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0.0
本书精选夏元瑜论处世的幽默文字。
序
老北京的幽默王学泰/1
家长里短
“夏文端”公访问记/3
四重唱/8
婆媳之间/15
望子成龙/19
祖孙的代沟/25
财产的移转/30
亲手送终/35
说实话的讣闻/39
家中日常生活的礼貌/43
三家两代,效法谁家?/47
情人节与好夫妻/54
漫谈“另一半儿”/60
书中自有老爸爸访历史上几位父亲/64
爸爸节的礼物/70
为人之道
自说自话/77
吝啬招人厌/80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85
看重自己,关心别人/91
请、谢谢、对不起/96
千骗万骗不如不骗/101
合理的谦恭/107
话出无心伤自身/113
开不得的玩笑/119
经得住开玩笑的是圣人/123
看结婚,真伤心兼谈为人处世的礼貌/127
“犯不着”/133
以蟑螂为师/137
生活秀场
住医院看医生/147
初次见面的朋友/152
和朋友一块去吃饭/156
买和卖/160
打电话/165
祸从口出/170
享受宁静的自由/174
酒席上的风云际会/178
照才目的礼貌/183
面对洋人的丑态/188
人要衣装/194
探望病人/202
医生与病人/207
作家的希望/212
礼多人不怪/219
管闲事落不是/225
游园惊“乱”/230
车轱辘话/235
解气之道/241
人生之间
莫把甲鱼当金龟/249
慷谁的慨?/253
男高女低?/259
好死不如赖活/269
高利如甘饵/275
乡愿作风使不得/281
宁做钓鱼人,不做钩上鱼/288
一连串的第一次/294
人生三怕/303
知足的小鱼/310
拿得起放得下/315
一窝蜂/318
附录
多才多艺的夏元瑜秦台英/323
前言
说起来大约有二十年了,八十年代中,我做古典文学的编辑,每天沉浸在大量来稿中,昏头昏脑看了一天稿子后,往往想读点儿文学作品轻松一下。我所在的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有个“港台部”,收有几万册港台书,以台湾文学著作居多。台湾文学的各种体裁中,我以为散文为最优,其中柏杨、李敖和几位老北平作家如齐如山、唐鲁孙、夏元瑜等各有特色。齐、唐二先生的散文大陆近年都有出版,他们的作品都以写大陆旧事为主,从内容到写法都与大陆作家不同,有点“北平梦华录”的味道,使入耳M一新,受到读者的欢迎。夏元瑜先生虽与唐鲁孙先生是好朋友,他的散文虽有怀旧成分,但大多篇章还是以写台湾情事为主,其特点是以老北平人教养、心态来写,别有风味,大陆人,特别是北京人读来倍感亲切。
夏元瑜文章特点是“一读就懂,一懂就笑”,很宜于人们放松时读,可惜当时我们文学所图书馆的港台书库仅有他《弘扬饭统》《生花笔》等少量几本,不过其中也有许多令人喷饭的文章。例如《大兴水利》就是如此。侯宝林先生的名作《戏剧与方言》中有“论戏剧与水利的关系”的噱头,而夏先生这篇可以说是“论水利与食品业的关系”,文中更是笑料迭出。开头还是一本正经地讲中国古代水利,从大禹讲到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子李二郎,由此扯到二郎神杨戬,再一转说到当今“水利工程”的发扬,“注水牛肉”“注水鸡肉”大行其道。连制造罐头都要“以水为本”,除了少量的“猪骨头、老牛肉、退休的老来亨鸡、不幸幼年夭折的水果”外,都是水。
我常想干干此业(罐头业),商标已经想好了,以“永”字为记。因为“永”字的字形正是水,只有一小点的东西,正合乎罐头的原则。美国人就笨多了,一个哈姆洋火腿罐头竟紧紧地塞了一大块肉,滴水皆无。可见洋人对“水利”的利用不如我们远甚了。
中国人真聪明,对于水利之道,除了便利交通、水力发电、灌溉农田、培养鱼类等等古老用途之外,又发明出灌牛、灌鸡等等的主意来,所以水利之道在中国也特别兴盛。这叫“以水变肉”的不二法门……
这个“永”字商标的奇想,真堪令读者绝倒。即使现在想起来,也不免发笑,可做个好的相声“包袱”用。这是我与夏元瑜先生著作结缘之始,后来与研究港台文学的同道和从事出版的同仁多次谈到这位老先生。这次在大陆出版《夏元瑜幽默精选》,搜罗了夏元瑜先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作品,我想会给读者带来许多快乐和教益。
……
附:
夏元瑜先生的父亲夏曾佑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的著者。
