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05
定价:26.0
本书指出了心灵化批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
序言一序言二绪论第一章 心灵化批评形成的渊源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发生学渊源 一 原始思维的泛联系性 二 中国初民的语言文字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凝定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社会学渊源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审美的而不是对立的观照方式 二 家国同构的社会联系观——同类比附的批评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哲学渊源 一 《易经》中反映出的中国哲学渊源 二 万物感应的泛联系观 第四节 心灵化批评的创作学渊源 一 比兴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序言一序言二绪论第一章 心灵化批评形成的渊源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发生学渊源 一 原始思维的泛联系性 二 中国初民的语言文字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凝定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社会学渊源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审美的而不是对立的观照方式 二 家国同构的社会联系观——同类比附的批评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哲学渊源 一 《易经》中反映出的中国哲学渊源 二 万物感应的泛联系观 第四节 心灵化批评的创作学渊源 一 比兴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二 楚辞中的寄托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 三 音乐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影响第二章 心灵化批评的思维特征 第一节 心灵化批评的接受方式——体悟型思维 一 泛联系哲学观下的体悟型思维 二 体悟型思维的表现形态 第二节 心灵化批评的分析方式——系统型思维 一 系统型思维的网络式层次观 二 横向联系路径与文本解读 三 纵向联系路径与文本解读 第三节 心灵化批评的言说方式——比类型思维 一 比类型思维的特征 二 比类型话语的具体表现 三 比类型话语的优长与缺陷第三章 心灵化批评的流变 第一节 发展期 一 泛联系的文学接受观 二 感应论下的文学接受者的主观读入 三 理性主义萌芽对主观意志读入的修正 第二节 成熟期 一 言意之辨与象的提出 ……第四章 心灵化批评的运用结语 文学转型与心灵化批评的前途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在本书中指出心灵化批评是文艺批评思维的特殊性。作者首先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与西方传统文学批评的差异,接着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心灵化批评的发生渊源。同时,作者把文学批评的思维系统放在整个社会生产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系统中考察,着重分析了社会思潮演变、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以及文学批评的主体对心灵化批评的影响结果。全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这套丛书的选题及其个人化展开,究竟是否触摸到了文艺学前沿,甚或积极推进了学术前沿的有效延伸,最终可能并不在于作者的初衷,也不会取决于主编的表白,而只能由睿智的读者来评说。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心灵化批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文艺学前沿丛书 | ||
9787500452775 如需购买下载《心灵化批评》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6.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0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00 |
心灵化批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05.10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6.09 的主题关于 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