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纪实

辽沈战役纪实

林健民, 著

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5.0

书籍简介:

本书以亲历者的视角、生动、细致地记录了塔山阻击战的全部经过。

书籍目录:

序/1

引子/1

第1章秣马厉兵迎接辽沈大决战/1

泪水磨刀/2

带着敌情练兵/9

重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0

大战前的誓师/14

第2章奉命直插辽西/19

告别辽东平原的父老乡亲/21

千里行军一路情/23

毛泽东称赞战士不吃群众苹果的精神/27

第3章横扫北宁路/30

急进、急电/30

红旗插上砬子山/33

十一师击溃敌暂编五十七师师部/36

十二师首战大东山堡/37

十师两个小时解放军事要地兴城/40

第4章再为部队淬火加钢/43

纵队召开第二届士兵代表会/43

移师守备塔山/48

塔山,将有一场殊死搏斗/50

蒋介石御驾葫芦岛/54

敌攻我守,塔山虽小关系重大/59

准备着,迎接血与火的洗礼/60

号召部队敢打硬仗/65

塔山堡群众自动支前/71

战将们漏夜畅谈用兵布阵/73

战前指挥员表面平静,内心极度紧张/76

第5章激战第一天:粉碎“东进兵团”

第一天的全线进攻/78

彪炳史册的塔山阻击战开始了/78

歼灭偷袭打渔山岛之敌/79

塔山堡阵地将突进来的敌人驱逐出去/82

坚守铁路桥的三营打垮敌人八次进攻/86

白台山阵地上九断九接电话线的电话兵/87

第6章激战第二天:“荣誉第八师"败阵塔山堡/93

白台山七号阵地粉碎敌人偷袭/93

“荣誉第八师”再败塔山堡/95

战场上的自救与互救/102

随军支前的庄河县担架队/105

战场上医护人员救死扶伤/107

第7章激战第三天:调整部署,迎接恶战/109

缩短卅四团防线,调廿八团防守铁路桥阵地/111

阵地上的“战评会”/115

侦察兵敌后捕俘/118

吴克华深夜视察前沿阵地/119

第8章激战第四天:敲断“赵子龙师"脊梁骨/121

“波浪式冲击战法”失效/122

坚守在小茔盘阵地的十七勇士/125

摸到敌后敲掉敌炮兵的“眼睛”/128

白台山阵地打垮敌两个师的进攻/130

“刺刀见血英雄班”/132

捣毁敌人指挥所/134

第9章激战第五天:迎接向锦州发起总攻击/138

总预备队第一纵队开往高桥/138

“同志们坚守住阵地,给我报仇啊!”/141

“为了人民的解放,向我开火!”/142

“东进兵团"狗急跳墙,互相谎报军情/147

第10章激战第六天:粉碎“东进兵团"

全线偷袭/150

廿九团击溃敌人三个师偷袭/150

战士一声吼,吓退敌人两连兵/151

塔山堡激战“赵子龙师”/152

瓦解“赵子龙师”主力团一个营/154

第11章解放锦州/157

范汉杰被擒/158

蒋介石第二次御驾葫芦岛/160

野后汽车团连夜给坚守塔山战士送鞋子/164

程子华司令邀请三个英雄团团长做客/165

第12章败军之将战后到塔山/167

尾声/169

附一: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四纵队参加塔山

阻击战团以上军政主官名单/170

附二:战后授予英雄团和英雄个人名单/171

后记/172

前言

辽沈战役是决定中国命运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国民党在东北的47万军队全部就歼,蒋家王朝统治东北的势力彻底覆灭。

1948年是全国解放战争第三年。年初,敌我力量对比,在西北、中原、华东、华北战场上,我军军力仍处劣势,而在东北战场上,我军力量则占优势。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把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首先摆在东北战场。这一决定是先从局部开始,再向全面决战展开的战略。

辽沈战役,关键在于解放锦州。蒋介石历来把锦州视为华北与东北两大战区的战略枢纽,妄图把锦州作为进攻东北的跳板。而我军解放了锦州,就卡住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咽喉,就把其47万军队封闭在东北,“关起门来打狗”。

我军解放锦州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抵挡住葫芦岛锦西方向向锦州敌军的增援。蒋介石为了救援锦州10万守敌的被歼命运,亲自部署沈阳的“西进兵团”12个师,亲自组织锦西葫芦岛“东进兵团”11个师,东西对进,企图夹击我军主力于锦州地区,在辽西走廊与我军决战。战役要求我军挡住敌人“东进兵团”增援锦州,争取时间保证解放锦州战役的胜利,塔山阻击战则成为解放锦州的关键。

锦西到锦州之间相距仅30公里。东北野战军总部给第四纵队电令指出:锦西以北的大小东山和锦州以南的松山街皆为敌人阵地。两锦敌人距离只有30公里。我军绝不能采取运动防御方法,而必须采取在塔山、高桥及以西以北地区布置顽强勇敢的攻势防御。

