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史通论

中国诗歌史通论

赵敏俐, 主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89.0

书籍简介:

赵敏俐、吴思敬主编的《中国诗歌通史》包括:先秦卷、汉代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代卷、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当代卷、少数民族卷。本书是《中国诗歌通史》的精萃版,通过对中国各时期诗歌的梳理、撰史,确立新的中国诗歌史观,把丰富多彩的中国诗歌现象与近百年来中国诗歌研究方面的成果完整地反映出来。

作者介绍:

赵敏俐,男,1954年生,内蒙赤峰人,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和中国古代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两汉诗歌研究》、《汉代诗歌史论》、《文学传统与中国文化》、《先秦君子风范》、《周汉诗歌综论》、《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合著)、《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合著),《中国诗歌通史》(主编)、《中国文学通论·先秦两汉卷》(主编)等。发表过《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论七言诗的起源及其在汉代的发展》、《20世纪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研究》等学术论文100余篇。

书籍目录:

引言

绪论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诗歌史观

一、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与“诗言志”传统

二、中国诗歌的文化功能与诗人的社会责任

三、中国诗歌的形式之美与诗体的多样性

四、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与诗歌的多民族特点

五、中国诗歌与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六、中国诗歌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本书撰写

第一章 中国诗歌的文化发轫与多元生成

一、先秦诗体的演变

二、诗歌与音乐的因缘

三、多种文化属性并存

四、艺术原型的多元生成

五、创作、传播主体和诗潮起落

第二章 汉代诗歌文体流变与文人产生的意义

一、歌诗、诵诗的区分与诗赋辨体

二、作者群体的分流和诗歌功能的改变

三、乐府歌诗的生成环境与生产特征

四、文人的出现与文人诗的开创意义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综论

一、诗歌史的断限及其传统建构

二、文人诗在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社会文化背景与诗歌史的关系

四、乐府体与徒诗体的分合

第四章 以盛唐为标志的唐诗史模式

一、唐诗繁荣原因重述

二、唐诗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三、以盛唐为基准的描述策略

第五章 诗词并峙的又一诗史高峰

一、两宋高度繁荣的社会文明

二、宋代诗人独特的文化气质

三、宋人的诗学思想与审美理想

四、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

五、唐宋诗之别与唐宋诗之合

第六章 民族文化交融中的辽金元诗歌

一、面目生新的辽诗

二、流变中的金诗轨迹

三、文化汇流中的元诗

四、管窥金元词曲

第七章 明代诗歌总体格局与审美风格演变

一、明代诗歌的四大特征

二、元末诗坛与明诗发展之关系

三、复古诗歌流派的审美属性

四、性灵诗歌流派的审美品格

第八章 古典谤歌的结穴与现代诗歌的开端

一、清诗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诗歌史上的定位

三、不同凡响的开局

四、创作重心的转移

五、新旧两大潮流的交汇

第九章 现代中国的“新”诗运动

一、20世纪初中国的“新”诗运动

二、“新”诗求索的两个阶段

三、“新”诗运动的基本问题

第十章 深受政治环境影响的当代诗歌

一、与政治的无休止地纠缠

二、与传统审美习惯的冲撞

三、中国大陆当代诗歌发展脉络

四、台湾、香港、澳门诗歌概观

第十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少数民族诗歌发展的五个阶段

二、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鲜明特色

三、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四大版块

主要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诗歌史通论》主要内容包括: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诗歌史观、中国诗歌的文化发轫与多元生成、汉代诗歌文体流变与文人产生的意义、魏晋南北朝诗歌史综论、以盛唐为标志的唐诗史模式、诗词并峙的又一诗史高峰、民族文化交融中的辽金元诗歌、明代诗歌总体格局与审美风格演变、古典谤歌的结穴与现代诗歌的开端、现代中国的“新”诗运动等。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诗歌史通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9787020097296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诗歌史通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9.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精装
页数印数 15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诗歌史通论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7.209 的主题关于 诗歌史-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