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2.0
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运用建构主义、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理性选择、国内政治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了国际法和战争法的相关问题,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社会相继建立战争法,以对暴力进行限制,作者从国家理性角度出发,研究了战争法的诞生、演变和发展,厘清战争法规则演化的逻辑对于战争法未来发展、对于国际社会维护和平、限制暴力的努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国际规范突变的猜想(代序)
前言
第一章 从国际政治视角看战争法
第一节 战争法演化之谜
第二节 关于战争法形成与变迁的现有解释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人类理性和战争法
第一节 共享信念与战争法
第二节 人类理性与战争法
第三节 战争法的适用边界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自由主义理论的演化与政治实践
第一节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性的觉醒
第二节 启蒙时代的自由主义
第三节 欧美大国的自由主义政治实践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战俘:从漠视到保护
第一节 绝对君主制时代的战俘(1618—1788)
第二节 人民主权时代的战俘(r789—1945)
第三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俘处理
第四节 1949年《日内瓦公约》与二战后的战俘处理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劫掠:从肆行到禁止
第一节 劫掠平民行为的国内根源
第二节 绝对君主制时代的劫掠(1618—1789)
第三节 人民主权时代的劫掠(1789—1945)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非军事目标:战略轰炸的悖论
第一节 轰炸与战争法
第二节 战略轰炸的起源及理论发展
第三节 英、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略轰炸
第四节 虚幻的军事必要性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第一节 本书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本书的理论价值
第三节 本书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索引
战争法是国家问对战争中的暴力行为适当性的共享信念。任19世纪下半叶以前,战争中的暴力权是国家的合法权利。此后,近代战争法的发展使国家在战争中的暴力权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创新工程)》对战争法发展的原因和动力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厘清三个问题:为什么在19世纪下半叶以后国家才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地建立规范以限制武装冲突中的暴力?影响战争法发展的因素及作用机制是什么?影响战争法有效性和执行力度的因素是什么?《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创新工程)》认为,战争法规范的变迁是人类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人道主义原则和军事必要性原则进行平衡的结果。《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创新工程)》揭示了主导150年来战争法形成与发展的真实因素,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战争法诸公约迅速建立的原因。从而拓宽了国际规范的研究范围,为沟通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两个相互分立的学术领域做出了一定贡献。在国际关系学界多关注国际规范如何塑造和约束国家身份、利益或行为的情况下,本书反其道而行之,将国际规范视为因变量,着重考查了国际规范的合法性发生嬗变的原因,促使国际规范研究者的触角向反方向延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国际规范的认识。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暴力的限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10461 如需购买下载《暴力的限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