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一生

季羡林的一生

蔡德贵, 著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书籍简介:

季羡林先生在2009年7月11日去世。他去世之后,学术界对他的兴趣并没有减低,学者们仍然关注着他身后的是是非非,关注着对他的定位和评价。季羡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者?是国学大师?是东方学者?是学界泰斗?还是杂家?

书籍目录:

小引

为什么有季羡林热?

一、季羡林已经成为学问和气节的象征

二、写季羡林的偶然性

三、出现季羡林热的原因

从启蒙到开悟

一、几字之师马景恭

二、投奔严而慈的叔父

三、从私塾到新式小学

四、造反成性

五、开始对英语感兴趣

六、爱国教育

七、王岜玉老师的语言训练

八、山大校长王寿彭的奖励机制

九、胡也频培养了文学兴趣

十、业师董秋芳

十一、学无常师

1.“真正念书”的祁蕴璞和尤桐等老师

2.“唯美主义的颓废派”夏莱蒂和张默生

3.一生坎坷的董每戡

从布衣之子到天之骄子

一、风华正茂的四剑客和同学们

1.“感伤主义者”吴组缃

2.诗人兼学者林庚

3.“屡遭批判的”批评家李长之

4.革命家和政治家胡乔木

5.朴实无华的李广田

二、恩师教授

1.“教授的教授”陈寅恪

2.西洋文学系老师们和达官兼名士叶公超

3.性格乖戾的吴宓

4.女作家冰心

5.美学家朱光潜

6.逻辑学家金岳霖

7.抬杠会长郑振铎

8.有独立风格的沈从文

三、负笈游学

1.无奈之时:风云人物宋还吾发出丢饭碗的暗示

2.“大胡子”哲学家冯友兰给了根救命稻草

3.与哲学家和外交家乔冠华一起踏上游学路

四、彻底性的学术训练

1.“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

2.“祖父”般的西克教授

3.多才多艺的布劳恩教授

五、生活万花筒

1.房东欧朴尔夫妇

2.永远难忘的伊姆加德

3.知己朋友章用

4.职业翻译家田德望

学界泰斗

一、受聘北大

1.北大校长胡适

2.“大炮”傅斯年

3.不能超越的国学大师汤用彤

二、组建东语系

1.性格倔强的金克木

2.伊斯兰教权威马坚

3.藏文专家于道泉

4.东语系的大发展

5.成为不可接触者

三、笔耕丰收

1.忠实助手李铮

2.“301编外”的工作

四、新论迭出

1.学术研究的范围和特点

2.四大文化体系论和东西文化互补论

3.拿来主义和送去主义

4.糖史研究以小见大

5.佛教传入中国的途径和时间

6。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剧本》

7.人文社会科学是帅,自然科学是兵

五、生活情趣

1.“养生无术是有术”

2.坐拥书城,绕膝双猫

3.也得念念消费经

4.人生座右铭

六、回报社会

1.山东故乡情深

2.北大

3.清华

4.有求必应

后记

前言

2003年9月9日9时45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解放军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说他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渊博的学识和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堪称学界楷模。在不到二年的2005年7月29日上午9时许,温家宝总理又到解放军301医院康复楼探望季羡林先生,祝贺他的94周岁生日。温家宝对他说:“您的《留德十年》和《牛棚杂忆》我都学习过。去年我访问德国时还专门引用您的一段话: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温家宝还特别说到他“最喜欢的话:真情”,“常讲做人要真情、真实、真切。”季羡林坦承“三真”是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次短时间的探视和拜访,揭示了季羡林的两个优秀品质:爱国主义和“三真”。在这之后的8月17日,温家宝又写亲笔信,对季羡林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赞誉“先生苦学不倦,笔耕不辍,著作丰厚,学问深刻,用力甚勤,掘发甚广,实为人中麟凤。先生待人真诚,行事正直,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尤为人之楷模。先生的人品深为我所景仰”。高度评价他的学术成就和人品道德。2006年8月6日温家宝第三次去给季羡林祝寿,给他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说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还对他说:“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历经沧桑、艰难困苦,但爱国家、爱人民始终不渝,他们不懈奋斗,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人民。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那时,您利用在传达室看大门的时间,翻译了280万字的梵文作品。这不仅是个人毅力决定的,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追求,对国家充满信心。”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学界泰斗,其道德文章、学品人品是国内外学人所称道的。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小时候平时很难吃到一次“白的”面食和“黄的”玉米饼子,当然是深厚的中华文化养育出了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但是作为一个农民之子的他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啊!他从一个农民之子、淘气少年成长为一个学界泰斗的经历,给无数学子以极大的鼓励。他身上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既有学识的吸引力,也有人格的吸引力。他的成长会给你留下一个深刻的启迪,他的成功告诉你一个秘诀:成功等于天才加勤奋!

