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58.0
本书打破“两军对垒”和“人头列传式”的传统框架,按照中国哲学发展的本来面目貌,采取以学术思潮、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所关心所争辩的哲学概念和命题为基本框架而编写,既简明扼要,又抓住哲学本质,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问题史”。在内容上,将近年出土的简帛《老子》和郭店竹简的哲学思想,及时地纳入这部论稿。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先秦两汉哲学思想发展的概述 (一)绪言 (二)“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基础及文化背景 (三)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四)诸子百家争论的主要哲学问题 (五)两汉哲学争论的主要问题 (六)小结 第二章殷周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 (一)绪言 (二)原始社会的宗教崇拜 (三)殷商时期的“上帝”(或“帝”)观念 (四)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 (五)小结 第三章老子及其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第一章先秦两汉哲学思想发展的概述 (一)绪言 (二)“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基础及文化背景 (三)诸子百家及其代表人物 (四)诸子百家争论的主要哲学问题 (五)两汉哲学争论的主要问题 (六)小结 第二章殷周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 (一)绪言 (二)原始社会的宗教崇拜 (三)殷商时期的“上帝”(或“帝”)观念 (四)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 (五)小结 第三章老子及其道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二)老子的哲学思想 (三)庄周的哲学思想 (四)简帛《老子》与“太一生水” (五)小结 第四章孔子及其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二)孔子的哲学思想 (三)《郭店儒简》的哲学思想 (四)孟子的哲学思想 (五)荀子的哲学思想 (六)小结 第五章墨子及其墨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二)墨子其人和《墨子》其书 (三)前期墨家的思想 (四)后期墨家的思想 (五)小结 第六章韩非及前期法家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二)申不害的“重术”思想 (三)商鞅的“重法”思想 (三)慎到的“重势”思想 (四)韩非的哲学思想 (五)小结 第七章《易传》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二)《易传》及其作者、成书年代 (三)天地万物生成论 (四)辩证法思想 (五)人生理想论 (六)小结 第八章黄老学派及其哲学思想 (一)绪言 (二)《黄老帛书》的哲学思想 (三)稷下黄老之学 (四)《吕氏春秋》的黄老思想 (五)西汉初年的黄老之术 (六)小结 第九章西汉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二)生平与著作 (三)“天人感应”论 (四)认识论 (五)人性论 (六)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七)社会伦理观 (八)小结 第十章东汉王充的哲学思想 (一)绪言 (二)生平和著作 (三)“天道自然为”论 (四)神论思想 (五)反对神化孔子和经书 (六)认识论思想 (七)自然命定论 (八)小结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先秦两汉哲学论稿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哲学文库 | ||
9787300198002 如需购买下载《先秦两汉哲学论稿》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先秦两汉哲学论稿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4.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220.5 ,B234.05 的主题关于 先秦哲学-研究 ,古代哲学-研究-中国-汉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