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2.0
本书第一章通过对清初“崇实”与“复古”学术态势的回顾,讨论《画语录》与“崇实”趋尚的关联,及石涛将古今之思归结于艺术本源之思的原发问题意识。第二章讨论了“一画”作为“一”与“画”的组合,是全新的艺术哲学概念,既是宇宙本根,也是艺术本根。“一画之法”是本根之法,是“无法而法”的“至法”和由“法”而“化”的“解脱法门”。
导论
第一章 《画语录》学术语境与问题意识
第一节 学术转型与美学趋尚
一 清初学术转型的基本态势
二 学术转型视野中的美学趋尚及其问题
三 石涛及其《画语录》与时代学术的关联
第二节 复古思潮与本源之思
一 “四王”与清初画学中的复古思潮
二 “四王”仿古说的意义与局限
三 本源之思:石涛对古今问题的思考
第二章 道一贯之:《画语录>中的艺术本根论
第一节 “一画”为本根
一 “一画”解析:“一”与“画”
二 宇宙本根与艺术本根
三 “道”、“理”与“笔”、“墨”
第二节 从“一画”到“一画之法”
一 “法”的概念与“一画之法”
二 “去法障”:“了法”与“明理”
三 “一画之法”与“解脱法门”
第三节 “一画”与“我法”
一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
二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三 “是法非法,即成我法”
第三章 画者从心:《画语录》中的艺术心灵论
第一节 尊受论
一 “受”与“识”概念溯源
二 “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
三 “小受”、“小识”与“大受”、“大识”
第二节 蒙养论
一 “蒙养”释义
二 “受”与“蒙养”
三 “蒙养之灵”
第三节 生活论
一 “生活”解析
二 “识”与“生活”
三 “生活之神”
第四章 笔山墨海:《画语录》中的山水画艺论
第一节 “一画”与“笔墨”
一 “线的艺术”与“过程的艺术”
二 “蒙养生活”与“笔墨”
三 书与画:一体两端
第二节 “笔墨”与“山川”
一 “山川”:“质”与“饰”
二 “皴法”与“林木”
三 “境界”与“蹊径”
第三节 “海涛”与“四时”
一 “海”与“山”:空间的“动力学”
二 “诗”与“画”:时间的“现象学”
三 宇宙精神:时空的统一体及其超越
第五章 运化之境:《画语录》中的艺术至境论
第一节 “□缊”:道之境
一 作为哲学概念的“□缊”
二 “□缊”与“一画”
三 “气化”之境
第二节 “远尘”、“脱俗”:心之境
一 “远尘离垢”
二 “转识成智”
三 “无念无住”
第三节 “资任”:艺之境
一 “资任”概念解析
二 “资任”:“笔墨”—“山水”—“吾人”
三 天人关系与运化之境
第六章 《画语录》品格定位与价值反思
第一节 《画语录》美学品格的多重定位
一 经典文化滋养下的美学建构
二 古代画论基本问题的体系统合
三 文化守成时代的深度反思
四 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的张力统
第二节 《画语录》美学价值的当代反思
一 艺术的本源与本源的艺术
二 自我:本真状态与创造精神
三 身体的彰显及其超越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苏荟敏所著的《石涛美学思想研究》首先通过对清初学术语境的回顾,探究《画语录》理论建构与时代语境的深层关联,追索其可能的思想旨趣与问题意识。在此基础上,尝试对《画语录》美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探究。笔者认为,《画语录》美学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由艺术本根论、艺术心灵论、山水画艺论与艺术至境论四个部分构成。石涛《画语录》是中国美学史上有“里程碑”之誉的经典著作。苏荟敏所著的《石涛美学思想研究》是对《画语录》美学思想进行系统解析的一次尝试:从《画语录》学术语境入手,追索其时代学术关联及问题意识;进而立足中国哲学、艺术智慧,对《画语录》重要概念及文本义理进行分析与探讨,寻求概念、命题之间的联系,彰显其“实质上的系统”,即由艺术本根论、艺术心灵论、山水画艺论与艺术至境论四个部分构成的美学体系;最后对《画语录》美学思想进行品格定位,反思其当代价值。在体系性视野的观照下,《石涛美学思想研究》对《画语录》中的一系列重要概念、命题的阐释,颇有新意。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0497097 如需购买下载《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石涛《画语录》美学思想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212.052 的主题关于 石涛(1642~1707)-中国画-美术评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