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文若愚, 编著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9.8

书籍简介:

《论语》是孔子与弟子门人的对话录,也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更是中华文化的元典。它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集中阐述了孔子的伦理思想、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本书对《论语》二十篇进行了最深入最详尽的解读,全方位,多侧面阐述了隐含在《论语》里的深刻思想和博大智慧,为读者学习和运用《论语》提供了最佳读本。

书籍目录:

孔子其人其事

尼山降圣

孔子学礼

孔子学琴

赴周室考察礼乐

景公问政

执教杏坛

祭祀忘牲

阳虎乱鲁

孔子出仕

诛杀少正卯

夹谷会盟

计堕三都

弃官离鲁

周游列国

孔子适卫

匡城遭围

蒲邑被困

子见南子

临河而叹

桓魅伐树

丧家之犬

孔子适陈

桓子遗命

陈蔡绝粮

叶公问政

必也正名

晚年归鲁

季康子问政

请讨陈恒

整理遗产

聚徒授业

西狩获麟

圣人离世

学而篇第一

学什么,怎样学

孝悌的意义

远离巧言令色

要善于自我反省

从政应遵循的原则

学习做人的途径

修己当从身边做起

态度决定修为

祭祀是孝道的延伸

圣贤的风采和境界

如何才算是孝子

为什么要强调制度

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原则

怎样才算是好学

追求更高境界

了解别人也很重要

为政篇第二

以德服人

诗歌的教化作用

礼制与法治的区别

在追求中完善自己

如何才算尽孝

珍重自身就是孝

老有所养不算孝

孝敬父母要和颜悦色

如何做学问

孔子的识人法则

温故知新

优秀政务人员应是通才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学习与思考

如何面对异端学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为政当谨言慎行

任人唯贤才是关键

治理民众的三大要诀

政治无处不在

诚信比什么都重要

历史损益法

乱作为与不作为

八佾篇第三

僭越礼仪的危害

制度破坏者都没有好下场

礼乐的根基在于仁

真心诚意才是懂礼

文化是国家存续的命脉

莫求非分之福

君子不争,争则公平

礼仁同源,礼在仁后

要实事求是

举办典礼要注重实质

礼为治国之本

心怀敬诚,真心投入

信守天道,不媚权贵

有继承才会有发展

为人要谦虚,治学要严谨

不以成败论英雄

必要的形式不能少

真心尊礼,不畏人言

要懂得礼待下属

凡事都要把握好尺度

如何对待过去的错误与失败

量小非君子

不要做好好先生

道听途说不可取

私欲太重,才会患得患失

道德堕落和人性退化

明辨是非,扶正祛邪

道不必言

不屑之教,促人警醒

孝是真诚的回报

力戒无所事事

君子之勇,以义为先

君子所恶

小人和女子的问题

迁善改过宜趁早

徽子篇第十八

行仁有不同的形式

坚守信念,无怨无悔

英雄要有用武之地

良臣择主而事

出世人世,都是人生

儒家的救世精神

君子之仕行其义

无可无不可

末世衰败景象

任亲的利弊

成事在人,重用贤才

子张篇第十九

士人立身之大节

执德宜弘,信道宜笃

宽容开放的胸怀

君子更重视大道

求新温故,才算好学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力学才能致道

文过饰非,欺人害己

君子有三变

事上使下与信任

大节不亏,小节不拘

循序渐进,由末达本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丧礼当尽哀节哀

人当有诤友

重在内修

情感表达的环境因素

国君的孝道

浊世为政,悲天悯人

君子恶居下流

君子之过

学无常师

万仞宫墙

捍卫大道和正义

如何弘扬大道

尧日篇第二十

中国的政治传统

五美四恶

君子当有三知

重视礼乐精神

薪尽火传,大道不绝

国乐当尽善尽美

礼是一种可操作的政略

里仁篇第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何为仁者

公正地评价别人

心存仁念,弃恶从善

坚守信念,不违于仁

仁德不是天生的

从犯错观察他人

人应该追求大道

贪图奢华者胸中无道

处世重义,无不通达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唯利是图危害多

礼让是一种美德

人最应该担心的是什么

忠恕之道

君子重义,小人重利

省心向善去恶

如何劝说父母

不要让父母担心

要记住父母的年龄和生日

不要轻许诺言

要懂得约束自己

少说话多做事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独

保持恰当的人际距离

公冶长篇第五

不以一时荣辱待人

高明的处世之道

人文环境的重要性

成才的追求

莫逞口舌之能

笃志而诚学

不逞匹夫之勇

仁道至高

人贵有自知之明

做人要言行如一

无欲则刚

仁道与恕道

慎谈玄远问题

勇于实践才能成功

做学问的正确态度

君子的四大美德

交际的大智慧

执政者当谨慎行事

单一美德不能代替仁

三思与果断

大智若愚

如何才能成才

不念旧恶怨恨少

做人不可伪饰

严防阴险狡诈小人

t=者的志向

要学会自我批评

孔子的心得

雍也篇第六

孔子“曲线从政”