塔山正面宽约1O公里,塔山地区是一个中等起伏地,除白台山制高点外都是丘陵起伏地,既无洞可藏又无险可守。在地形条件和空间条件上对坚守塔山都是不利的。

古语说:“置于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们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解放军,既有党的领导,又有广大人民的支持。第四纵队5万多干部战士,就要在这不利的地形条件和狭窄空间,创造出威武壮阔震动全国的防御战例。

塔山阻击战的酷烈为我军战史上的一大典范。为了争夺锦州,蒋介石两次亲临葫芦岛指挥陆、海、空军协同作战,督战“东进兵团”进攻塔山。蒋介石以海军、空军的支援,亲自指挥进攻塔山6天6夜而未能越过我四纵队塔山阵地雷池一步。

塔山6天6夜的激战,保障了东北野战军主力于10月15日以13小时歼敌10万,解放了东北咽喉锦州。使东北境内47万国民党军队陷入崩溃瓦解之中:10月17日,长春守敌60军宣布战场起义;10月18日,敌第七军在战场上放下武器;19日长春解放;10月26日,廖耀湘“西进兵团”的5个军12个师围困在黑山东120平方公里地区内被全歼;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

至此,辽沈战役结束,东北解放。

11月8日,东北野战军总部在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电文中称:“塔山阻击战为模范的英勇顽强的防御战。这一防御战之顽强,对我攻克锦州,取得调整部署,做好攻击准备起了1决定性作用”。

1962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塔山堡建立“塔山阻击战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建有在塔山阻击战中壮烈牺牲的741位革命烈士遗骸合葬墓和12.5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上镌刻陈云同志题写的“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3个大字。高耸的烈士纪念塔在阳光照耀下,在苍松翠柏的簇拥下,显得格外肃穆圣洁,永远昭示着后人。

近半个世纪来,到塔山烈士纪念馆参观瞻仰的观众络绎不绝,成为著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美国、德国、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玻利维亚、孟加拉国、阿尔巴尼亚等国军事代表团也专程前往塔山烈士陵园,瞻仰参观。

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老兵们,几十年来都情系塔山。四纵司令员吴克华生前留下遗嘱,要将骨灰葬到塔山。他说:“我在那片土地上战斗过,这次战斗既辉煌又惨酷,我是幸存者。我死后,要回到塔山和那次战斗牺牲的战友永远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流逝,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部分仙逝的老兵,跟随着当年司令员吴克华,他们的骨灰从四面八方在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陵园墓地上集中。他们以这种身后之举,与当年牺牲的烈士们一起,向后来者展示英雄部队坚守塔山的那种坚决执行命令、敢于死打硬拼的战斗精神。

后记

半个世纪以前,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指挥下,在东北大地上发起了全歼国民党军的辽沈战役。战役的关键在解放锦州,全歼被封闭在东北境内的47万蒋军。而解放锦州的前提条件,是在塔山一线阻击国民党“东进兵团”的陆、海、空军联合作战增援锦州。第四纵队全体指战员团结奋战,坚守塔山6个昼夜,阻击东进敌人,使其未能越雷池一步。锦州解放了!在东北境内的47万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东北境内47万国民党军队全被歼灭。

拙著《亲历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力求能历史地客观地真实再现塔山阻击战的日日夜夜。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原四纵队许多老首长、老战友们的帮助和指导,特别得到广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敬意。

作者2007年8月

内容摘要:

  半个世纪以前,东北大地上发起了全歼国民党军的辽沈战役。而在这场战役中,当属在塔山一线阻击国民党“东进兵团”的陆、海、空军联合作战增援锦州的塔山阻击战最为关键。本书作者以战役的亲历者的身份,为我们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塔山阻击战的日日夜夜。  半个世纪以前,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指挥下,在东北大地上发起了全歼国民党军的辽沈战役。战役的关键在解放锦州,全歼被封闭在东北境内的47万蒋军。而解放锦州的前提条件,是在塔山一线阻击国民党“东进兵团”的陆、海、空军联合作战增援锦州。第四纵队全体指战员团结奋战,坚守塔山6个昼夜,阻击东进敌人,使其未能越雷池一步。锦州解放了!在东北境内的47万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1月2日结束,东北境内47万国民党军队全被歼灭。  本书力求能历史地客观地真实再现塔山阻击战的日日夜夜。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原四纵队许多老首长、老战友们的帮助和指导,特别得到广州军区联勤部政治部的支持和帮助。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辽沈战役纪实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7322569
《辽沈战役纪实》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央文献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4000

书籍信息归属:

辽沈战役纪实是中央文献出版社于2007.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E297.4 的主题关于 塔山阻击战-史料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