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68.0
本书是城市社会学的实证性研究著作,以城市改造的实践进程为研究范围,以国际大都市特别是上海的城市改造和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各方面的翔实的资料数据采集以及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对于城市发展特别是中国现阶段城市改造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予以客观的分析和理论的思考。本书的特点在于实证性和前沿性,对于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对于现代都市发展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的解决和今后发展策略的制定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和相当的参考价值。
序章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中国的“城市奇迹”何以可能
一、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
二、城市政府的机会结构和城市开发的合理性空间
三、动迁居民:未被转换成公平正义的补偿愿望和动迁创伤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一部分
引子80年代以来上海的“城市更新”
一、关于“城市更新”
二、上海的“城市更新”历程
三、重大动迁工程与动迁居民安置基地
第一章郊区动迁安置基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如何被生产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二、动迁安置基地产生的背景及脉络
三、政府主导的空间安排
四、空间再生产: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
五、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农民集中居住区居住形态与日常生活
一、农民集中居住区:由来及问题
二、上海市嘉定区H小区的实例
三、居住转变是否推进人的城市化?
四、简要的总结
第三章动迁与居民家庭结构的变动
一、导论
二、调查点及其背景
三、动迁前后居民家庭结构及居住模式的演变
四、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成为“新城人”社区身份认同的型塑
一、研究问题的说明与既有文献综述
二、研究对象、方法与分析框架
三、“松江新城”发展脉络及其概念的推广
四、“成为新城人”JZ社区居民自我新身份认同的获得过程
五、“新城人”自我身份认同与他者身份确认间的非重合性
六、讨论与反思
第二部分
第五章业主的权利实践业委会的名与实
一、研究的缘起
二、基本事实:业委会成立过程
三、W小区权力结构分析
四、业委会个案对照研究
五、反思与讨论
第六章都市邻里的形成从“业主”到“市民”
一、导论
二、邻里关系与公民参与的事实
三、邻里关系产生的基础及其逻辑
四、邻里关系中的公民参与:从“业主”到“市民”
五、结论与讨论
第三部分
第七章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摩登上海”的更新
一、引论:本研究的理论视野及对象、方法
二、国外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体制与机制
三、作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推动力的政府行为
四、作为风貌区空间生产原动力的资本投入
五、作为风貌区空间特殊性的文化形式
六、总结与反思
第八章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在空间生产中的结构性作用
一、导论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三、从老工业建筑到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再生产
四、自由艺术家:群体与空间生产
五、结论与反思
第四部分
第九章廉租房的空间政治政策为什么难以落实
一、问题说明
二、廉租房政策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福利逻辑
三、国家的视角:城镇廉租房政策设计和执行的困境
四、底层的视角:保障政策下廉租家庭居住生活的现实
五、总结与反思
第十章开发体制与城市准入制住房吸纳与住房排斥
一、土地开发与城市的吸纳/排斥
二、城市门户开放与市民待遇体系的演变
三、为什么是“合法固定住所”:对乡城迁移人员的空间/住房排斥
四、结语
后记
在这套丛书中,编者所要描述和分析的,是作为社会的城市。城市社会的转型及其扩充、发展,是当今中国社会演变的最重要、最深刻的内容之一。如何记录、描述这样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并对其作出相应的解释、阐述,是需要各门学科从事城市社会研究的研究者们共同努力的艰巨工作。本书作为其中一册,主要对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问题展开了研究。【作者简介】 陈映芳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文学博士(社会学专业);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双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出版的个人专著有《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图像中的孩子:社会学的分析》,主撰有《征地与郊区农村的城市化:上海市的调查》、《棚户区记忆中的生活史》、《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都市大开发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32552832 如需购买下载《都市大开发》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6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300 |
都市大开发是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299.21 的主题关于 城市-发展-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