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花开

海浪花开

李伦新,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3.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作者随笔集。以敏锐的眼光,平实的笔法,反映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生活特点、文化内涵。

书籍目录:

一、上海,一部耐读的话书

1.用一个字介绍上海

2.上海,一部耐读的活书

3.海派无派有文化

4.海浪美如花

5.时间老人正向我们走来

6.海派文化在服务世博中互动双赢

7.海派文化就是上海文化吗?

8.迎来送往,繁荣发展

9.海水不止是成的

10.“长宁国际城区”见闻

11.海派饮食的文化符号

12.充满青春活力和理想的海浪花

13.海派旗袍新传

14.清流之美

15.家有海宝

16.如山似水

17.美丽的海浪花

18.殷行人的爱

19.蓬莱无影似有声

20.莫奈的经验

21.假如地球只剩下最后一泓碧水

——湖畔随想

22.人生七岁上小学

23.见证人文历史的会馆

24.创名牌,也要写名牌

25.好一个海字,要得

26.不亦乐乎

27.同济,因你们而辉煌

28.“小地球村”随想

29.谢晋,永远的艺术大师

二、上海人,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取

1.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2.“雷击黄瓜”的味道

3.想起了霍英东

4.岂能以他人痛苦为乐

5.吃喝何须如此比赛

6.新年谈新

7.建议为民营医院立法

8.两个母亲

9.每天都要很溧亮

10.推己及人

11.盛夏说游泳

12.“无烟人家”好

13.高考加分有讲究

14.不止自然人

15.好大喜空何时休

16.大海弄潮

17.邵逸夫的养生秘诀

18.奔月精神无价宝

19.杭州细节

20.美好祝愿长伴随

21.心花怒放歌声扬

22.南京细节

23.楼上楼下

24.新娘的嫁妆

25.美在生命

26.良心无价

27.中华健儿竟风流

28.“笑顺”有方

29.壮美赞

30.襟怀坦荡

31.向馒头宣誓

32.闲话“进补”

33.劝和

34.快乐是会传染的

35.缺钙补钙

36.不可或缺的精神美餐

37.生命的节日

38.“尚不明确”何其多

39.从《新上海》谈起

40.关爱生物钟

41.谁来认定“纯天然”?

42.好一个“封山育林”

43.但愿人长笑

44.喜欢音乐的好处

45.用筷礼仪

46.感动

47.北京细节

48.兴趣

49.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50.迎春接福

51.谁偷走了你的睡眠?

52.工作着是美丽的

53.乐乎楼

54.学会休息

55.心灵鸡汤加点糖

56.徜徉在花的海洋

57.为免费增光添彩

58.向这1%的同志致意

59.让“拿来主义”不断有新版本

60.彰显中华文化辉煌的北京奥运

61.誓言、诺言及其他

62.群众称好的会所文化

三、上海一耕夫,耕耘并快乐着

1.乐耕之夫

2.幸运

3.牛年说丑牛

4.百牛迎春乐耕耘

5.俗有俗的好处

6.美不胜收

7.画缘

8.将门虎女谱新篇

9.翰墨馨香飘四海

10.为了使副刊越来越“富”

11.心祭

12.擎起一片新天地

13.思想者永生

——怀念王元化先生

14.亮丽人生

——怀念沈柔坚先生

15.城市记忆保鲜有方

16.怀念老贾

17.茶话一题

18.动车之动

19.推荐一本新书

20.郭洞村的神采

21.风景中的亮丽馨香

22.心香一炷敬汪老

23.花间补读未观书

24.精神疼痛的验方

25.唱响乐龄之歌

26.老年教育需要“突围”

27.寄语当代大学生

28.无限的课堂

29.情注奥运付笔端

四、记忆屏幕中的几块拼图

1.良心与责任

——读李伦新随笔散文集《思辨墨录》

2.金秋的收获

——读李伦新随笔散文集《梦花情缘》

3.开拓文化空间和精神自由的温和长者

——读李伦新随笔散文集《心海浪拍》

4.金融、社会与人

——电视连续剧《银楼》观后

5.坚执宽和的态度与明朗的信念

——读李伦新中短篇小说集《上海爱情》

6.随笔贵有真知

——读李伦新随笔散文集《上海新话》

7.真情·真言·真追求

——读李伦新《耕夫自选集》有感

8.在历史的长河中见证人性

——读李伦新长篇小说《非常爱情》

9.人性中的至美

——近读李伦新几篇小说有感

10.“笃悠悠地精耕细作”

