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40.0
本书遴选2009年全国各种报刊公开发表的文史类精彩文章,将其编辑成集。全书分口述实录、其人其事、民国人物、文史杂俎、域外瞭望等五个专辑。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以不同的着重点,甚至不同的观点,对若干重要文化现象、历史事件、重要人物进行叙述、解读、剖析或反思。其中有的是亲历者本人的详尽口述,铺叙某些鲜为人知的往事;有的是专家学者运用新材料、新方法,对我们熟知的人物、事件加以重新审视。其选择范围广、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文史价值。
向继东前吾
口述历史
周艾若/口述李菁/整理我的父亲周扬
房文斋我为林昭拍了张照片
王蒙/口述朱慧憬/采访整理1949--1959:必须快乐的青春
张贤亮/口述朱慧憬/采访整理1959--1969:没有女人没有爱情的青春期更加坚挺
周孜仁我在大巴山区搞“四清”
朱正龚育之和我的文字交
李冰封洞庭湖畔十年小记
其人其事
董少东“潜伏者”阎又文
童诒和卧底冯亦代
林晰直立行走的水痛悼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大姐
苗振亚看章乃器如何做人
蔡登山储安平的婚姻悲剧
郭芙秀张国焘:从“学运领袖”到“反共强人”
邓宏顺向培良与鲁迅的恩恩怨怨
何蜀吴宓日记中的李源澄之死
陈远吴晗:在学术与政治之间
刘若南李作鹏:人已逝,谜未解
陈为人马烽与陈永贵的三次喝酒经历
陈章话说“四人帮”余党马天水
王万然于会泳的悲剧人生
往事沧桑
李恩柱南宋十五条的处境
郭老学徒义和团杀害的是什么人
黄波长沙抢米:一百年前的群体性事件
张华二战台籍日军沉浮录
朱鸿召想当年,边区善待“外来工”
胡平1946-1949年边区土改往事
邵燕祥一封1949年的旧信
韩三洲历史学家的革命回忆录读《流逝的岁月》札记
周筱赞舒芜:大时代的小人物
徐庆全康濯何以揭发丁玲
王志龙北平战与和:彭泽湘两封密信影响了毛泽东
韩三洲谁先唱响了《东方红》
丁东法捷耶夫参加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舒云中国外援往事
民国人物
胡文辉不以胜败论陈炯明
李杨蒋介石与《中国之命运》
杨天石国民党人的“持久战”思想
高华孙中山在两岸的“境遇”
王彬彬沈定一的向右转与瞿杨之结合
智效民“长袍先生”张澜
张耀杰周作人的悖兄与叛国
魏得胜原本的刘文典
文史杂俎
林毓生认识“五四”、认同“五四”迟到的纪念
傅国涌回眸“五四”90年
范泓清末:立宪还是革命?
洪振快晚清中国首富为什么想移民美国
汪秀枝在邻居劝说下留学美国的詹天佑
刘诚龙容闳:思想的忠臣
曾彦修“斗争哲学”曾被认为是反共哲学
谢泳今天我们如何处理史料(外二题)
欧阳哲生《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何以成为年谱中的经典
李非台湾土改的启示
域外嘹望
雷颐既得利益集团与路易十六的断头台
蓝英年俄罗斯为末代沙皇恢复名誉
述弢苏联历史上的“贝利亚现象”
孔田平通过谈判的革命:波兰的转型之路
林达另一个“圣雄”甘地
前言
这是我编选的第五本“文史年选”了。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尘世里,做一件事,并且一做就是五年,无论对编者、责编和出版社,谁都不容易啊。冷暖甘苦,惟我自知。
本书的编辑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要么有新的材料,要么有新的见识。
我们无力改写历史,但我们总在尽可能恢复历史记忆。很长一段时期,我们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在自己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条件下,就极尽所能地支援“世界革命”。根据解密的外交部档案,1976年以前我国曾向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过经济援助。这些被援助的国家主要是越南、朝鲜、蒙古、阿尔巴尼亚,其次是柬埔寨、巴基斯坦、尼泊尔、埃及、叙利亚、索马里等亚非拉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我国连续两年粮食减产,整个国家都在勒紧裤带,很多人饿死,但中国还是答应一些国家的援助要求。如1960年,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援助几内亚1万吨大米,援助刚果5000吨至1万吨小麦和大米。据统计,从1954年起,中国仅向阿尔巴尼亚援助折合人民币就达100多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每人掏3850元,而当时中国人的年收入才200多元……这些都写在舒云的《中国援外往事》里,读者自可一阅。也许读后会让你反思:我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啊?
