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都历史文化解读

中国古都历史文化解读

于希贤, 于洪, 著

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书籍简介:

本书讲述了古代都城的历史背景,同时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古都的设计、布局、规划和建设思想。

书籍目录:

自序城市是历史的产物、文化的载体

绪论中国古代都城地理格局的几个历史发展阶段

上篇历史文化与城市关系概论

第一章城市的历史文化透视

第一节城市与历史文化

第二节“法天象地”的城市设计

第三节城市州域上应天星

第四节天地合德、四时有序

第五节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

第六节九宫八卦的景观设计思想

第二章大地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

第一节中国古代对于城市活体的认识

第二节环境对人的精气神的感染

第三节天、地、生、人系统的有机循环观

第四节淹城遗址“王道通三”的国都

第五节仿生学人居环境规划布局

第六节春秋吴都(今苏州市)龟城

第七节泉州鲤鱼城

第八节龙盘虎踞秣陵(今南京)城

第九节广西崇左葫芦城

第十节鲤鱼化龙黄姚镇

第三章大地经络穴位与城址选择

第一节大地经络穴位学说

第二节经络通达生气

第三节中国古城理想状态的山系环境

第四节历史城市设计地形选址分析

第五节设计城市的脊梁圣山

第四章城市与水体生态环境

第一节水乃城市元气之津

第二节抚育城市的母亲河

第三节城市的水面景观规划设计

第四节大江大河孕育大城市

第五节亲水景观的标志物桥

第六节水口和景区设计

下篇中国城市的历史发展阶段

第五章中华文化破晓与仰韶城邑萌芽

第一节我国城市的最早起源

第六章“四象”出现与城邑文化起源

第一节四象图像与天、地、人有机活体观念

第二节从龙山文化到夏代城邑国家形成

第七章夏、商依黄河多级支流而转移

第一节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特大洪水灾变

第二节大难兴邦:农业历法确立与城市出现

第八章东西两京的文化轴心带的形成与中国文化奠基

第一节都城转移与东西两京制的确立

第二节以文立国:丰京、镐京与温柔敦厚的诗教

第三节丰京、镐京与儒家文化的灯塔

第四节川竭山崩、殷优启圣到城市发展的第二次高潮

第五节春秋战国新兴城市兴起的学术繁荣

第九章郡县制帝国与汉唐盛世

第一节“焚书坑儒,以愚黔首”,秦帝国因暴政而覆亡

第二节“废封建、立郡县”的国都与城市

第三节上合天星垣局的秦汉都城

第四节西汉至东汉间的灾变对历史与城市的影响

第五节东汉、三国及魏晋衰落的都城文化

第六节华阳海汇盛唐文明的长安

第七节雁塔是唐朝接纳外来文化使之本土化的杰作

第十章国都游离、造极华夏文明的两宋文化(黄河、汴河、通惠河经济文化轴心带时期)

第一节五代及两宋国都的游离状态

第二节城市面貌与经济基础

第三节北宋城市学术空前繁荣

第四节“四达之会”的繁荣大都会东京

第十一章南北经济文化轴心带时期

第一节北京东方历史文化的明珠

第二节东方广场遗址与北京城区最早的居民

第三节从蓟丘到金中都

第四节元大都儒、释、道思想融合的杰出典范

第五节《周易》象数义理与明、清京城的规划布局

内容摘要:

  进入21世纪,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等新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如何发展?如何在局势大变动中找到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  本书力图从历史轨迹中进行中国当前城市化途径的求索,上篇对历史时期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布局、建筑的理论方法进行探索,下篇以国都格局的变化来划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阶段。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国内外著名的历史地理和风水学者于希贤的最新力作(网上有14600多条与他相关的记录)。作者认为,城市是历史和文化的中心舞台,是最能反映人类社会活动和历史发展的地理集中点。作者运用周易理论及道家思想,揭示了中国古都天、地、人合一的和谐宇宙图示,从建筑风水学、环境生态学、地理学、考古学、天文学等方面对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交叉研究和解读,以中国古代城市尤其是国都城市为例,阐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四象八卦、阴阳五行等传统建筑哲学理论在城市的选址、规划、布局中的具体应用。作者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深,入发掘和创造性应用,对现代城市规划特别是当今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古都历史文化解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02234857
《中国古都历史文化解读》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三峡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5.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5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古都历史文化解读是中国三峡出版社于2009.0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928.5 的主题关于 都城-研究-中国-古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