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16.8
本书收录了刘师培先生著作《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经学教科书》、《两汉学术发微论》等四部,着重介绍和研究了汉魏、魏晋文学的变迁以及宋齐梁陈文学概略,并对历代经常研究的渊源流派以及两汉政治学、种族学、伦理学等也进行了 深入的考究与探讨。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一、绪论
二、各家总论
三、学文四忌
四、论谋篇之术
五、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论文章之音节
七、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史汉之句读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第一课 概论
第二课 文学辨体
第三课 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第四课 魏晋文学之变迁
第五课 宋齐梁陈文学概略
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一、绪论
二、各家总论
三、学文四忌
四、论谋篇之术
五、论文章之转折与贯串
六、论文章之音节
七、论文章有生死之别
八、史汉之句读
九、蔡邕精雅与陆机清新申叔先生遗书》
十、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
十一、论文章有主观客观之别
十二、神似与形似
十三、文质与显晦
十四、文章变化与文体迁讹
十五、汉魏六朝之写实文学
十六、论研究文学不可为地理及时代之见所囿
十七、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
十八、洁与整
十九、论记事文之夹叙夹议及传赞碑铭之繁简有当
二十、轻滑与蹇涩
二十一、论文章宜调称
经学教科书
序例
第一课 经学总述
第二课 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 古代之六经
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
第六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第七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第八课 尊崇六经之原因
第九课 两汉《易》学之传授
第十课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第十一课 两汉《诗》学之传授
第十二课 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第十三课 两汉《礼》学之传授
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
第十五课 两汉《孝经》之传授
第十六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第十七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第十八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第十九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第二十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第二十一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论语》学
第二十二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孝经》学
第二十三课 宋元明之《易》学
第二十四课 宋元明之《书》学
第二十五课 宋元明之《诗》学
第二十六课 宋元明之《春秋》学
第二十七课 宋元明之《礼》学
第二十八课 宋元明之《论语》学
第二十九课 宋元明之《孝经》学
第三十课 近儒之《易》学
第三十一课 近儒之《书》学
第三十二课 近儒之《诗》学
第三十三课 近儒之《春秋》学
第三十四课 近儒之《礼》学
第三十五课 近儒之《论语》学
第三十六课 近儒之《孝经》学
两汉学术发微论
总序
两汉政治学发微论
两汉种族学发微论
两汉伦理学发微论
点校权利声明
本书收录了刘师培先生著作《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经学教科书》、《两汉学术发微论》等四部,着重介绍和研究了汉魏、魏晋文学的变迁以及宋齐梁陈文学概略,并对历代经学研究的渊源流派以及两汉政治学、种族学、伦理学等进行了深入的考究与探讨。作者纵览群书,把近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吸收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来,以西学诠释中学,比较南北学风,区别汉魏六朝,旁征博引,条分缕析,字字珠玑,真知灼见时得丽出,开拓了传统文化研究的新境界。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国学文库 | ||
9787300120171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6.8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Z126.272 ,I206.3 的主题关于 经学-研究-中国-古代 ,文学史-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文学史-研究-中国-两汉时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