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知识问答

地震知识问答

马宗晋, 杜品仁, 高祥林, 编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8.0

书籍简介:

本书以问答形式较为通俗地介绍了一些地震基本知识、地震会造成哪些灾害、一些巨大地震造成的灾害情况、地震预测预报是如何做的、目前达到什么水平、地震预报为什么这么难、如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地震真的来了该如何应对,包括在地震发生时的瞬间自救、震后应对余震、平日应对地震传言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是怎么回事?

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什么叫地震波,有哪些主要类型?

地震仪是怎样记录地震的?

什么是震源机制?

什么叫地震序列,有哪些类型?

地震的大小和破坏程度如何表示?

世界上哪些地方地震多?

为什么全球的地震会集中分布在几个地震带内?

我国有哪些主要地震带?

我国的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为什么我国西部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强、最集中的地区?

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有什么影响?

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性?

什么叫地震迁移?

地震带与活断层有什么关系?

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哪些8级和8级以上的地震?

地震灾害

地震会直接造成哪些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有哪些?

什么叫地震延伸灾害?

水库会不会诱发地震?

什么叫沙土液化,有什么危害?

全球最大的地震是哪次?

我国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我国历史上震情最严重的有哪些时期?

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的是哪次地震?

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滑坡是哪一次?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是哪一次?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灾是哪一次?

20世纪我国发生了哪些造成严重损失的7级以上地震

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对地震预报的发布有哪些具体规定?

什么是渐进式地震预报?

怎样预测地震?

地震有前兆吗?

什么叫地光?

什么叫地声?

发生过强震的地方会不会再发生强震?

没有发生过强震的地方会不会发生强震?

我国有哪些地震监测方法和手段?

地形变和断层位移测量可以监测地震吗?

根据地球物理场的异常变化可以预测地震吗?

观察地下水变化能预测地震吗?

地震和旱涝或天气异常有关系吗?

有异常就一定有地震吗?

对于宏观自然异常怎样识别?

有动物异常就有地震吗?

目前地震预测达到什么水平?

为什么地震预报这么难?

防震减灾

当前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从哪些方面评估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什么要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为什么说地震谣言也能带来灾害?

什么是地震区划工作?

怎样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为什么要进行工程抗震性能复查?

什么是基本烈度?与工程设计有什么关系?

城市建设中应采取哪些防震措施?

普通民房如何抗震?

怎样检查鉴定房屋的抗震能力?

老旧房屋如何加固?

什么叫地震发生时的12秒钟自救机会?

地震真来了该如何紧急避震?

地震后如果被埋压如何自救?

灾民如何进行震后互救?

进行救援时,如何寻找伤员?

为什么要进行防震演习?

基层单位怎样做好抗震救灾准备?

家庭如何制定防震措施?

怎样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怎样减轻地震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损失?

搭建临时住房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前言

2008年5月,和平、安宁的阳光普照祖国大地,人们正沉浸在奥运圣火成功传递的喜悦之中。不曾想到,一场巨大灾难正在悄悄地逼近。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突然爆发;顷刻之间,地裂山摇,强大的地震波撼动了半个中国,惊动了整个世界!

从地震震级、破坏和影响范围、救援难度等方面看,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超过了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而经过32年的发展,中国的抗震救灾能力已有很大提高,在刚刚发生的这场灾害面前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还不可能阻止它发生,只能通过震前预防、震后救援和重建等努力,尽可能地减轻破坏性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防震减灾,它包括地震科学知识的普及,使广大群众了解地震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做好防备,地震真的来了该如何应对等。国内外无数事实证明,有知识和无知识、有意识上的准备与缺乏这样的准备,实际效果大不相同,这些知识包括在地震发生时的瞬间自救、震后应对余震、平日应对地震传言等。实践还证明,地震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必须长期、反复地进行。因为大地震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按平均统计,7级以上大地震全世界每年不过十几次。我国大陆地区有时连续几年只有5~6级的地震活动。在这样相对平静的环境下,更有必要加强对地震知识的宣传,唤醒人们对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警觉,做好必要的防备。刚刚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又一次警醒世人。

我们编写这本小册子,采用问答方式,试图对人们关心的基本问题给出通俗的解释,以引导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地震科学知识。在编写过程中,除了国内外普遍接受的基本理论外,尽可能列举近年来地震科学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在涉及地震前兆、地震预报等有争议的问题时,强调问题的复杂性和有待探索的特征,使读者了解真实情况,而不轻信社会上的传言。

2006年出版了一本纪念唐山地震的书,其序中写道:“这本书中某篇文章所描述的那个场景人们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1976年7月27日傍晚刷在极震区河北省丰南县墙上的标语:‘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这样的预警教育未能奏效令人万分惋惜,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条标语被刷在墙上几个小时之后的7月28日凌晨,这个‘不可一日不防’的地震竟然发生了。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人们对防震减灾的安全文化意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吗?”。在这次汶川地震中,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单位的建筑和人员并未造成严重损失,这与他们平时注重加固房屋、进行疏散演习等防震减灾工作不无关系,这些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巨大地震造成的损失。我们匆忙编写这本小册子,意在为促进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为推进防震减灾安全文化意识的教育,为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多难兴邦。经过这次巨灾,中国将更加强大。

作者

2008年5月21日

内容摘要:

  这本小册子采用问答方式,试图对人们关心的基本问题给出通俗的解释,以引导读者进一步了解相关的地震科学知识。在编写过程中,除了国内外普遍接受的基本理论外,尽可能列举近年来地震科学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在涉及地震前兆、地震预报等有争议的问题时,强调问题的复杂性和有待探索的特征,使读者了解真实情况,而不轻信社会上的传言。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如地震、地震波、地震震级和地震的时空分布及为什么这样分布等地震基础知识;概述了地震造成的各类灾害,并以一些典型地震实例做了说明;讨论了地震是否有前兆、地震预报为什么这么难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阐述了地震前兆异常的复杂性和目前地震预测达到的水平;提供了一些防震减灾的措施和要点,如怎样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普通民房如何抗震,地震时如何应急避震,震后如何自救、互救等。本书可供大众了解一些地震知识,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方法之用,也可供有关政府教育部门相关人员参考使用。【作者简介】  马宗晋,男,1933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下设专家委员会主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地震知识问答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030221742
如需购买下载《地震知识问答》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科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地震知识问答是科学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315.4-44 的主题关于 地震-问答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