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4.0
“重写文学史”是80年代最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本论著的研究对象——80年代“重写文学史”——被界定如下:在80年代“思想解放”和“新启蒙”的历史语境中,一类知识分子借助现当代文学学科话语,重建文学史的主体性,参与80年代现代化文学叙事和现代化意识形态建构的社会文化思潮。本论著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从整体性的角度考察80年代“重写文学史”思潮与80年代的历史语境之间的多重关系。二、考察不同的社会文化话语与“重写文学史”话语之间的复杂关系。三、分析“重写文学史”思潮参与主体的知识构成、美学旨趣和行为实践。
在今天语境中再看“文学史重写”问题(代序)
绪论 如何理解“重写文学史”的“历史性”
一 “重写文学史”的当下性和文化内涵
二 “重写文学史”与学科的重构
三 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从历史实际出发”和“重评”的分歧
一 从唐強版《中国现代文学史》说起
二 “从历史实际出发”的“重评”
三 对“现代文学”理解的分歧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去历史”叙事
一 “20世纪中国文学”提出的几个背景
二 “现代化”与“去历史”叙事
第三章 上海的“重写”姿态和内涵
一 上海:“重写”的另一发生空间
二 “新潮批评”、“文学圈子”与“重写意识”
在今天语境中再看“文学史重写”问题(代序)
绪论 如何理解“重写文学史”的“历史性”
一 “重写文学史”的当下性和文化内涵
二 “重写文学史”与学科的重构
三 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从历史实际出发”和“重评”的分歧
一 从唐強版《中国现代文学史》说起
二 “从历史实际出发”的“重评”
三 对“现代文学”理解的分歧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文学”和“去历史”叙事
一 “20世纪中国文学”提出的几个背景
二 “现代化”与“去历史”叙事
第三章 上海的“重写”姿态和内涵
一 上海:“重写”的另一发生空间
二 “新潮批评”、“文学圈子”与“重写意识”
第四章 反思“重写文学史”:审美主义和主体意识
一 审美性和作品中心主义
二 叙事体式背后的主体意识
三 对“当代文学”的态度
结语 重新解放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一 现代文学成为“古代文学”?
二 “文学研究”与“文学史研究”
三 “整体性”与“当下性”
四 现代文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附录一 “20世纪中国文学”和80年代的现代文学研究——钱理群访谈录
附录二 历史视野中的“重写文学史”——王晓明答杨庆祥问
附录三 知识分子精神与“重写文学史”——陈思和访谈录
附录四 《上海文论》和“重写文学史”——毛时安访谈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以“重写文学史”为研究对象,整体性考察“重写文学史”与80年代历史语境之间的多重关联,辨析“重写”主体的知识构成、美学旨趣和政治诉求,厘定话语的变迁史和具体的行为实践之间的复杂互动。
本书的研究对象——80年代“重写文学史”——被界定如下:在80年代“思想解放”和“新启蒙”的历史语境中,一类知识分子借助现当代文学学科话语,重建文学史的主体性,参与80年代现代化文学叙事和现代化意识形态建构的社会文化思潮。本书由杨庆祥著。
“重写文学史”建构了全新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话语,确立了影响深远的现代化文学叙事。它与80年代诸多的社会文化思潮都拥有共同的价值指向,试图在一个意识形态发生重大分裂而政权又保持连续性的环境中开辟尽可能广阔的言说空间。作为应对“文革”后严重文化危机的社会话语之一种,构成重建文化主体和意识形态正当性的力量之一。
《“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和实践)》以“重写文学史”为研究对象,整体性考察“重写文学史”与80年代历史语境之间的多重关联,辨析“重写”主体的知识构成、美学旨趣和政治诉求,厘定话语的变迁史和具体的行为实践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由杨庆祥著。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重写”的限度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当代文学史研究丛书 | ||
9787301188187 如需购买下载《“重写”的限度》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4.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4000 |
“重写”的限度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1.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9.7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史-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