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

郭文杰,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20.0

书籍简介:

本书为报告文学。

书籍目录:

淡出你苦涩的失恋经历/李炳银/1

开场白/1

一、一个沉重的话题/5

(一)先从解除“婚禁”谈起/6

(二)大学校园失恋现象透视/14

二、一片恐怖的阴云/53

(一)干扰学业的魔障/53

(二)摧残心灵的幽魂/69

(三)威胁生命的杀手/78

(四)影响和谐的病毒/94

三、一番理性的阐释/106

(一)失恋现象遭遇感情追求多元化/107

(二)失恋是情感密切行为步入困境的社会互递过程/114

(三)失恋几乎是人类所能忍受的心理痛苦极限/119

(四)失恋容易把青春和轻生联系在一起/126

四、一种倾情的救助/135

(一)喻之以理,在情感交往中修炼心灵/139

(二)走出低迷,让失恋情感得到升华/160

(三)跳出漩涡,对失恋实行情感转移/175

(四)借端宣泄,把失恋的悲伤释放出来/191

(五)自我调节,使失恋的悔恨缓缓蒸发/196

(六)倾情抚慰,与失恋者实行情感互动/215

结束语/233

后记/236

前言

2005年时,郭文杰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作并出版了《学生恋爱报告》一书。令人没有意料到的是,这本书在如今已经很有个性的大学生中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积极健康的效果。这样一来,不光郭文杰的书发行得好,郭文杰还因为这样的现实研究而被如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泰山学院等高校邀请去作专题演讲报告,反响依然热烈。在不少的书籍出版后备受冷落的情况下,为什么郭文杰会如此幸运?我以为,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这样的报告是一种切合实际、切合生活的报告,对于面临恋爱生活的年轻人有着很好的启发作用。文学的力量虽然需要作家对题材对象进行文学艺术的表达,但也很需要作品题材内容和现实社会生活很好地联系和对接。任何“伟大精神”都代表了当下的价值。而报告文学所追求的就是对现实的积极参与和有效的影响。在这样的认识下,再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对于《学生恋爱报告》给予的热情关注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成功的《学生恋爱报告》之后,和年轻人恋爱紧密相关的失恋问题又逼到了郭文杰的面前。作为已经被人们戏称为“恋爱问题专家”的郭文杰似乎就没有了退路,也就自然地进入到有关“失恋问题”的研究报告过程中来了。如今这部《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就是郭文杰研究的延续和成果。过去,我们的国人,因为传统文化和有关政治的影响,总是避讳人们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情爱问题,一度成了一个谈情色变、说爱恐慌的民族,致使人们的情感生活被严重地压抑和扭曲。自从上世纪末的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悄悄话大声说”,谈情说爱不再羞涩,甚至研究性学也成了热门的学问。郭文杰在学生情爱问题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也正说明了社会开放和开放之后生活所呈现的新的课题需要人们认真地对待。人生没有过期的船票。尽管已经年过花甲,但是,郭文杰还是以他多年高校教育生活的经历、见闻和经验为基础,又经多方的资料和实际例证的搜集,提出这部《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从中足可以见出一个长辈对于年轻人的关爱之心,体切之情,读来使人感动。

郭文杰在自己的报告中有关失恋问题,共归纳了12种失恋现象:为失恋列出了4大罪状;做了4项阐释:提出了6种救助渠道。我在阅读了这部报告之后,感觉是很有条理和逻辑的,深为作家所做的严密梳理和分析感到高兴。最为重要的是,作品所涉及的问题和提出的分析以及需要救助的方法渠道,都有很坚实的社会生活现象的基础。甚至有很真实具体的人物对象,所以就有很强的问题针对性,自然会有切实的启发参照价值。这种建立在实证研究方法及细致心理分析基础上的工作,对于像失恋这样具有非常独特个性的情感问题,应当说是容易奏效的。