夏曾佑(一八六五-一九二四)字穗卿,号碎佛,笔名别士,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光绪十六年(一八九○)进士,曾官礼部主事,安徽祁门知县。夏曾佑与现代人所共知的名人如梁启超、鲁迅、陈寅恪,都有过亲密的交往。夏虽长于梁启超十余岁,但观念很接近,常常相互争论,交流思想。清末在北京时,有段时间内,夏梁二人,几乎天天见面,见面就争论。梁启超说:“十次有九次我被穗卿屈服,我们大概总得到意见一致。”梁还说:“穗卿是我少年做学问最有力的一位导师。”他俩倡导新学,还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夏曾佑还是“诗界革命”的倡导者之一。梁启超曾说:“吾尝推公度(黄遵宪)、穗卿(夏曾佑)、观云(蒋智由)为近世诗家三杰,此言其理想之深邃闳远也。”当时“新诗”的“新”,虽然大多还只是“颇喜持挎新名词以自表异”,然而,所谓新思想之来,最初就是借了“新名词”“新概念”的,只要这些“名词”“概念”不填人传统的腐朽思想,早晚会播散开的。
进人民国后,夏曾佑在教育部任社会教育司司长,鲁迅是这个司的佥事。夏曾佑是鲁迅的顶头上司,平常交往很多,《鲁迅日记》中一九一三年四月一日记载:“午后同夏司长、齐寿山、戴芦舲赴前青厂观图书分馆新赁房。”鲁迅不善于与官打交道,但与夏曾佑的关系似乎不错,能够互相交流。夏曾佑是位健谈者(夏元瑜继承了其父的特点),其友黄遵宪有诗赠给夏曾佑说:“兼综九流能说佛,旁通四邻善谈天:红灯夜雨围炉话,累我明朝似失眠。”能把学问说得娓娓动听,使听者忘倦,乃至失眠,可见其功力。夏曾佑与鲁迅也很谈得来,曾告诉鲁迅说:“宋以前女人尚是奴隶,宋以后男子全为奴隶,而女人乃成物件矣。”显然这个观点是得到鲁迅认同的,此后他也发表过类似的意见。
相对陈寅恪来说,夏曾佑属于父执。陈要出国留学时去见夏,夏说:“出国读书是件好事,可以多懂一种语言,多读很多书。不像我自己只懂中文,只能看中文书:中文书都读完了,做学问实在沒什么长进。”夏曾佑以读遍中国书自许,其实中国古籍有一二十万种之多,穷毕生致力,也难读遍,这只是说古籍中辗转相抄者多,有新发明者少。
夏曾佑的长子名夏元璨,中国第一代物理学家。民初蔡元培先生掌教北大时,文科长请的是人所共知的陈独秀,理科长则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夏元慄,他是最早向人们传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学者。
夏曾佑的博学、健谈、追逐新潮、常发惊世骇俗言论的作风,在夏元瑜的身上都有反映,我们读他的作品会感到其父对他影响。
“一读就懂,京味逗趣见学问;一懂就笑,盖式幽默第一人”。本书所呈现的即是夏元瑜如何用自创的“盖式幽默”,将老北京的“温良恭俭让”,化为应对家长里短、生活尴尬的各式妙招。平日见怪不怪的细枝末节,经由“老盖仙”一点拨,遂令人发笑至喷饭。他的大作,不管是长篇大论或是小品散文,兴之所生,想怎么写就自自然一挥而就写出来,不但妙趣横生,而且有灵性有哲理。 “老盖仙”夏元瑜半生老北京、半生台湾的人生经历,及品人阅世的丰富体验,使其在洞察、把玩为人与处世的门道上,颇具心得。《老盖仙论处世》呈现的即是,夏元瑜如何用自创的“盖式幽默”,将老北京的“温良恭俭让”,化为应对家长里短、生活尴尬的各式妙招。平日见怪不怪的细枝末节,经由“老盖仙”一点拨,遂令人发笑至喷饭。一笑而过之后,才知“老盖仙”的苦口婆心,是期望人人都能成为受欢迎的人。而人与人相处的诀窍,是学也学不完的。【作者简介】 夏元瑜(19091995),祖籍杭州,生于北京书香世家,其父夏曾佑为著名史学家,其兄夏元瑮为中国第一代物理学家。早年负笈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后赴日本深造。曾为北京万牲园(今北京动物园)园长,南迁台湾之后,任过公务员,制过动物标本,当过大学教授,做过电视名嘴,评过“金马奖”。退休后专注于爬格子,人称“老盖仙”,遂文名胜过本业,成为“左手拿刀、右手执笔”的幽默大师,与至交唐鲁孙共被视为台湾文坛奇人。夏元瑜作品堪称当代幽默文学代表,毕生著作二十余部,均脍炙人口,其新书在台湾曾出版一周即再版。此次推出的“夏元瑜幽默精选”为其作品首次在中国大陆大规模结集出版。一般所谓的“盖”,指“吹”“侃”得天花乱坠。“老盖仙”夏元瑜却自道:“‘盖’不是吹牛,吹牛就像违章建筑,会被取缔。‘盖’是引而申之,言之有物,且字字有所本。”夏元瑜的“盖式幽默”,杂糅着老北京的京味逗趣与台湾的综艺化诙谐,善以“无论说古论今,总是不忘适时幽自己一默”的自嘲自讽,将世间诸般烦恼、不顺,在莞尔一笑中释怀、解压,可谓嬉笑中透着乐观哲学。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老盖仙论处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夏元瑜幽默精选 | ||
9787563375752 如需购买下载《老盖仙论处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桂林 | 出版单位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330 | 印数 | 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