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黑客”侯晓迪

校园“黑客”侯晓迪

王东, 编著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8.0

书籍简介:

丛书特色:《人大附中超常生培养纪实》系列丛书以人大附中优秀的、超前的超常教育理念为背景,以人大附中培养的超常生为个案,力图展现超常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和学校的培养和教育之道。本系列选题突出反映了如下一些产品特色和市场差异化特征:其一,本系列选题依据对学生个性的深度访谈,以传记纪实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学生成长过程各类因素的综合作用,为读者提供了孩子成长的完整图景;其二,语言生动、融理论于故事之中,具有同类图书所不具备的可读性;其三,丛书立足于人大附中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深入挖掘了基础教育领域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其四,丛书从超常教育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以完整的产品组合,系统开发了超常教育中的不同个性的学生,以此构成完整的超常教育的理念图影。本套丛书针对的主要读者群体为家长、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个人,基于丛书如上一些特征,本套丛书应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养成教育的密码

一、磨砺是财富

跟着父母进军营

严肃军营里的快乐

融入自然,与动物为伍

在艰苦条件下求知

二、早期的心智开发

发现早慧的天资

一个人的“培训班“

数学潜质与”男子汉哲学”

动静相宜的书法课

三、因时制宜的教育

父母的教育思考

独立之前的第一课

“值班室”里的父子生活

关于”自信”的父子对话

第二章创造力潜质深挖掘

一、尊重个性的教育方式

搭上仁华学校的快车

感受分层教学模式

手脑结合的体验式教学

二、授予学生思考的方法

让学生换个方式爬起来

多思考、多消化、多理解

三、引导兴趣,培育灵性

进入电脑游戏的世界

从玩游戏到改写游戏

把展现才能的机会留给孩子

一个创意背后深沉的爱

第三章教育当以学生为本

一、网络科技为学生服务

人大附中“校园第一网”

组建学生网络实验室

网络俱乐部学生当”管家”

科技竞赛和友谊的双收获

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班主任谈”个性”

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学数学是个快乐的过程

精彩的“网络安全社”

三、德育架起心灵的桥梁

用心构建班级文化

用一个故事谈做人

在校园里做“黑客”

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魅力

一、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邮件系统安全性研究

体验从压抑到进发的喜悦

关于网络安全的对话

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二、自由舞台造就精彩

“英语狂人”的英语课

一张故意错放的地图

一边看电影,一边学英语

站在远程教学的一端

三、走进科技研究的前沿

参加人类基因组课题研究

在科技俱乐部与大师相逢

研究实践结硕果:《e矛e盾》

赴英国参加国际青年科技论坛

第五章高考中的心灵洗礼

一、“托福”失利的心理教育

为圆自己的科学梦

班主任谈他的“历史观”

卷土重来未可知

困境是激发潜能的动力

二、非常时期的一颗平常心

人生原本就是一场考试

高考前的主题班会

平常心便是成熟和坚韧

三、遗憾也是一种关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

与清华大学擦肩而过

第六章走向人生新旅途

一、点点滴滴都入心

从萨克斯到吉他

摇滚偶像和人生奋斗

父子一起去酒吧

一把吉他演奏最美的旋律

二、执著探索,不忘奉献

参加机器人大赛

不幸总是与幸运同在

推动开放式课程计划

做个让人信服的“附中人”

三、用心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实验室里的“工作狂”

开心做人,认真做事

人生目标的新探索

前言

这套丛书讲述的是人大附中八名学生的成长经历。我熟悉这八名学生中的每一位。他们都离开中学不久。多数人还在大学读书。他们的人生刚刚开头。为一群还充满未知数的学生写传记,出一套丛书。肯定会引起各种讨论,肯定是在冒险。我曾是他们的校长,我有责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议论,有责任承担潜在的风险。所以,这套丛书的主编,也许只有我来当:这套丛书的序言,也许只有我来写。

我们编写出版的这一套丛书。主人公虽然是中学期间的学生,但我们预期的首要读者不是中学生。而是中学生的老师和家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不是在编写一套青少年励志丛书,而是在编写一套教育学丛书。以往的教育学著作。主人公几乎都是教育者。其实,评价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培养出了什么样的学主;衡量教学效果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我们编写这套以学生为主人公的教育丛书,也许有点“另类”,但也有可能因这种不同而精彩。我们是在做一件有意义也有意思的事。

透过这套丛书中的学生主人公。我们来看他们背后的老师、家长,至少可以得出三个结论:其一,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发现者”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质和特点。没有发现。培养只会事倍功半;有了发现,培养才会事半功倍。其二,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点火者”点燃每个学生体内蕴藏的能量。教育工作者绝不仅仅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的更重要的职责是通过“点火”让学生的能量充分发挥出来。其三,教育工作者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各有特长。能不能做到,能做到什么程度,那是另一回事。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取法乎上”,必须有这样的境界和追求。

在这套丛书出版之际。我们要为中国的超常教育说几句话。对父母而言,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对教师而言。学生都是自己的好。为了避嫌,我在这里不说这套丛书所写的八名学生,而说一个与我与人大附中无关的学生。他叫胡铃心。是福建省的一名学生。在中学阶段就表现出在航空航天方面的超常知识与技能,2003年高考后,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自主招生破格录取。四年期间,胡铃心的情况怎么样了?胡铃心从一个本科生到硕士生,再到博士生,在学业与科研上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几年来,他获得的主要荣誉有: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飞向未来国际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第一名、第二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专业组一等奖、中国航天50周年知识大赛一等奖、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航空学会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等奖学金、美国联合技术公司特別奖学金、江苏省高校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江苏省十佳青年学生、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南京市好市民。2005年12月,胡铃心被评选为全国时代先锋。2006年11月,胡铃心高票当选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并成为本次大会江苏省最年轻的代表和惟一的学生代表。2007年5月4日,胡铃心又被评为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十佳标兵。“胡铃心现象”实际上就是超常儿童教育现象。胡铃心的成功,实际上就是超常儿童教育的成功。我们不能保证每个超常儿童都能和胡铃心一样,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对超常儿童不实施超常教育。肯定是巨大的人才浪费,肯定是教育工作者的严重失职。我们一直在呼吁,要打破用一个模式培养学生的”铸造式教育”:我们一直在提倡尊重个性、挖掘潜能的”因材施教”。开展科学有序的超常儿童教育。不就是打破“铸造式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吗!不就是”因材施教”的一个重要渠道吗?

