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年代:2014
定价:40.0
作为观察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病理切片,不同于温饱的物质要求、宗教信仰的精神要求,“性”是原始的,是人类这个物种赖以存在的强烈生理冲动,一直以来受禁忌、道德、羞耻心的调整。本书以西方近三十年(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始)性道德的变迁为起点,纵贯古今,横跨东西方,探讨人类思想和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之下的性道德,揭示了人类在性问题上因为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态度,尤其是在上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在因资本扩张带来传统的性道德的轰然坍塌之后,面对巨大的自由感到的失措和无助,本来属于道德范畴的“性”是如何被推给了法律、社会系统、医疗、媒体,以及单亲家庭现象和“社会雾化”对社会的深层影响。作者立场中立,论述具有很强的思辨性;旁征博引,引证了大量社会科学领域的著作;视野广阔,涉及历史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神学、政治哲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犯罪学等诸多领域,从各个学科角度为我们细密梳理关于性道德的脉络。作者思考的方式、角度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
按照柏拉图的说法,这个无所不能的“爱欲的暴君占据着我们的灵魂,控制着我们的一切行动”。“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强烈生理冲动,可是一提到与“性”有关的问题,就仿佛触碰了文明的禁忌。关于这个主题,人们的争论总是不可避免的在两者间转换:一是吵嚷的宽容,一是怀旧的道德。人们不是极力为某种特殊的性“获得”摇旗呐喊,就是夸张地抨击不同时期的所谓伤风败俗。而作者试图让大家有重新的认识。 本书根据法国色伊出版社1998年法文版译出。书中以当代西方社会“性”的诸种现象为切入点,以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为参照,对西方“性”问题背后的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揭示人类在性问题上因为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产生的不同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态度。 作者立场中立,思维缜密,旁征博引,视野广阔。全书涉及历史学、精神分析学、人类学、神学、政治哲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犯罪学等诸多领域,从各个学科角度为我们梳理了关于性道德的脉络。【作者简介】 让-克洛德基尔伯,作家、记者,著有《光明的背叛》(获让-雅克卢梭奖,1995年),《世界的重建》(1999年),《人性的原则》(获欧洲散文大奖,2002年),《信念的力量》(获斯鲁艾奖,法国行会人道主义奖,2005年),《我是如何重新成为基督徒的》(2007年)。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爱欲的统治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100105408 如需购买下载《爱欲的统治》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商务印书馆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