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学术随笔

李济学术随笔

李光谟, 李宁, 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李济先生是蜚声中外的考古人类学专家,191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美,1923年获哈佛研究院人类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本书所选文章,部分出自《李济文集》,更多的则是未收入“文集”的材料,以及一小部分稀见的短文;其中,有李济的生活性随笔,有与学界友人的书信往还,也有若干篇学术性较强的科学论文。全书共编成六编,每编大体按照各篇写成时间或发表时间的顺序排列。本书内容丰富,相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从流畅的文笔中可以体会到一代考古学大师对研究领域的高度热爱和对学术事业的孜孜以求。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

怀念李济(张光直)

第一编初学杂忆

自撰简历

我的初学时代留学前所受的教育

清华学校高等科一年级(1915-1916年)时的史学作业

我在美国的大学生活

仁友会史略

第二编学术散论

■化

中国的若干人类学问题

湖北人种测量之结果

中国考古学之过去与将来

民族学发展之前途与比较法应用之限制

中国古器物学的新基础

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

地下档案库(H127)

从人类学看文化

上了秦始皇的一个大当

关于在中国如何推进科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远东独立发展的“三件东西”

关于历史学的“四个境界”

文化沙漠

我与中国考古工作

“自由”的初意

第三编考古琐谈

“古物保存法》颁布后所引起的第一个问题

敦煌学的今昔

古生物得到了中国法律的庇护

牙的故事二则:中西学术界治学态度的一幅对照

史前考古学所研究的“人”和“自然环境”

“沧海桑田”的考古学例证之一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编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论纠纷(一)

魏敦瑞氏的“古今人表”之编制及其所引起的理论纠纷(二)

第四编学事拾零

赴日小记

值得青年们效法的傅孟真先生H

回忆中的蒋廷黻先生由天津八里台到美京双橡园

对于丁文江所提倡的科学研究几段回忆

关于王国维的两点评论

大龟四版的故事

二十五年来之“中央研究院”

第五编信札序跋

李济等十人致英庚款会调查团的信

致丁文江的一封信

与傅斯年的一次信札往复

致张光直的信

《安阳发掘报告》发刊语

《麽些象形文字字典》序

《殷虚文字甲编》跋彦堂自序

《侯家庄一○○一号大墓》序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发刊词

《殷墟建筑遗存》序

《故院长胡适先生纪念论文集》序

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学术讲演会主席报告和谢辞j

附录

徐志摩致李济的一封信

罗素与青年李济(李光谟)

南开的“矿科教授”(李光谟)

致李光谟的一封信(戴家祥)

从梁任公的家书看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轫(李光谟)

半个茧壳(李光谟)

西阴村下寻师踪一个考古遗迹的探访(李亦园)

蔡元培为《安阳发掘报告》第一期作的序

走向中国阿卡迪米(李光谟)

“入夥”史语所(李光谟)

一份“见面礼”(李光谟)

三十年代的荣誉之旅(一)英伦讲学(李光谟)

三十年代的荣誉之旅(二)和王储考古学家的交往(李光谟)

古.阿道尔夫亲王致李济的信

失悔不是军人(《南京印象》节选)(郭沫若)

考古组“十兄弟”(李光谟)

谈谈丁文江、李四光和李济(李光谟)

对联文化(李光谟)

张光直课堂笔记所见李济晚年在台大教书的片段(陈星灿)j

对于李济先生的简单叙述(劳■)

《感旧录》序(屈万里)

大匠诲人有典型记济老二三事(李霖灿)

李济跟费慰梅谈生平(李光谟)

洋神父的“代言”(李光谟)

职业学人虽有“经世”抱负亦无特权(王道还)

钟祥寻访考古学家李济

内容摘要:

  李济这个名字对一般大众来说是陌生的,但对于考古学、历史学界,他却是一个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张光直先生称李济为“中国考古学之父”。本书是其学术随笔集,内中具体收录了:《敦煌学的今昔》、《古生物得到了中国法律的庇护》等文章。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李济学术随笔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208078390
如需购买下载《李济学术随笔》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3250

书籍信息归属:

李济学术随笔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5-53 的主题关于 考古学:人类学-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