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58.0
本书以行者的观点记录对走廊的寻访和思考,通过文字与图片呈现出它的一个侧面,并引出许多相关的话题。“藏彝走廊”纵贯从甘南、康巴到滇西北的广大区域,生态多样,地貌复杂,包含着古往今来的众多族群交往,而且联系着南亚、东南亚若干跨境的文化板块。这一地区也曾有过“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等称,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文化通道和集汇地。如今从西部开发以及“大香格里拉”旅游圈等角度来看,该走廊已成为未来日益重要的关注点。
上篇:历史眼光族群地理与生态史观
“横断走廊”的由来和意义
族群地理与生态史观
对“行省史观”的兼容和突破
对“族群地理”的使用和阐发
对“生态史学”的期待和探讨
中篇:行者之路在田野中行走和观察
再去阿坝
行走“思古勒”
米易火把节
丽江故事
再走中旬
宜宾:两江交汇
“西夏”去来
下篇:学者思绪民族走廊与身份演变
“甲居藏寨”的个案描述
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与人类家园
尾声:“横断走廊”的启示象征
后记
前言
文化是走出来的
这里说的走廊,是指文化地理上的空间类型,也可说是连接于不同文化间的特殊通道。
人类是行走者,自生到死,难以停息。个体的行走,意味着日常的基本运动;种群的行走,则体现为有选择的空间迁移。其中既限于一定的界限又循着特有的路径。古往今来,人这一物种逐渐广布于世界各地,并因各自的血缘纽带形成彼此相分的群团。通常情况下,人们只要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便不再费力地四处奔走,而是稳定于各自生息的特定范围。偶尔,再越过界限来往于相互之间:寻求交流,扩展视野,或探险或商贸,或征战或和亲……久而久之,那些逐渐稳固并能促使彼此沟通的路径,便形成了世人公认的跨区走廊。
在游猎时代,行走意味着食物的捕获与“逐水草而居”。那时,天当被地当床,四方流动,来去自由居无定所,也就未出现明显的走廊。进入定居农业,人们逐渐捆绑于土地,开始分为明晰的聚落。但在往昔漫长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里,虽然日常的空间缩小了,个体和部族的生活也还有村野的循环及婚嫁的流动,有“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在半径,以及人心敬畏、不轻易触动的自然圣地。只是随着楼房林立的都市和几乎每一寸土地都被宣示了主权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群落之间才失去缓冲,没有过渡,亦无空白,族群性的行走被拆散成不相呼应的个体碎片,广漠无垠的空间被改造为彼此设防的边界和界限森严的僵硬领地。文明成为牢笼,走廊被切割为不再通畅的绝途与遗迹……也就是说,人类按血缘聚居、彼此往来且静动交错的空间方式发生了难以逆转的蜕变。
正是在这样的蜕变里,反观以往的自然空间和文化走廊便有了特别的意义。
纵观人类历史,在地球上各相对独立的人群之间出现过众多促使彼此沟通连接的地带。相对于被视为“文化区”的类型,人们习惯称之为“通道”或“走廊”。这些走廊往往与该地区的自然地貌有关。它们的形成体现了人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同时也反映出特定族群的文化交往和传承。再者,结合世界史的“轴心”理论来看,在全球的各区域性文明之间,正由于有大大小小的“走廊”存在,才使得各“轴心”不至于彼此隔绝和窒息,而是逐渐靠拢并最终连为一体。
以东亚为例,在被称为“夷夏交错”的纵横世界里,在各主要的族群文化之间,著名的文化走廊不少。其中由北至南,备受关注的至少有三处,即北部草原与大漠地带的“河西走廊”、南部百越族群间的“岭南走廊”和横断山地区的“横断走廊”。如今我们从文学和人类学路径走进它们,是为了趁这些重要的文化空间还未被完全遗忘之际,通过考古发掘、文献梳理以及亲历行走和田野图像,使其重新呈现出一些立体的片断,并至少能在文本世界里留下一条返回的通道和接着叙说的余音。这套丛书目前的三本书分别关注“华夏源流”、“帝国政治”和“生态地理”。作者虽各取所需,叙事各异,但都力图突破“中原中心观”对多源历史的扭曲与局限。
人是行走的动物,人类学是行走的学问。二者指向一个共同的道理,那就是:
