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0.0
本书以经典的间隙接受理论为基础,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提出了拒绝间隙和接受间隙的调查方法,推导了新的临界间隙计算模型,利用指数型拒绝比例函数,求出拒绝间隙和接受间隙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到函数中各个参数的关系,从而得出了支路通行能力的改进公式。阐述了环交的交通流特性、有限优先权条件下的环交车流时距变化及其通行能力的推导,并针对不同的主路分布下的环交通行能力做了理论推导。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环形交叉口的发展历史
1.1.2 现代环形交叉口的基本特征
1.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1.2.2 通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1.2.3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研究进展
1.2.4 方法综述及对比分析
2 环形交叉口交通流特性研究
2.1 调查对象及方法概述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及数据处理方法
2.2 环行车流的车头时距分布
2.2.1 各种分布模型简介
2.2.2 M3分布的拟合及检验
2.3 车流运行行为特性
2.3.1 概述
2.3.2 合流车与环道车的速度分布
2.3.3 合流行为的速度及车头时距分布
2.3.4 车道变更的分布规律
2.3.5 结论
3 环形交叉口的间隙接受理论
3.1 概述
3.1.1 间隙接受的基本过程
3.1.2 间隙接受的影响因素
3.2 临界间隙及其计算模型
3.2.1 研究综述
3.2.2 临界间隙的计算模型
3.2.3 临界间隙及相关参数
3.2.4 间隙接受的基本假设
3.3 临界间隙的推导
3.3.1 假设条件
3.3.2 变量的定义
3.3.3 第一种情况
3.3.4 第二种情况
3.4 接受间隙和拒绝间隙的分布
3.4.1 基本理论
3.4.2 临界间隙的计算公式
3.5 特定分布条件下的间隙接受理论
3.5.1 分布函数的各参数分析
3.5.2 各概率函数特性
3.5.3 取临界间隙时各概率函数值的确定
3.6 间隙接受理论模型的验证
3.6.1 数据调查
3.6.2 数码广场临界间隙的计算
3.6.3 单车道环形交叉口临界间隙的计算
3.6.4 指数型时拒绝比例函数的验证
4 有限优先权理论及其例证
4.1 有限优先权理论概述
4.2 数据调查及统计
4.3 有限优先权理论的例证
5 环形交叉口的入口通行能力研究
5.1 概述
5.1.1 理论基础
5.1.2 环形交叉口入口通行能力的公式
5.2 通行能力模型的推导
5.2.1 模型推导的思路
5.2.2 进车数为连续函数时
5.2.3 进车数为分段函数时
5.2.4.环行车流为有限优先权时
5.2.5 几种通行能力的对比分析
5.3 数据调查及分析
5.3.1 各交通参数的调查及计算
5.3.2 通行能力计算及对比分析
5.4 交通仿真及计算
5.4.1 仿真过程及M3分布的检验
5.4.2 临界间隙的计算及对比分析
5.4.3 各通行能力的仿真计算
5.4.4 分段函数通行能力的仿真及对比分析
6 典型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
6.1 双车道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6.1.1 计算模型概述
6.1.2 模型的改进
6.1.3 各公式的对比分析
6.1.4 通行能力方法的应用
6.1.5 小结
6.2 多车道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6.2.1 计算模型
6.2.2 实例分析
6.2.3 小结
6.3 环形交叉口的总通行能力
6.3.1 引言
6.3.2 迭代思想及方法
6.3.3 相关参数的确定
6.3.4 计算实例
6.3.5 小结
6.4 环形交叉口的储备通行能力
6.4.1 方法概述
6.4.2 环形交叉口入口通行能力的线性回归模型
6.4.3 环形交叉口流量的矩阵形式
6.4.4 环形交叉口储备通行能力的推导
6.4.5 计算实例
6.4.6 小结
6.5 基于Erlang分布的通行能力推导
6.6 基于均匀分布的通行能力推导
6.6.1 基本公式
6.6.2 模型分析及改进
6.6.3 参数确定方法
7 环形交叉口的延误
7.1 延误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
7.2 延误数据调查方法
7.2.1 牌照法
7.2.2 驶入驶出法
7.2.3 点样本法
7.3 环形交叉口的进口延误模型
7.4 交通调查及延误计算
7.4.1 数据调查及统计
7.4.2 相关参数计算
7.4.3 理论延误计算
7.5 理论延误与实测延误的对比分析
7.5.1 各进口延误的对比分析
7.5.2 总延误对比分析及服务水平
7.5.3 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富民广场环行车流车头时距调查
B 富民广场环行车流车头时距调查(有入口车辆时)
C 锻压厂环形交叉口环流车头时距调查(有入口车辆时)
D 姚家广场双车道环行车流车头时距调查表
E 数码广场交织段车流调查表
F 数码广场三环形车道的车头时距调查表
G 代号含义
后记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作者郭瑞军)以经典的间隙接受理论为基础,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提出了拒绝间隙和接受间隙的调查方法,推导了新的临界间隙计算模型,利用指数型拒绝比例函数,求出拒绝间隙和接受间隙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到函数中各个参数的关系,从而得出了支路通行能力的改进公式。阐述了环交的交通流特性、有限优先权条件下的环交车流时距变化及其通行能力的推导,并针对不同的主路分布下的环交通行能力作了理论推导。 本书通过部分城市多个环形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并结合环形交叉口的交通流仿真,对各种通行能力及临界间隙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作者郭瑞军)以经典的间隙接受理论为基础,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提出了拒绝间隙和接受间隙的调查方法,推导了新的临界间隙计算模型,利用指数型拒绝比例函数,求出拒绝间隙和接受间隙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到函数中各个参数的关系,从而得出了支路通行能力的改进公式。阐述了环交的交通流特性、有限优先权条件下的环交车流时距变化及其通行能力的推导...显示全部信息【作者简介】1977年出生。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辽宁省优秀自然科学著作 | ||
9787538183450 如需购买下载《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沈阳 | 出版单位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方法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3.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U412.35 的主题关于 环形交叉-交通通过能力-分析方法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