——读李伦新的《明日玫瑰》

11.上海市文联、上海市作协、学林出版社联合召开“李伦新作品研讨会”到会作家、评论家发言摘录

12.历经波折好人相伴

——李伦新同志访谈录

13.《华人世界》访谈李伦新

——海派文化成就上海崛起

后记:斗量海水

内容摘要:

《海浪花开 李伦新随笔散文选第7集》:上海,是一本耐读的活书,读来有趣、有益、有用…… 《海浪花开》是李伦新的第七本随笔散文集。《海浪花开 李伦新随笔散文选第7集》以平实、抒情又犹如海浪花般跳跃灵动的文字,以及广泛、敏锐的视野和心灵,细致又宽宏地反映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生活特点与文化内涵。字里行间,能够读出《海浪花开 李伦新随笔散文选第7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真切感悟和富于哲理的深度思考。 《海浪花开 李伦新随笔散文选第7集》讲述了:我的家乡有句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年少无知的我,理解这话的意思,就是不可以貌取人,不可斗量海水。如果用量米的斗,去量海里的水,那不是太傻了吗?后来我移居上海,生活工作在老城厢,渐渐地对这座迅速崛起的沿海城市加深了认识,上海原本就是海,早在六千多年前,如今的上海市的大部分,尤其是市中心,还是汪洋一片。上海,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如果要我用一个字来形容上海,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唯独一个海字,别无选择!近十来年,我参加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更加懂得了,是襟江连海的不息水流,成就了上海,滋养了上海,孕育了这座城市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主要特征的海派文化。海水是活的。海水不止是成的。海浪美如花。海派无派有文化……当我在汇编自己的这本随笔散文第七集书稿时,看到不少篇章都和海、海派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如《用一个字介绍上海》、《上海,一本耐读的活书》、《海派文化在服务世博中互动双赢》等等,于是,我情不自禁地笑了,傻乎乎地自言自语起来:“我这不是在斗量海水吗?”是的,我们每年举行一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出版一本论文集,目前已进入筹备第九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的工作阶段了。可以说这是我和我的文朋书友们在斗量海水,量的当然是上海及其海派文化这蕴涵丰富、极具特色的活水!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我和文朋书友们齐心协力,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形与神、灵与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梳理,用纪实散文的形式,历时五个春秋,完成了33卷近700万字的“海派文化丛书”,在上海世博盛会集体亮相,这更是斗量海水史无前例的成果……我这个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水平低却一直喜欢学习写作,就像用量米的斗,去量海水,笨手笨脚,慢慢腾腾,虽然很累,却乐此不疲,乐在其中。我牢记笨鸟要先飞,学习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坚持“斗量海水”般的写作。根据身体情况,我将来也许不再继续写小说了,会更加集中精力于海派文化的研究,一点一滴地分析记录,写下一些心得体会,为的是尽一个上海人的责任。【作者简介】李伦新(耕夫),1934年12月30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湖熟镇前三岗村,不属牛,却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颇具牛性,喜好收藏有关牛的雕塑、绘画,常用笔名耕夫,书斋名乐耕堂。 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学习写作,参加文学活动,不久发表处女作《闹钟回家》,收入《恋爱问题》一书。撰写的《忘我救人的王永祥》等编入《青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在成长》一书。随后相继发表了《青春的火焰》、《开除》、《离别》等短篇小说。为当时上海市青年文学创作小组小说一组副组长。 1958年3月去上海郊区农村劳动。1960年5月去外地劳动。这期间有一小段时间,曾被热情约稿而心动手痒,发表了小说《父与子》、散文《龙船坪漫步》、《报春的汽笛》等。1979年4月返回上海,重新在南市区机关工作,先后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统战部部长等职,1987年4月当选为南市区人民政府区长,1990年2月当选为中共南市区委书记。1993年3月调任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选为常务副主席。 现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巾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大学文学院顾问、兼职教授,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海浪花开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李伦新随笔散文选
9787532140190
如需购买下载《海浪花开》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文艺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3.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4 × 17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海浪花开是上海文艺出版社于20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1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