居敬而行简

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帮助真正有需要的人

按劳取酬,理所应当

英雄不问出身

修身贵在坚持

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选个好领导

生老病死不由人

淡泊自守,安贫乐道

不要给自己设限

君子儒与小人儒

不走后门,不拉关系

居功不自夸

不为诱惑所动

人间正道难行

文质彬彬

做个正直的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区别对待

力行不畏艰难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改革要向前看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仁者可欺而不可愚弄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人言可畏

中庸之道

“仁”与博施济众

述而篇第七

信而好古,述而又作

学习的方法与态度

孔子四忧

该放松时就放松

人不能失去梦想

孔子的修德纲要

学生的见面礼

怎样教好学生

人应有恻隐之心

进退有度,有勇有谋

正确看待财富

孔子最谨慎的三件事

孔子为何大赞韶乐

曲径能通幽

追求淡泊的高境界

学习的次序

“普通话”的重要

不断充实自己

后天学习更重要

孔子不讲的事情

学无常师,为善是从

仁者无畏

育人当倾囊相授

教育应当循序渐进

有恒者事竞成

对万物心怀仁德

学习要多听多看

做人要宽容

修身养性得自觉

难事的解决之道

注重礼乐教化

贵在躬行

不厌与不倦

注重内心的诚敬

宁俭勿奢

旷达的胸怀

君子的风度

泰伯篇第八

至德无形,让位于贤

制度的作用

危机意识

重视言谈举止

谦虚做人,低调做事

君子的操守

使命,任重而道远

三大教学内容

愚民思想

善恶均可致乱

戒除骄傲和吝啬

求学为了什么

君子的进退之道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音乐可以端正人心

表里不一惹人厌

正确的学习态度

舜和禹的圣德

崇高伟大的唐尧

人才的重要性

完美的领导者

子罕篇第九

少讲利,多讲仁

做人要谦虚

调整制度要符合原则

人生四戒

要有使命感

梅花香自苦寒来

唯有做官高的流弊

智慧超越知识

孔子的浩叹

修养体现在细节上

做成功的教育者

任情不可逾礼

君子当积极进取

随遇而安,教化百姓

为何要“正乐”

修德重在自律

珍惜时间

好德与好色

贵在坚持

学贵心解力行

君子当自强不息

要有始有终

后生可畏

正确对待忠告和赞美

高贵的志节

不满足于现状

时穷节乃现

君子必备的品质

谁能与我相伴

尽全力追逐梦想

下:

乡党篇第十

说话要看清场合

谈话要注意对象

待客之道

重要会议时的礼仪

做客有讲究

着装礼仪

心灵的净化

健康的饮食原则

注意礼仪细节

尊老敬老是美德

懂得尊重他人

托人办事的艺术

礼仪的变通

以人为本

对领导要忠诚

交友之道

家是放松的地方

因情施礼

出行的礼仪

善于把握时机

先进篇第十一

孔子的用人标准

珍视人际情感

各有所长

好学生的喜与憾

至孝的境界

做人当慎言

真正好学的人太少

本分恰当

道统的传承

表达真性情

合情还需合“礼”

