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代:2010
定价:50.0
石学敏是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本书以图谱的形式,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石学敏院士的针刺手法。
第一章 针刺疗法基础
第一节 针刺手法的形成与发展/1
一、针刺手法的起源与形成/1
二、针刺手法的发展/2
第二节 毫针手法基本原理/3
一、理论基础/3
(一)补气泻气理论的来源/3
(二)毫针补泻的概念/3
(三)毫针调气理论/4
(四)调气与“补气泻气”的区别/4
(五)调气的基本原则/5
(六)古代对毫针作用研究的一个侧面/5
二、影响手法疗效的若干因素/6
(一)手法疗效与穴位/6
(二)手法的疗效与时机/lO
(三)手法刺激的量和质/12
第三节 毫针刺法/15
一、持针法/15
(一)“刺手”与“押手”/15
(二)持针姿势/15
二、进针法/16
(一)以进针速度分法/16
(二)以刺入术式分法/16
(三)以刺押手势分法/16
(四)以进针器具分法/18
三、行针手法/18
(一)基本手法/18
(二)辅助手法/19
四、补泻手法/22
(一)单式补泻手法/22
(二)复式补泻手法/24
五、留针法/30
(一)静留针法/30
(二)动留针法/30
六、出针法/3l
(一)出针方法/31
(二)出针要求/31
七、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和处理/3l
(一)晕针/31
(二)滞针/32
(三)弯针/32
(四)断针/32
(五)针后异常感/32
(六)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33
(七)刺伤脑、脊髓/33
(八)刺伤内脏/34
第二章 醒脑开窍针刺法
第一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创立/35
一、针刺法则的确立/35
二、针刺腧穴的选择/35
三、针刺手法的确定/35
第二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36
一、论窍闭神匿中风总病机的确立/36
(一)建立在祖国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和临床实践基础上/36
(二)建立在《内经》对神的认识及现代医学解剖、生理知识的基础上/37
(三)建立在中风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之认识观上/37
二、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处方之内涵/39
(一)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特点/39
(二)醒脑开窍针刺处方之内涵/41
第三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祖国医学理论的贡献/42
一、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设立,还中医诊断学的全貌/42
二、清楚阐述中医神的概念/43
二、对中风病传统针刺治疗原则的修正/43
四、对醒脑开窍针刺法配伍腧穴的操作进行量学规范/43
第四节 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44
一、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腧穴配伍及操作/44
二、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应用/47
第三章 石学敏针刺手法荟萃
第一节 针刺治神/57
一、阐释“神”的概念,创立“醒神”、“调神”的学术思想/57
二、“醒神”、 “调神”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59
第二节 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延髓麻痹/62
一、理论基础/62
二、针法介绍/63
第三节 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65
一、经筋病候特点/65
二、经筋刺法特点/66
三、经筋刺法的临床应用/66
(一)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6
(二)经筋刺法治疗软组织损伤/67
(三)经筋刺法治疗肌肉萎缩/69
第四节 刺络疗法的临床应用/69
一、历史沿革/69
二、理论基础/70
三、针法特点/71
四、机制探讨/71
(一)活血通络/7l
(二)祛瘀生新/71
(三)温经散寒/71
(四)祛风除湿/7l
(五)通络止痛/72
(六)泄热消肿/72
五、临床应用/72
(一)支气管哮喘/72
(二)带状疱疹/72
(三)顽固性疼痛/73
(四)颈椎病/74
第五节 芒针的临床应用/74
一、芒针的源流及发展/74
二、芒针的临床应用/77
(一)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77
(二)三叉神经痛/81
第六节 阻力针法的临床应用/83
一、理论基础/83
二、临床操作/84
(一)取穴原则/84
(二)针刺方法/84
(三)体位/84
三、临证举例/84
(一)肩周炎/84
(二)急性腰扭伤/84
(三)坐骨神经痛/85
第四章 针刺手法量学
第一节 《内经》中针灸“量”概念的萌芽/87
一、针剌深度/87
(一)病情轻重/87
(二)病位深浅/87
(三)疾病性质/87
(四)经脉浅深/88
(五)体质强弱/88
(六)季转变化/88
二、留针时间/89
(一)病久者宜留针/89
(二)正虚可留针/89
(三)寒则留之/89
(四)体质强壮者可留针/89
三、针刺间隔时间及疗程/89
(一)病程长短/89
(二)各种病证/90
(三)体质差异/90
四、艾灸壮数/90
第二节 针刺手法量学概念的形成/90
一、针刺于法量学的概念与内容/90
二、针刺手法量学历史的概述与现今研究的展望/91
三、部分针刺手法研究范例/91
(一)捻转手法的四大要素/91
(二)部分疾病研究实例/92
附 部分科研成果/100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自岐黄以来她一直为保障人民健康,治疗各种疾病起着积极的作用。针刺的疗效取决于明确的诊断、正确的取穴以及得当的操作手法。作为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手法是实现针刺效应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针刺的手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针刺手法。
《石学敏针刺手法》系统讲解了历代医家对针刺手法的论述和应用,详细地分析了其特色和不足,并结合现代科学方法,赋予了针刺补泻新的内涵;并着重介绍了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石学敏针刺手法》采集了大量的针刺手法操作的图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非常适合临床医生、医学专业学生以及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学习掌握。
针刺手法量学是关系到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也是历代医家尚未统一的大问题。我们在针刺中风病的量化手法研究基础上,总结了9种疾病的针刺量学规律,并通过严谨的实验研究,率先提出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及两次针刺间隔时间作为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首次确立了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和内涵,使传统的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石学敏针刺手法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3537302 《石学敏针刺手法》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福州 | 出版单位 |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5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21 | 装帧 | 精装 |
页数 | 112 | 印数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