义熙十一年(弘始十七年,415) 义熙十二年(永和元年,416)

卷一一八 义熙十三年(永和二年,417)

《资治通鉴》**所存后秦国资料辑录

内容摘要:

《资治通鉴 十六国资料释证.前秦、后秦国部分》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系列专书《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的第二册,第一册包括汉赵、后赵、前燕国部分,本册则包括前秦、后秦、后燕部分。繁体横排。约45万字。 史料的匮乏,是中古史研究者所面临的共同困境。现存中古史史料本来不多,而正史及其他各类典籍中,少数族史料又远远少于汉族史料,中古史研究中民族史史料不足的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出土资料的利用,似乎是一条出路,但近年来中古史出土资料中,与少数族相关的文字十分有限,因而,能否借此为民族史研究在资料方面打开僵局,仍不容乐观。那么,中古民族史史料匮乏的困境,是否还有可能突破?进一步说,传世文献中的中古民族史史料,是否还有深度挖掘的空间?笔者以为:转机或许在于研究者视野的调整。譬如本文所涉及的《通鉴》十六国史的文字,以往多被认为是第二手资料,在史料或史实的层面,并未受到特别的关注,但经过细致比对又可以发现:《通鉴》这部分的记载,许多是不见于他书的。《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史文字,包括那些出处不详的内容,是否也能当作史料乃至第一手资料使用,就成为中古民族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经研究、搜集发现,《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文字,数量及所占比例都极为可观,如《通鉴》前燕部分约四万五千字,不见于诸史者达二万五千字,在上一册中已有统计、说明,本册所涉及的前秦部分约六万字,不见于诸史者达二万八千字,比前燕部分还多,在《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史文字中,重要的史实也并不罕见,堪称十六国史研究中在《晋书》等正史、《御览》等类书之外的另一个巨大的资料库。 《通鉴》独家保存的十六国史史料,大量保留旧史文字,对于今天的十六国史研究,几乎具有与《三国志》裴注类似的“补阙”作用。如《通鉴》叙十六国宗王事迹,多冠以王或公号,与《晋书》一般仅称官位不同。温公等人对包括《晋书》载记在内的十六国史文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理,因而《通鉴》往往又可纠正史及相关文献之误。《晋书》纪、传或载记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有时差异极大,甚至完全相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通鉴》为此又提供了值得重视的甄别意见。 《通鉴》的上述价值,仅从个别段落是不易看清的。本系列专书将《通鉴》十六国史资料全部辑出,逐条与相关文献比较,分析各种差异,辨别诸史文字、内容的真伪,进而考查《通鉴》作者处理十六国史文字的思路,甄别因误读或改写造成的舛讹,复原各种关键的细节,尝试为十六国史研究提供一种基础性的资料。笔者更大的企图,则是以《通鉴》为基本参照系,全面衡量、判别各种十六国史文字的史料价值,利用宋代学者司马光等人的研究成果,从现有少量的中国中古民族史史料中最大限度地搜集信息,为21世纪的学术研究开辟一点新的空间。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6156513
如需购买下载《《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66.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 × 1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资治通鉴》十六国资料释证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04.3 ,K238.07 的主题关于 《资治通鉴》-研究 ,中国历史-研究-五胡十六国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