注重现实

以育人为快事

成由勤俭败由奢

精益求精

凡事都要恰到好处

不袒护弟子

有缺陷才是真实

要顺其本性

踏着成功者的足迹前进

看透人的本质

因材施教

患难见真情

做臣属的原则

从政必备的基础

人各有志

颜渊篇第十二

自我约束的重要性

做人要懂得敬重

行难而慎言

做到问心无愧

德高不乏亲善者

明辨谗言毁谤

领导者必须取信于民

内外兼修的重要性

关心民众疾苦

不要感情用事

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为官要忠信明断

以教化促进和谐

培养敬业精神

君子成人之美

领导应以身作则

上位者要廉洁自律

为政以德

不可沽名钓誉

个人修养的三个方面

治政要亲贤远佞

做朋友也要有分寸

结交能促进自己进步的朋友

子路篇第十三

从政三原则

用人选人

名不正则言不顺

好礼、好信与好义

学以致用,方为真才

榜样的力量

不可墨守成规

尚俭,知足常乐

既庶,富之,教之

孔子的自信

领导者要仁爱

日久方可见成效

己不正焉能正人

区分政务与事务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

近者悦,远者来

心态与眼光

亲亲相隐

恭敬与忠诚

“士”的标准

与什么样的人交往

恒心乃成功之本

君子和而不同

如何正确对待公论

君子作风与小人作风

泰而不骄

怎样成仁?

如何为士

善人治民亦可战

重视战备训练

宪问篇第十四

为官之耻与仁

士志于道

如何全身避祸

德者有言,仁者有勇

德行高于武力

求仁虽难,不可堕落

真正的忠爱之心

政令出台要谨慎

重要的是做人

君子当贫而无怨

人尽其才

怎样才算完人

恰到好处

要挟之举不可取

正道比诡诈更长久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让生命更有价值

举荐贤才,不拘一格

组织的根基在人才

做人要少说大话

坚守最根本的原则

事上之道

人生应该积极向上

追求充实的人生

注意维护领导形象

君子思不出其位

少说多做

为人要谦虚低调

常思己过,莫论人非

提高才德是关键

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走自己的路

人品高于能力

以直报怨

不怨天尤人

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乱世生存法则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坚守还是变通

重视守丧之制

领导决定执行力

修己以安民

应该有个无间密友

急功近利要不得

卫灵公篇第十五

以礼治国,反对战争

君子固穷

一以贯之

知德者鲜矣

无为而治

忠信笃敬行天下

穷则独善,达则兼善

看清对象再说话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控制人性弱点

以举荐贤才为己任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做事之前需深思

不要耍小聪明

君子四德

为后人留下什么

君子求诸己

群而不党

如何看待他人言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评价他人要有依据

做学问的阙如态度

小不忍则乱大谋

切勿盲目从众

人能弘道

知错就改不为错

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谋道不谋食

管理四要

人人都有闪光点

仁为至道,民不亲近

当仁不让

在诺言与原则之间

敬其事而后其食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语言重在达意

替他人着想

季氏篇第十六

治国三要

僭越必然导致混乱

破坏制度必然走向失败

益友与损友

兴趣对道德的影响

说话的学问

人生三戒

人要有所敬畏

求知的三个境界

君子有九思

行善修德重在自觉

美名因德而传

一视同仁,无偏无私

称呼要规范

阳货篇第十七

做人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性相近,习相远

多数人是可以改变的

音乐的教化作用

政教推行的环境

行仁五要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六德与六弊

学《诗》的意义

通过学习开阔视野

制度不应流于形式

色厉内荏,心如贼盗

内容摘要:

《论语》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其蕴涵的深刻哲理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国家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中。“半部《论语》治天下”,历史上,无论在士人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全书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的智慧具有广泛普适性,它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所以,它能够跨越时空,到今天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文若愚等编著的《论语大全(上下)》除《论语》原文之外,包括题解、注释、译文、名家品评、精读论语等五个部分。“题解”中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对原文意旨以及历史背景的点拨;“注释”和“译文”对《论语》进行了准确细致的翻译;“名家品评”精选了历代文化名人对《论语》的经典点评;“精读论语”在把握《论语》原文要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带领读者聆听《论语》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方略。《论语大全(套装上下册)》是现代读者领悟《论语》之魂的理想读本。打开本书,让我们轻松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掌握其中的智慧精髓。

编辑推荐:

《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和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中去。从古至今,无论在士人还是在老百姓当中,《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可逾越的圣典,很多人通过研读《论语》获得了成功的智慧和方法。宋代开国宰相赵普就曾自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智慧具有广泛的普适性,它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所以,它能够跨越时空,到今天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不管你是学生、普通职员、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只要你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在其智慧光辉的沐浴下心有所得。
《论语大全(套装上下册)》是现代读者领悟《论语》之魂的理想读本。打开本书,让我们轻松进入《论语》的丰饶世界,领悟《论语》的思想内涵,掌握其中的智慧精髓。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论语大全集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1327789
如需购买下载《论语大全集》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华侨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9.8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论语大全集是中国华侨出版社于2012.9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2.25 的主题关于 儒家 ,《论语》-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