最后,我还要表达两个心愿:一是希望这套丛书所写的八名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有更好的状态,能有更好的环境。能有更好的成就;二是希望五十年后。还有人为这八名学生编写一套丛书,用他们后来的表现反观中学教育对他们一生的影响。如果能这样。再将两套丛书合在一起。那将是一套很有价值的教育学研究资料。

是为序。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2008年4月10日

后记

刚刚为这套丛书写完序,但总觉得有话没说完,再信笔写上几句。

“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丛书记录了人大附中八名学生成长、成材的故事。

这八个孩子禀赋各异,却有着共同之处走了一条不符合常规的教育之路。正因如此。他们才在众多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才华横溢的绘画才子、舞蹈精灵、少年导演:成为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赛车手:成为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极强的发明天才。

更可贵的是。他们逐渐成长为一个对世界的美(无论是艺术的还是科学的)有着独特的领悟力和表现力的人,一个内心和谐、坚毅而进取的人。一个有奇思妙想并特立独行的人。一个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说”不”的有个性的人。

这是怎样的教育之路?与传统教育区別在哪里?怎样培养出像他们一样优秀的孩子?这八本书给了所有渴望寻求答案的读者一个最真实、最生动的解答。

它至少告诉了我们: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价值、权利和尊严的,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他们都像亘古奔腾的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他们身后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浓缩的历史,他们面前是徐徐展开的雄心勃勃的21世纪。他们将处于未来所有时间、变化的核心。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独特,尊重他们的差异。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权利,唯有此,才可以称之为“教育”。

这种尊重决不是口头承诺,而是有具体的内涵要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教育,以满足具有不同禀赋和潜能的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再具体一些。就是人大附中的办学宗旨: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人大附中学生培养的目标: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正基于此。视数理化为“天书”的王羽熙在人大附中才会照样快乐地挥动画笔。自由地挥洒才情。高考数学33分的成绩并没有影响他走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课堂。雷诺车手程丛夫在享受着赛车场风驰电掣的冒险与成功的同时,同样享受着课堂的宁静和与同伴嬉戏的开心。这些在传统教育看来是如此“偏科”、“瘸腿”的孩子,他们上学的日子原来也可以如此轻舞飞扬。

我无意引导孩子们“偏科”、“瘸腿”,我只想通过王羽熙、程丛夫的成长经历,告诉中国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告诉中国的老师和他们的学生:“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条条大路通罗马,不顾自身兴趣与特长。都去攀登分数的“珠穆朗玛峰”。不仅是愚蠢的。也是残酷的。我们的教育要帮助每个学生寻找到自己的个性支点,心里要孕育着自己的梦想。

任何人都无法预见自己的明天是什么样子。因此,人的一生要想梦想成真。就需要有一种积极的进取精神,需要百折不挠的O真力。这种精神与毅力是八个孩子成功的共同特点。喜欢舞蹈,就敢开个人舞蹈专场;喜欢画画就敢出版连环画册……羡慕这样的青春。丰富而多彩:赞赏这样的生活,”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一直以为,在大多数中国中学生身上,缺乏一种强健和自信。愿青少年读者可以从这“个同龄人身上感受到这些。

出这套书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这八个孩子的成功而著书立说。严格地讲,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现在就定义成功还为时过早。在人生的马拉松比赛中,他们仅仅跑完了一两圈。今后的路途中会遇到什么,能否顺利抵达终点,都还要取决于他们个人的努力和环境机遇。出这套书的目的,是为了给那些千千万万刚开始在人生路途中起跑的中学生们提供借鉴:如何确立目标,如何坚韧不拔;是为了给那些身为“教练”的无数个家长与老师提供理念和方法:如何树立信念。如何信任与鼓励。

是为跋。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

2008年5月30日

内容摘要:

  他是一个“数学顽童”,也是痴迷于网络科技研究的少年,他用张扬的个性、执著的探索铺就了自己的的人生道路!本书通过对侯晓迪成才之路的描写,展示了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兴趣的培养、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尊重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对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并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超常教育的独特魅力。  侯晓迪,2003年毕业于人大附中,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侯晓迪是一个在网络安全方面卓有成效的少年。他是从军队大院里走出的“数学顽童”,进入人大附中使他从此步入超常教育的春天:设计校徽、组建网络安全社、参加人类基因组课题研究、出版科普书籍《e矛e盾》、参加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计划……人大附中给了他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  本书通过对侯晓迪成才之路的描写,展示了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兴趣的培养、潜能的挖掘、个性的尊重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这种努力对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具备创新、探索精神的学生的重要作用,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超常教育的独特魅力。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校园“黑客”侯晓迪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人大附中超常儿童培养纪实
9787040248210
如需购买下载《校园“黑客”侯晓迪》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3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10000

书籍信息归属:

校园“黑客”侯晓迪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8.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6.16 的主题关于 侯晓迪-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