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设计

创意设计

韩林飞, 主编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58.0

书籍简介:

“5.12”汶川地震后,重建成为救灾之后的一个重要命题。重建包括对过去建筑的总结、对地质环境的再认识、对现有材料的理解以及充分应用和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本书包括灾后反思人类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四川龙门山地震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子研究、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建筑结构体系与抗震、灾后住宅的重建、四川本土化建筑材料与灾后重建、震后建筑废弃物的整治与利用和灾后纪念建筑的营造等八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反思 。

作者介绍:

韩林飞,男,1994年3月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工业学硕士学位;1998年5月获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获莫斯科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历史研究所建筑学博士学位;1999年1月至2002年3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自然地理学博士后;现为北京交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灾后反思人类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妙造自然、营造和谐、自然之友、人类智慧 第一节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建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 地域性价值分析 一、地震灾区的地域环境概述 二、四川传统民居中的地域性技术 三、震后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 四、地域性民族文化价值 五、震后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节 重建过程中的生态可持续思考 一、灾后生态重建设计理念的引入

序一序二前言第一章 灾后反思人类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妙造自然、营造和谐、自然之友、人类智慧 第一节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建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 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第二节 地域性价值分析 一、地震灾区的地域环境概述 二、四川传统民居中的地域性技术 三、震后环境资源承载力分析 四、地域性民族文化价值 五、震后产业发展方向 第三节 重建过程中的生态可持续思考 一、灾后生态重建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灾后生态重建经验借鉴——以谢英俊乡村实践为例 三、重建单体建筑概念设计第二章 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子研究——自然因子、相互联系、系统和谐、融洽共生 第一节 概述 一、关于四川 二、汶川大地震及重建思考 第二节 影响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素研究 一、地形地质因素 二、环境资源承载力 第三节 阿坝州城镇选址及重建 一、阿坝州受灾前后各县市基本状况总体介绍 二、阿坝州受灾前后各县市基本情况具体分析 三、阿坝州各县市重建方法和模式建议第三章 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生态基础、和谐自然、生命保障、安全可靠 第一节 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总述 一、生态基础设施与生命线的释义 二、四川基础设施受灾情况介绍 三、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方向 第二节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震后反思与建设建议 一、震后的反思——缺少公共绿地开放防灾空间 二、改进建议——城市绿地公共空间系统一体化设计 第三节 村镇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震后反思和建设建议 一、灾后村镇所面临的生命线延续问题 二、灾后生态基础设施生命线的重生 三、灾后社会生命线系统网络问题回归第四章 建筑结构体系与抗震——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紧急防护、生命安全 第一节 地震与建筑结构 一、地震 二、建筑物受地震破坏形式与地震传播方式 三、决定建筑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 四、建筑结构体系分类 五、结构问题与构件破坏 第二节 建筑抗震经验借鉴与改进建议 一、国外建筑抗震措施 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抗震 三、框架结构抗震改进措施 第三节 建筑中的紧急避震 一、现代避震经验 二、建筑结构与紧急避震 三、建筑避震空间设计第五章 灾后住宅的重建——长远结合、以远为主、坚固持续、舒适宜人 第一节 汶川灾后住宅重建基本情况及问题 一、地理自然情况及受灾情况 二、住宅情况 三、灾后住宅重建面临的问题及目标 第二节 关于国内外地震灾后住宅重建的经验 一、总体重建原则 二、具体建造技术 三、关于抗震、减震的研究 第三节 住宅重建设计探索 一、临时住宅建设设计 二、永久住宅重建设计第六章 四川本土化建筑材料与灾后重建——源于自然、还于自然、融入自然、和谐共生 第一节 本土化材料概述 一、选用理由 二、材料特性 第二节 本地化乡土材料的建筑营造作法 一、生土的建筑结构 二、石材的建筑结构 三、木材的建筑结构 四、本土化材料建筑的抗震构造要求 第三节 本土化材料在建筑抗震营造中的整体构想 一、郊区农村等地区 二、城市地区第七章 震后建筑废弃物的整治与利用——变废为用、持续发展、保护自然、天人合一 第一节 四川震后建筑废弃物概况 一、总述 二、建筑废弃物分类与特征 第二节 震后建筑废弃物的处理 一、建筑废弃物的危害以及处理的必要性 二、国外处理方法与机制的借鉴 三、建筑废弃物处理基本步骤 四、建筑废弃物处理基本方法探讨 第三节 指导性图例 一、作为建筑材料的应用 二、作为人文科学教育研究开发的应用第八章 灾后纪念建筑的营造——记忆永存、以史为鉴、尊重自然、人性光辉 第一节 纪念性建筑概述 一、纪念性建筑的概念 二、纪念性建筑通过象征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三、纪念性建筑承载着感情色彩 四、纪念性建筑与城市 第二节 灾后纪念建筑设计 一、记忆大道——主题街道设计 二、“万众一心”主题纪念园——城市景观设计 三、曾经的生活——防震棚里的记忆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自然的纪念 五、汶川地震刘汉希望小学纪念碑设计 六、纪念雕塑系列 七、铭记“5·12”——纪念雕塑设计 八、铭记“5·12”——碑林、陵园设计 第三节 灾后小学重建设计实例 一、背景简介 二、方案设计一 三、方案设计二参考文献后记

内容摘要:

“5·12”汶川地震已经成为过去的2008年中国人最刻骨铭心的事件之一。震后,人们在以可敬的勇气和令人钦佩的速度开始了对灾区的重建的同时,也开始了对人、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思。本书从建筑废墟的整理、受灾城市的重建、紧急防护的构思、建筑材料的选取到灾后纪念建筑的营建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辅以大量的示意图、效果图和实景照片加以说明。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结构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8个章节,从建筑废墟的整理、受灾城市的重建、紧急防护的构思、建筑材料的选取到灾后纪念建筑的营建都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辅以大量的示意图、效果图和实景照片加以说明。具体内容包括灾后反思人类城市与建筑的建造活动;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城镇选址的自然环境因子研究;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系统研究;建筑结构体系与抗震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创意设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08381862
如需购买下载《创意设计》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电力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13 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创意设计是中国电力出版社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TU984.271.4 的主题关于 地震灾害-灾区-城乡规划-研究-四川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