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6
定价:150.0
本书从板块构造、壳-幔相互作用和伸展构造观点,研究了华南南岭地区广泛出露的晚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地球化学属性、岩浆起源、岩石成因及其潜在的含矿性。全书分总论和岩体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含8章,阐述有关南岭地区花岗岩-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一般特征与成因的新认识。各论部分含3章,分别为南岭地区的南带、中带和北带花岗岩,每带列举众多重要花岗岩体进行剖析。在综合研究和整合各方面资料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华南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动力学新模式。
前言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南岭地区地质背景
第一节南岭何在
第二节制约南岭构造的区域断裂
第三节示踪环境的地层序列
第四节独具特色的南岭花岗岩带
第五节成因复杂的盆地构造
第六节几个问题的探讨
第七节小结
第二章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时代
第一节基底变质岩的分布和岩石类型
第二节基底变质岩的时代锆石U-Pb定年
第三节基底变质岩的化学组成和形成背景
第四节闽西南沉积岩物源的Nd同位素示踪
第三章南岭地区基底变质岩的构造热事件叠加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样本采集和岩相学描述
第三节分析结果
第四节讨论
第五节结论
第四章南岭地区晚中生代火山岩
第一节燕山早期双峰式火山岩
第二节燕山晚期玄武质火山岩
第三节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华南花岗岩分布
第六章华南晚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地质背景
第三节样品和分析方法
第四节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晚中生代花岗岩的Nd-Sr同位素特征
第六节晚中生代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第七节花岗岩的Nd模式年龄与地壳的增生演化
第八节小结
第七章华南中生代盆地分布
第一节编图原则
第二节中、新生代盆地基本特征
第三节三个重要的地质分界带
第四节盆-岭关系
第五节盆地中构造体制转换的信息
第六节构造演化
第七节结论
第八章华南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时空格局与成因模式
第一节基本地质事实
第二节一种可能的新成因模式
第三节小结
第二部分各论
第九章南岭地区晚中生代南带花岗岩研究
第一节诗洞-广平岩体
第二节连阳岩体
第三节佛冈岩体
第四节南昆山岩体-腊圃岩体
第五节从化碱性正长岩体
第六节龙窝-白石冈岩体
第十章南岭地区晚中生代中带花岗岩研究
第一节花山-姑婆山岩体
第二节大东山岩体
第三节贵东岩体(含热水岩体)
第四节大吉山-漂塘-黄沙坪岩体
第五节密坑山岩体
第六节罗浮-古寨岩体
第十一章南岭地区晚中生代北带花岗岩研究
第一节苗儿山-越城岭岩体
第二节骑田岭岩体
第三节九峰-诸广山岩体
第四节龙源坝岩体
第五节寨背-陂头岩体
第六节三标-桂坑岩体
第七节红山-富城岩体
第八节武平岩体
第九节古田-小陶岩体
第十节若干补体花岗岩
本书在同名重点项目的结题报告基础上改写、编辑而成,在编排上由总论和岩体各论两部分组成。总论部分含8章,重点阐述有关南岭地区花岗岩及其共生岩石地质地球化学一般特征与成因的新认识。各论部分含3章,分别为南岭地区的南带、中带和北带花岗岩,每带列举若干重要花岗岩体进行剖析。总论与各论相互关联,是“林”与“木”的关系。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扬科研团队精神的结果。作者隶属于不同学科(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研究内容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本书从板块构造、壳-幔相互作用和伸展构造观点,研究了华南南岭地区广泛出露的晚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地球化学属性、岩浆起源与岩石成因。全书分总论和岩体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含8章,阐述有关南岭地区花岗岩-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一般特征与规律性的新认识;各论部分含3章,分别为南岭地区的南带、中带和北带花岗岩,每带列举众多代表性花岗岩体,进行了反映近代地质地球化学学术水准的研究和剖析。在综合研究和整合各方面资料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华南晚中生代花岗岩-火山岩成因的消减-伸展地球动力学新模式。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南岭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岩石圈动力学演化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专著地球科学系列 | ||
9787030181275 如需购买下载《南岭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岩石圈动力学演化》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50.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南岭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与岩石圈动力学演化是科学出版社于2006.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P588.12 ,P548.26 的主题关于 中生代-花岗岩-岩石成因-南岭 ,中生代-岩石圈-构造动力学-研究-南岭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