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33.5
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分析了当今的某些新闻现象,并从新闻理论和写作实践的结合中,阐释了记者的职业化要求。外评普立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优点,借鉴人家的技巧;内与中国古典诗词相交叉,从写作角度分析了一百多首诗词,又不同于一般的诗词鉴赏,而是着眼于它们对写作现代作品的实用价值,汲取其丰富的艺术营养,在新闻实践中渗入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编 媒体竞争话写作
记者角色的职业化要求
新闻的“化学方程式”--新闻定义再认识
新闻价值体系的逻辑分析--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
“文质彬彬”:适用于新闻传播的美学标准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
实践·实用·实力
棒喝与挑战--兼谈新闻写作的三个层次
宣传过度的负效应
新闻报道的“两分法”
新闻要素中的“富矿区”
思想评论让位情爱故事?
娱乐新闻的精神导向
走向人性的回归--一条普利策奖新闻的启示
积累材料:记者的职业化建设
记者不是新闻看客
记者要有思想,但不能有说教
突破拥堵,出奇制胜--评析一篇获普利策奖的新闻
“万树桃花映小楼”
数字的无奈71‘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不全求全:局限性不等于片面性
“尺水兴波”的联想
广告新闻和情景再现
电视广告的文化差异
绯闻不是新闻
徐匡迪院长的呼吁
追求简洁的境界
细节的魅力
何来“笑神”?
情感是更有感染力的事实
美国的“媒体新政策”--舆论学中的实践性发展
西方分析性报道的启示
新闻不应存疑
舆论监督VS新闻纪律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增强语言的形象感
是好对联,但不是好导语
敬畏人民,还是敬畏权力?--对一篇媒体评论的评论
那里是一片“净土”?
“自是桃李树,何畏不成蹊”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新闻标题的虚与实
采取一端生发开去
烘云托月话渲染
小中见大的“点染”技法
新闻导语写作的三个准则
新闻报道中的“传神写照”
信息感与语感
一个讽刺性教训--新闻作秀的负效应
下编 古典诗词他山石
体察是“铁门限”
“寓意则灵”:诗歌的生命
哲理性启示
抓住事物的特殊性
义深而意远
小大之间
选材的哲学
概括和典型
结构与思维
揉直使曲
从特定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余音不尽
感受相通互相映照
比喻和象征
写出事物的动感
警句:语言的花朵
深刻的见解触发读者的思考
用敏锐捕捉细节
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选好主要的表现角度
化景物为情思
景物描写的主题要求
“一切景语皆情语”
义生文外,话里有话
以露写藏,相映生辉
“壮辞可得喻其真”
对立造成和谐
虚实映带
传神:一种精神的流泛
执正以驭奇
后记
《更上层楼:媒体写作与古典诗词》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分析了当今的某些新闻现象,并从新闻理论和写作实践的结合中,阐释了记者的职业化要求。外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写作优点,借鉴人家的技巧;内与中国古典诗词相交叉,从写作角度分析了一百多首诗词,又不同于一般的诗词鉴赏,而是着眼于它们对写作现代作品的实用价值,汲取其丰富的艺术营养,在新闻实践中渗入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更上层楼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0680794 如需购买下载《更上层楼》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广州 | 出版单位 | 广东教育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3.5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13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78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