文化是走出来的,族群与文明是在互动中孕育的,人类向往超越边界。
让我们一起行走现实的走廊虽然难以用文字逼真再现,开启的窗口却能让时光来回穿行。
后记
2001年,借着四川大学“文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新设课题的名义,我联合历史系的石硕教授等在四川大学发起主办了“藏彝走廊人类学论坛”。我们用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的“走廊”概念为跨越西部诸省的一个特定文化区域命名。与此相关,人们曾提出过诸如“茶马古道”、“南方丝绸之路”等许多不同的名称,也多次争论,不断折腾。现在我知道,即便使用“横断走廊”的称谓,也还会遇到问题,但至少在族群地理和生态史观的意义上,它能超越行省、突破中心,而且可以把文化与自然连接起来,从而对理解古往今来这个地区民族文化的复杂多样有所助益。
在这期间,我一直在“走廊”的各处行走,边走边记,也在一些研讨会上提出过相关的看法。其中的部分文字曾被一些报刊选用。现在,云南教育出版社的朋友喜欢这选题,希望扩展一下,把另外两条民族走廊整合进来,编一套有关“三大走廊”的丛书。我当然愿意。多年前与之合作出版“西南研究书系”的愉快经验记忆犹新。如今再做“走廊”,而且从北到南纵贯整个西部,有理由视为是对“西南研究书系”的顺势延伸。在内容取舍上,考虑到今后其他专题的关联和延续,本书没把本有的“锅庄与弦子”、“朝圣与转山”和“碉楼与空间”等部分包含进来,希望以后分别纳入。
本丛书的另外几位作者同样是多年扎堆的老友。自从1996年在长春召开的中国比较文学年会上我们一同发起“文学人类学”的研讨以来,无论在成都、银川、西宁还是南宁、西双版纳,对于原始寻根与文化复归、文化遗产与多民族史观以及人类学与国学等多个话题,舒宪、兆荣和我都一直协作共商,但就如各自的单位天南地北一样,彼此的成果也难成一体。如今借助“走廊”,终于有机会聚成题材和文字的“三人行”。
我想这应当是一种缘分。
感谢出版社的相关编辑,他们使这缘分得以促成,使“走廊”从生活当中浮现在图文交映的篇章里。
感谢各位提供过帮助的友人。
感谢“走廊”本身我们的思考、行走和言说,因它的存在而有意义。
(徐新建,2008年春修改于成都)
“横断走廊”纵贯我国青藏、甘南、川滇广大区域以及与之相毗连的东南亚北部地区。这里生态多样,地貌复杂,包含着古往今来的众多族群交往,而且联系着中亚、南亚等若干跨境的文化板块,是历史上重要的民族文化通道和汇集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将使该走廊必然成为未来重要的关注点。 本书以学人与行者的观点记录对走廊的寻访和思考,通过文字与图片呈现出它的一个侧面,以期引起更多的话题和讨论。 从雪域高地俯览中原板块,正史传诵的历史便在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从横断山脉回望夷夏关联.亚洲大陆的文明格局将得到更为多元的彰显。要理解西南丰富多样的生态与族群,就一定要走进横断走廊。 本书以学人与行者的观点记录对走廊的寻访和思考,通过文字与图片呈现出它的一个侧面,以期引起更多的话题和讨论。【作者简介】 徐新建,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类学学会理事、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有《醉与醒:中国酒文化研究》、《从文化到大学》、《西南研究论》、《苗疆考察记》、《生死之间月亮山考察记》和《布依人家:三公的故事》等著述出版。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横断走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中国文化走廊丛书 | ||
9787541532566 《横断走廊》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昆明 | 出版单位 | 云南教育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8000 |
横断走廊是云南教育出版社于2008.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97 的主题关于 文化史-研究-西南地区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