俄罗斯伟大作家妥思陀耶夫斯基曾经说:“爱是什么?是心与心奇妙的吻合与感应。”那么,失恋,就应当是爱的断裂,是男女双方心与心吻合与感应的消失。这其间包含着非常丰富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个人生活环境、心理性格等因素。因此,对于某一种失恋的对象,外人一般是很难深入感知和理解的。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失恋的现象不可以进行总结和分析研究,外人就无法对当事人提出有益的参考。固然,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的感情世界。是他人不易接近的私人领地,其间的隐私细密处常不为他人所知。可人常在事中迷,旁观者清这样的经验也是实际人生经历的总结。因此,科学实际的如郭文杰这样的研究报告,对于正在经历失恋痛苦的人们来说,会是一种心灵和情感的温柔抚慰。

和某些纯理论的道德伦理研究著作和官方德育教育读本不同,郭文杰的报告,是一种带着关爱温情和充分平等说理的交流,是一种尽可能文学的叙述和解析,其中有很多的和失恋者的理解沟通,有很多或动人、或震撼、或恐怖、或遗憾的从恋爱到失恋的真实人物故事。这些曾经真实存在并有了不同演变结局的人物故事,这些浸透了当事人男女感情悲凉、身心血泪、命运挫折忧伤的文字,是很值得任何一个处于相爱阶段的年轻人阅读的。作为一种借鉴,作为一种教训,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都可以。美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卡尔.萨根说过:“好奇是人类的习性,理解是一种乐趣,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只不过是辰空中飞扬的一粒尘埃,所以,我认为,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萨根虽然说的是宇宙,但是对于许多未曾经历恋爱的年轻人来说,男女情爱也会像宇宙那样神秘,他们对它陌生、好奇,充满了窥探的欲望。但是,“知识是生存的先决条件”,没有对于男女情爱知识的基本了解,就很难保证你在这里不走弯路,不遭受挫折。这部《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也许可以视为这个“失恋”专题的生动文学报告,为初历情感生活的年轻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为那些身陷失恋痛苦过程中的人们以有益的救助。知而获智,智达高远。

在郭文杰的《学生恋爱报告》前我写了个短序,如今又在这《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前写序,突然就有了一种想法,像爱和不爱这样的问题能够说得清楚吗?我十分犹疑。爱与不爱,在人类的生活中是一种常态现象。从古至今,经历过多少悲欢离合的风雨,如今依旧。因此,这可能也是人类最无奈的问题之一,将伴随人类的历史。如果,有了郭文杰这样的努力研究参与,可以减少或减轻人们在爱与不爱方面的些许不幸,我们就应当感谢他为此付出的认真劳动。是为序!

11/26/2007于北京

(本文作者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

后记

这部书稿是根据近两年我到全国部分高校所做的关于“在校大学生失恋现象研究”讲座的内容和讲课实况整理出来的。为了把书稿写得更丰富、更翔实、更具说服力,我在自己的同名课题研究文章和讲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座谈和问卷调查,针对各章节的需要,充实了一些事例和理解分析。为了使文本更具可读性、口语化和文学色彩,整篇虽以“我”为贯穿始终的“人物”,但也仅仅是一个“讲课人”的口头说教而无任何情节和行为展示,所以,我就尽力将文本中涉及的各个真实故事和各个事件中的人物写得生动一些、鲜活一些,特别是对一些理论性分析和阐释,也尽量做到通俗化一些、形象化一些。尽管如此,待全部文稿打出来后,我似乎又陷入了一种迷惘,这个文本算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我先请几位同事读了读,他们颇感兴趣,肯定居多,赞赏有加。此时我想,“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读者愿意读,有教育作用就行。我依然把它归类为报告文学,算是2005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学生恋爱报告》一书的继续和延伸吧,一本报告“恋爱”,一本报告“失恋”,同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只是这本书的议题更加集中、阐述更加系统、社会意义更加现实罢了。

前面讲过,这部书稿是在课堂讲稿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我将其整理出版,也是想给各个高校从事这方面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读本或参考资料(高中、中专教师亦可借鉴)。我的心愿是想请各个高校都来关注这个问题,都可采取一定措施和方式向学生们讲述这个话题,讲多了,讲清了,这方面的思想问题和危险因素就会减少多了。正如《中国教育报》上报道的那样,“爱情教育:悄悄话需要大声说”,说得多了,迷惘的学生终会听得明白,错误的行为终会有所抑制。

