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25.0
普鲁斯特在构建时间的同时,对空间的构建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通过物体、人物、名字等符号载体,通过位移和并列等组合方法,普鲁斯特最终将破碎分散的地点变形为一种符号化的美学空间,让主人公抑或读者通过对空间符号的消费,寻回和感受自己在生存空间中的归属。本书通过重构普鲁斯特的作品与思想的空间,探讨生活美学问题。
前言 /1一 /1二 /15三 /37四 /52五 /57六 /64七 /70八 /83九 /88普鲁斯特与重复 /108附录 /127
乔治·普莱是比利时著名文学批评家,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通过研究莫里哀、普鲁斯特、福楼拜、蒙田等作家作品中对于时间性的感受,来探求每位作家的自我也即个人意识的表达方式。 本书作者给《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空间确定了一系列的标识点。正是这些标识点的灵巧对立,最终为我们逐步还原了真理的碎片,耐心地重塑了可以直接理解的作品风貌。普鲁斯特在其作品中,构建时间的同时,对空间的构建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构建空间等于构建时间。于是,作品中的时间常常采用空间的形式,其组成要素相互排列在空间中。通过物体、人物、名字等符号载体,通过位移和并列等组合方法,普鲁斯特最终将破碎分散的地点变形为一种符号化的美学空间。一系列的地点成为小说画卷的不同片断,分布于小说天地的各个角落,让主人公抑或读者通过对空间符号的消费,寻回和感受自己在生存空间中的归属。 《普鲁斯特的空间》一书从哲学和艺术角度出发,对《追忆似水年华》中的空间进行考察,揭示了普鲁斯特发现空间、认识空间和重建空间的历程。【作者简介】乔治·普莱(GeorgesPoulet,1902—1991),比利时著名批评家,日内瓦学派主要代表之一。曾经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任教,后又在爱丁堡大学、苏黎世大学和尼斯大学任教。其主要研究成就为“人类时间研究”四部曲,分别为《人类时间研究》(1949)、《内心距离》(1952)、《出发点》(1964)和《瞬间的尺度》(1968),书中对蒙田、莫里哀、波德莱尔、福楼拜、普鲁斯特等作家的时间性进行考察,探寻每位作家对我思(cogito)的表达,对作家意识的表现。另有《圆的变形》、《批评意识》、《我与我之间》、《爆炸的诗歌》、《非确定的思想》等著作。 张新木,江苏高淳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1985年起从事文化和文学符号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法国小说符号学分析》,翻译出版法国文学与社科名著《巴黎圣母院》、《游荡的影子》、《恐怖的权力》、《论诱惑》、《冷记忆》(1-5)等30余部,编写法语教材及母语研究专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社科项目8项,主持建设国家精品课程“法语阅读”。2006年获法国政府教育勋章,2008年获江苏省第三届紫金文学奖翻译奖。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普鲁斯特的空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巴黎丛书 | ||
9787567528437 如需购买下载《普鲁斯特的空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