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其人其事”一辑,收录了章诒和的《卧底冯亦代》和董少东的《潜伏者阎又文》。作者都是写“卧底”,不同的是前者是革命队伍内部的“卧底”,在个人道德上可能不是很高尚,你有权争取减轻对自己的处罚,但不能给自己“要好”或朋友设陷阱;后者则是潜伏到敌对力量的内部,搜集情报,以打倒敌手,这在道义上都是无懈可击的。两相对照,阎又文是功臣,而冯亦代是什么?说得好听一点,尽管不是冯先生个人的责任,但他能说自己干净吗?章乃器那时面对高压,他说了句让人难忘的话:“部长、代表、委员可以不做,人总是要做的。”章、冯二人相比,真是云泥之别。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张华的《二战台籍日军沉浮录》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本文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揭开了二战期间台湾籍日军的尘封往事。当年,有20万台湾青年“志愿”加入日军,但由于军人在日本是一个荣誉身份,因此日本初期并不让台湾民众当军人,只是作为“军属、军夫”对待。按照日军中“军人、军犬、军马、军属、军夫”的排序,“军夫”最为劣等,真的比犬马都不如。战后统计,台籍曰军有三万多人战死,可没有抚恤金。经过多年诉讼,直到1988年日本政府才决定给二战期间战死或重伤的台籍兵,每人支付200万日元抚恤金,而日本人至少可领4000万日元……
还有几篇文章也是很值得一提的。韩三洲的《历史学家的革命回忆录》,其实就是读李新的回忆录《流逝的岁月》读书札记。李新是中共中央党研室原副主任,2004年去世,该书是2008年11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有兴趣的读者,自可找来李新的原著读。胡平的《19461949年边区土改往事》和李非的《台湾土改的启示》,虽没放在同一辑里,但连起来读,确实能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述弢的《苏联历史上的“贝利亚现象”》,其实是给我们介绍了另一个贝利亚。在我们印象里,贝利亚曾是斯大林的红人,1938年至1953年他屠杀了无数苏联人民,制造了许多冤案。读了述瞍的文章才知道,其实贝利亚也是要改革的,他有许多新政设想,只是历史没有给他机会……
写这篇小文时,我在网上搜索,《中国文史精华年选》得不少网友留言。有位叫“间歇性瞎掰”的网友说,此书编得“通俗但不流俗”。一位来自美国的almadenreader的网友在当当网留言说:“第一次买《中国文史精华年选》,看了觉得很好,准备买其它年的。”北京有位叫“知我者书也”的网友,他(她)在2008年4月17日的留言中说:“这套书值得购买。我购买了三本,从2005年到2007年的中国文史精华年选。编辑向继东的眼光还是不错的,虽然里面……文章尚局限于体制内,但整体来说,以客观求实为准,值得阅读,也值得购买。当然,还有一些好文章没有被收录在内,但我想,这不是向继东的眼光问题。一旦被收录,很可能这本书也出不来了。建议诸位购买,我本人的藏书绝大多数是历史书籍,尤其是近代史,相信我的眼光,也相信向继东。”
说实话,读到这样的留言,当然欣慰。我这里引出,是“王婆卖瓜”,犹如江湖郎中大厅悬挂的“妙手回春”之类;但这也确实让我感到,真正知我者,读者上帝也!
2009年12月13日
于长沙冬夜
这是作者编选的第五本“文史年选”,本书的编辑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要么有新的材料,要么有新的见识。 本书精选了60余篇2009年度中国文史佳作,有口述历史,有其人其事,有往事沧桑、民国人物等等。历史就是一面多棱镜,或是一座重峦叠嶂的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要识得其真面貌,惟有远近高低看。本书是一些历史的碎片,为20世纪史的研究者提供了参考的文本。 本书精选了《直立行走的水痛悼人民日报老记者刘衡大姐》、《储安平的婚姻悲剧》、《马烽与陈永贵的三次喝酒经历》、《南宋十五条的处境》、《二战台籍日军沉浮录》、《国民党人的“持久战”思想》、《周作人的悖兄与叛国》等60余篇2009年度中国文史佳作。 本书的编辑思想是一以贯之的:要么有新的材料,要么有新的见识。【作者简介】 向继东,资深编辑,湖南溆浦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编辑文字,也写些文字。著有《生活没有旁观者》、《思想的风景》。主编有“往事书系”、“回望文丛”、“中国杂文精选”、“中国文史精华年选”等多种。曾任《随笔》特邀副主编。现供职于某省报。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2009中国文史精华年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花城年选系列 | ||
9787536058859 《2009中国文史精华年选》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花城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9中国文史精华年选是花城出版社于201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50.6 的主题关于 文史资料-中国-2009-汇编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