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本书以中医学术为主体,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系统介绍温病学在中医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对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科杂病临床的指导意义。分为温病学说与伤寒理论、温病发病学与中医现代临床、温病学诊察方法与中医现代临床、温病学辨证方法与中医现代临床、温病学治法理论与中医现代临床、温病学方剂与临床医案以及温病学家学术思想与中医现代临床等七部分,并列举诸多病例。全书突出“古为今用”和“学以致用”的精神,突出临床,注重实用,突出特色,力求展示时代学术特征,提出创新性学术见解。书中将对温病学与非感染疾病临床的应用及其重点难点诸多问题进行讨论,集中反映当代临床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本书适合于中西医临床工作者、温病学医学研究者、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和研究者学习参考。
第一章 温病学说与伤寒理论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温病与伤寒的概念
第二节 温病学说与《伤寒论》的关系
第二章 温病发病学说与中医现代临床
第一节 外感发病学说
一、温热病因
二、湿热病因
三、燥气病因
四、杂气发病学说
第二节 伏气发病学说
一、伏邪发病学说与结缔组织病
二、伏气发病学说与肾炎
三、伏气发病学说与乙型肝炎
四、伏气发病学说与头风
五、伏气发病病因学说与痛经
第三章 温病学诊察方法与中医现代临床
第一节 察舌验齿
第二节 望唇辨脉
第三节 辨斑疹白?
第四章 温病学辨证方法与中医现代临床
第一节 温病学对卫气营血病机的论述
一、卫分病机
二、气分病机
三、营分病机
四、血分病机
第二节 卫气营血辨证与中医现代临床
一、感染性疾病
二、传染病
三、多种杂病
第三节 温病学对温病三焦病机的论述
一、上焦病机
二、中焦病机
三、下焦病机
第四节 三焦辨证与中医现代临床
一、感染性疾病
二、传染病
三、多种杂病
第五章 温病学治法理论与中医现代临床
第一节 解表治法
一、辛凉清解治法
二、辛凉芳化治法
三、芳化宣透治法
四、辛凉清润治法
第二节 清热治法
一、清热泻火治法
二、清营透热治法
三、气营两清治法
四、凉血散血治法
五、气血两清治法
第三节 通下治法
一、通下泄热治法
二、通补兼施治法
第四节 和解治法
一、和解少阳治法
二、透达膜原治法
第五节 祛湿治法
一、芳香化湿治法
二、清热燥湿治法
三、清利湿热治法
四、苦辛开降治法
五、淡渗利湿治法
第六节 开窍治法
一、清热醒神开窍治法
二、芳化湿热醒神开窍治法
第七节 熄风治法
一、清热熄风治法
二、滋阴熄风治法
第八节 滋阴增液治法
一、养肺生津治法
二、养胃生津治法
三、增液润肠治法
四、滋肾养阴治法
五、养阴透热治法
第九节 固脱治法
一、回阳固脱治法
二、救阴固脱治法
第六章 温病学方剂与中医现代临床
第一节 银翘散方
第二节 桑菊饮方
第三节 新加香薷饮方
第四节 桑杏汤方
第五节 白虎汤方
第六节 承气汤方
第七节 清营汤方
第八节 清宫汤方
第九节 犀角地黄汤方
第十节 清瘟败毒饮方
第十一节 升降散方
第十二节 安宫牛黄丸方
第十三节 紫雪散方
第十四节 菖蒲郁金汤方
第十五节 沙参麦冬汤方
第十六节 青蒿鳖甲汤方
第十七节 连梅汤方
第十八节 复脉汤方
第十九节 大定风珠方
第七章 温病学家学术思想与中医现代临床
第一节 吴又可学术思想
第二节 叶天士学术思想
第三节 薛生白学术思想
第四节 吴鞠通学术思想
第五节 王孟英学术思想
《温病学与中医现代临床》以中医学术为主体,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系统介绍温病学在中医现代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对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和内、外、妇、儿各科杂病的指导意义。分为温病学说与伤寒理论的关系、温病发病学说与中医现代临床、温病学诊察方法与中医现代临床、温病学辨证方法与中医现代临床、温病学治法理论与中医现代临床、温病学方剂临床医案以及温病学家学术思想与中医现代临床等七部分,并列举诸多病例。全书突出“古为今用”和“学以致用”的精神,注重实用。适合于临床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温病学研究者、高等中医院校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学习参考。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温病学与中医现代临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四大经典与中医现代临床丛书 | ||
9787509110676 《温病学与中医现代临床》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36 | 印数 | 4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