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年代:2014
定价:88.0
本书成果结构合理,视野开阔,资料翔实,从《水浒》成书、续书,到版本,作者及相关戏曲、说唱乃至当今影视、图绘,皆有细致的梳理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水浒》的思想内容、风格、境界、艺术成就的研究史做了全面考察与分析,立论公允,刮起那点恰当,切实构建了”水浒学”的基本框架,有裨于学人参考借鉴。
绪论——论水浒学的形成与研究范式
第一编 成书篇
第一章 历史解码——水浒本事的历史影像
第一节 历史依据——水浒故事的起源
第二节 历史留下广阔的创作空间——水浒故事的依托与发展
第二章 底层叙事——宋江故事的民间演绎
第一节 越来越传奇的宋江——“说话”领域里的宋江故事
第二节 借鉴与创新——水浒戏与《水浒传》的关系
第三节 融合与再造——吸收多种文学作品的成果
第四节 添加与融汇——宋、元、明初“时事”的融入
第三章 本文生成——丰厚的积累与杰出的创造
第一节 纷争已久的话题——作者问题
第二节 未完的考证——成书时间
第三节 作家的伟大创造——写定本的面世
第四章 文本再造——通俗化和精致化的异路
第一节 水浒故事的商业加工——关于简本
第二节 水浒意蕴的文化改造——繁本系统
第三节 通俗化和精致化的异路——版本发展的不同方向
第二编 诠释篇
第五章 《水浒传》之人物论——传奇的江湖英雄
第一节 水浒英雄的起点与终点——水浒英雄生成论
第二节 在侠义与忠义的取舍之间——水浒英雄性格论
第三节 江湖英雄的精彩传奇——水浒英雄个体论
第四节 生动多元的小人物——庙堂官府奸邪和市井人物
第六章 《水浒传》艺术风格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第一节 个性风采与传神写照——《水浒传》人物塑造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 卓越的“说话”艺术——说书艺术中的故事汇
第七章 阐释——古代至近代以来的水浒多元接受及教训反思
第一节 不同界说的背后——关于《水浒传》的思想实质
第二节 多元与一元接受中的争议——《水浒传》的招安问题
第三节 回顾与前瞻——《水浒传》研究的反思
第八章 《水浒传》评改与小说学理论成长——评点中的大智慧
第一节 小说学的初建——李贽等《水浒传》研究的理论贡献
第二节 评点中的重大建树——金圣叹《水浒传》研究的理论贡献
第三编 传播篇
第九章 《水浒传》文化的传播与反思——江湖文化、绿林文化、宗教文化与影响
第一节 水浒文化的传播与演变——江湖文化等文化绵延
第二节 水浒文化的传播与反思——对社会的影响
第十章 《水浒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浒传》与衍生的文化
第一节 小说的立体传播——明清时期的水浒戏研究
第二节 水浒故事传播的现代化——《水浒传》影视作品
第三节 水浒故事中的借鉴与创新改造——《水浒》评话研究
第四节 水浒故事生存的另一种方式——《水浒传》的续书
第十一章 物质化文化产业——《水浒传》在物质文化方面的贡献
第一节 图画中的《水浒传》之一——木刻版画
第二节 图画中的《水浒传》之二——多种图画的精美展现
第三节 有形艺术中的《水浒传》——水浒系列工艺品
第十二章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水浒传》的海外传播与影响
第一节 《水浒传》的海外文本流传与考索——流播遍天下
第二节 《水浒传》在海外的研究评价——好评与片面并存
第三节 《水浒传》的海外影响——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结语——论水浒文化精神与当代社会理念
后记
参考书目
《水浒学史》是一部关于《水浒传》研究的学术史。从研究的类别上说,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范畴论;二是方法论;三是价值论;四是绵延论。我们认为“水浒学史”应主要侧重《水浒传》研究的学术发展历程。《水浒学史》从成书篇、诠释篇、传播篇三个层面切入,全面梳理《水浒传》的研究成果,力求建立水浒学的学术范畴与研究范式,深入剖析《水浒传》研究的多元阐释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引入文化学与社会学视角以寻绎《水浒传》文化传播多样性的形态,对水浒文化精神做出当代观照,凸显研究的人文价值。
《水浒学史》成果结构合理,视野开阔,资料翔实,从《水浒》成书、续书,到版本,作者及相关戏曲、说唱乃至当今影视、图绘,皆有细致的梳理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水浒》的思想内容、风格、境界、艺术成就的研究史做了全面考察与分析,立论公允,刮起那点恰当,切实构建了”水浒学”的基本框架,有裨于学人参考借鉴。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水浒学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42649249 如需购买下载《水浒学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三联书店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8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