季羡林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范文澜先生誉为“国宝”。近年来饶宗颐先生说他是“博大长者”。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季羡林研究所成立大会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席郝斌教授又誉他为北京大学的“镇校之宝”。他学富五车,涉及的领域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翻译学、哲学、教育学等多方面,所通语言近十种,其中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几乎是绝学,其学术著作在文化交流、佛教、语言学、糖史等方面均成一家之言,有传世之作,所出版的散文则平实质朴,充满了真情实感,拥有众多读者,一版再版。多年来季羡林先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人物,也成为年轻学人热爱的老一辈学者。季羡林先生为什么会取得这么杰出的成绩?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季羡林先生?除了他个人的内在因素,是否外在的环境在他成才的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年轻人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从一个淘气孩子到学界泰斗,这中间有什么必然性吗?这本书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后记

季羡林先生在2009年7月11日去世。他去世之后,学术界对他的兴趣并没有减低,学者们仍然关注着他身后的是是非非,关注着对他的定位和评价。季羡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学者?是国学大师?是东方学者?是学界泰斗?还是杂家?

回望一下季羡林,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他自幼受到齐鲁文化的深刻影响,青年时期受到清华的学术熏陶,并且又到德国受到严谨的学术彻底性的训练,所以成就了一个中外合璧、人格学格均高的学者。

对这样一位学者,你可以认同他的国学,也可以认同他的东方学、西学;你可以学到的不仅是治学,而且也可以学他是如何做人的。

蔡德贵

2009年10月31日

内容摘要: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兼容百家、学贯中外的学界泰斗,其道德文章、学品人品是国内外学人所称道的。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不是出自名门望族,小时候平时很难吃到一次“白的”面食和“黄的”玉米饼子,当然是深厚的中华文化养育出了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人,但是作为一个农民之子的他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啊!他从一个农民之子、淘气少年成长为一个学界泰斗的经历,给无数学子以极大的鼓励。他身上有一种奇特的吸引力,既有学识的吸引力,也有人格的吸引力。他的成长会给你留下一个深刻的启迪,他的成功告诉你一个秘诀:成功等于天才加勤奋!  本书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道路坎坷艰辛而又丰富多彩。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范文澜先生誉为“国宝”。近年来饶宗颐先生说他是“博大长者”。2005年在北京举行的季羡林研究所成立大会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席郝斌教授又誉他为北京大学的“镇校之宝”。他学富五车,涉及的领域包括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宗教学、民族学、翻译学、哲学、教育学等多方面,所通语言近十种,其中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几乎是绝学,其学术著作在文化交流、佛教、语言学、糖史等方面均成一家之言,有传世之作,所出版的散文则平实质朴,充满了真情实感,拥有众多读者,一版再版。多年来季羡林先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人物,也成为年轻学人热爱的老一辈学者。季羡林先生为什么会取得这么杰出的成绩?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季羡林先生?除了他个人的内在因素,是否外在的环境在他成才的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年轻人对这些问题非常感兴趣。从一个淘气孩子到学界泰斗,这中间有什么必然性吗?这本书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季羡林的一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44511551
如需购买下载《季羡林的一生》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长春出版单位长春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18 × 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季羡林的一生是长春出版社于2009.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5.4 的主题关于 季羡林(1911~2009)-人物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