为了能给各个层次的教师提供方便,我将我个人讲稿中原用的提纲在这里也一并开列出来,可供参考。

题目:《在校大学生失恋现象研究》

一、大学校园失恋现象透视

(主要讲大学校园12种失恋现象)

二、大学校园失恋现象的危害性分析

1.对学业的伤害

2.对心理的伤害

3.对人身的伤害

4.对校园稳定的影响

三、大学校园失恋现象的理论解释

1.失恋现象遭遇感情追求多元化

2.失恋是情感困境的社会互递过程

3.失恋几乎是人类所能忍受的痛苦极限

4.失恋容易把青春和轻生联系在一起

四、大学校园失恋现象的人性化引导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婚恋观教育

其次,要和大学生恋人近距离接触

其三,要入情入理地去化解失恋痛苦:

情感升华

情感转移

情感释放

情感蒸发

情感相助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讲稿提纲,只能是“抛砖引玉”。愿意研究或讲解此话题的教师们一定会有更好的思路和见解。我这里只是提供了一种启示。大家可以看出,全书内容正是依据这个讲稿的结构展开的。撰写中,我尽量使其充实、完整、生动,意在同时也能给我们的大学生、中学生提供一个接受正确婚恋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读本或教材,读完这本书就如同听完一堂课,掩卷沉思时,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洗礼,对自己的爱情观有所启迪正确的、健康的应当坚守;错误的、有害的应当删除;正在失恋情感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应当尽快摆脱痛苦,走向轻松……如若真能这样,我也就满足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是在课堂讲稿的基础上拓展而成的,是我在任高校党委书记时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理解和体会,由于以往对这一敏感话题涉及不多,书中难免有些肤浅、粗陋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多多品头论足,批评指正。同时讲课中和撰写时还从报刊、网络上摘引、借鉴了一些相关资料,运用了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有的材料还根据本书需要做了一些改动和删节,不便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敬请谅解。

最后,我尤其要说到的是,这部书稿在送审的过程中,著名作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炳银先生在百忙中认真审读了书稿,并欣然命笔作序,使我受益匪浅,感动由衷,在此,我特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

作者

2007年11月于北京

内容摘要:

  本书是报告文学《学生恋爱报告》一书的继续和延伸,一本报告“恋爱”,一本报告“失恋”,同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只是这本书的议题更加集中、阐述更加系统、社会意义更加现实罢了。和某些纯理论的道德伦理研究著作和官方德育教育读本不同,这个“报告”,是一种带着关爱温情和充分平等说理的交流,是一种尽可能文学的叙述和解析,其中有很多的和失恋者的理解沟通,有很多或动人、或震撼、或恐怖、或遗憾的从恋爱到失恋的真实人物故事。这些曾经真实存在并有了不同演变结局的人物故事,这些浸透了当事人男女感情悲凉、身心血泪、命运挫折忧伤的文字,是很值得任何一个处于相爱阶段的年轻人阅读的。  和某些纯理论的道德伦理研究著作和官方德育教育读本不同,这个“报告”,是一种带着关爱温情和充分平等说理的交流,是一种尽可能文学的叙述和解析,其中有很多的和失恋者的理解沟通,有很多或动人、或震撼、或恐怖、或遗憾的从恋爱到失恋的真实人物故事。这些曾经真实存在并有了不同演变结局的人物故事,这些浸透了当事人男女感情悲凉、身心血泪、命运挫折忧伤的文字,是很值得任何一个处于相爱阶段的年轻人阅读的。作为一种借鉴,作为一种教训,作为一种人生的积累都可以。  这部《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也许可以视为“失恋”专题的生动文学报告,为初次经历情感生活的年轻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为那些身陷失恋痛苦过程中的人们以有益的救助。【作者简介】  郭文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先从军,上校军衔;后从政,历任某市市委宣传部部长、某高校党委书记等职。一生热爱文学创作及社会科学类课题研究,先后出版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言论、戏剧等著作十七部,参与创作、撰稿并由中央电视台播出电视剧(片)六部,有文学作品被译成英文出版发行;先后有十三件作品获全国、全军和省级奖励;2006年获“是谁感动我们”全国报告文学大奖。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6343046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大学生失恋报告是作家出版社于2008.0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5 的主题关于 报告文学-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