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50.0
本书全面阐述中国手工技艺,内容涉及工具器械、农畜矿产加工、织染绣、陶瓷烧造等14大类传统工艺,文字简练,图文并茂。
绪论 手艺的再认识第一章 工具器械制作第二章 农畜矿产品加工第三章 营造第四章 织染绣第五章 陶瓷烧造第六章 金属采冶和加工第七章 雕塑第八章 编织扎制第九章 髹漆第十章 家具制作第十一章 造纸术和笔墨砚制作第十二章 印刷第十三章 刻绘第十四章 特种技艺及其他第十五章 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和振兴结语 传统工艺的当代命运后记
中国是世所公认的手工艺大国。所有出土的伟世的人工制作的文物、古建筑和古代工程,都是传统技艺的产物,只此一端,可见手工艺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曾起过何等重大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艺制品和手工艺活动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从而凸现代价值和在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持民族特质方面的重大作用。《中国手工技艺》在宣传保护和振兴手工艺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中国手工技艺》为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调查和综合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由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本书着重指出“手艺是个宝,请善待手工艺,与手工艺同行”是为本书之主旨与期望,全书分述工具器械制作、农畜矿产品加工、营造、织染绣、陶瓷烧造、金属采冶和加工、雕塑、编织扎制作、髹漆、家具制作、造纸术和笔墨砚制作、印刷、刻绘、特种技艺及其沿革、技法、品类、行业习俗、著名匠师、代表作、著述及社会经济人文内涵,末章讨论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者简介】 江苏无锡人,1933年4月12日生。1949年高中毕业参加革命。195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1967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矿冶史研究生毕业,导师王振铎先生。1978年起,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1993年离休。1991—1995年,先后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帝京大学、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柏林工业大学访问学者。1993—2003年,任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所长。1999—2000年,任中华和钟总设计师。现任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专家组成员、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1956年起,从事技术史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代青铜冶铸术、钢铁技术、机械史和技术哲学,近年来致力于传统工艺研究及其保护。撰有专著8种、论文近百篇。代表作有《中国冶铸史论集》、《中国上古金属技术》、《中华科技五千年》、《中国古代金属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参与主持编篡的著作有《中国科技典籍通汇》、《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清代匠作则例汇编》等。1983年,因主持淅川楚墓编钟研究复制,获机械工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因参与主持曾侯乙编钟研究复制,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科技史学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1997—2000年,先后获第四、五届全国优秀图书提名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科技著作二等奖等奖项。 李劲松,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连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 关晓武,中国科学院传统工艺与文物保护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博士。 赵翰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罗兴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手工技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4773297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手工技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郑州 | 出版单位 | 大象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18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