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28.0
本书主要研究了中国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商资归农”问题。全书以20世纪30年代一批商业银行开展农贷活动为切入点,探讨了“商资归农”活动的实践特点和绩效、发展阶段、“商资归农”命运的透视,以及时人对“商资归农”问题的态度等等。得出近代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虽然实现了系统化国家化,但农村合作社及国家农业或合作金融机关仍未走出两难困境的结论。
绪论
第一编 农村危机之深化与农村合作运动之新趋向
第一章 1930年之前的合作运动
第一节 20年代初期:合作思潮传播与早期合作社实践
第二节 1923-1930年:华洋义赈会农村信用合作社实验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初期农村危机之深化
第一节 农村危机之一般特征
第二节 农村之“贫血症”
第三章 救治农村的路径选择与农村合作运动发展之新趋向
第一节 “合作运动:救治农村的良方”
第二节 农村合作运动之新趋向
第二编 “商资归农”之实践
第一章 都市的“充血症”
第一节 都市银行业的“繁荣”
绪论
第一编 农村危机之深化与农村合作运动之新趋向
第一章 1930年之前的合作运动
第一节 20年代初期:合作思潮传播与早期合作社实践
第二节 1923-1930年:华洋义赈会农村信用合作社实验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初期农村危机之深化
第一节 农村危机之一般特征
第二节 农村之“贫血症”
第三章 救治农村的路径选择与农村合作运动发展之新趋向
第一节 “合作运动:救治农村的良方”
第二节 农村合作运动之新趋向
第二编 “商资归农”之实践
第一章 都市的“充血症”
第一节 都市银行业的“繁荣”
第二节 潜伏的危机:资金呆滞、收益萎缩与非生产性投资“偏好”
第三节 银行业投资视线之转移
第二章 “商资归农”的实践过程
第一节 “商资归农”之“三巨头”:上海、金城、中国
第二节 商业银行之联合放款:从组织中华农业合作贷款银团到参加农本局
第三章 “商资归农”的实践特点及绩效,
第一节 投资数额
第二节 投资区域
第三节 投资方式
第四节 信用方式、贷款期限、手续及利率等
第五节 特征概述及绩效总评
第三编 关于“商资归农”问题之讨论
第一章 福耶?祸耶?——关于“商资归农”的三派之争
第一节 否定派
第二节 肯定派
第三节 中间派
第二章 两难困境:关于“商资归农”问题讨论的若干焦点
第三章 探索出路:关于政府统制商业银行农贷及建立合作金融系统之议——以1935年全国合作事业讨论会为中心
第一节 关于政府统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贷款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关于建立合作金融系统问题的讨论
第四编 “商资归农”终结与国民政府农村合作金融系统之建立
第五编 “商资归农”命运之透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近代以来的大多数历史时期,对于中国都市银行界来说,农村几乎一直是“被遗忘的角落”,甚至时至今日的许多银行亦对其“敬而远之”。这主要是因为投资农村的风险、成本与利益不相匹配,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是农村金融的基本特征。20世纪30年代,以上海、金城、中国等银行为代表的一些都市商业银行依托当时的农村合作运动开展了一场“资金归农”活动,这场活动存续时间仅有数年,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新鲜事物”。其尽管是在当时中国农村“金融贫血”和都市“金融充血”的特殊背景下发生,但银行家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服务社会意识可嘉可赞。这场活动显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商资归农”问题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16110249 如需购买下载《20世纪30年代中国“商资归农”问题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1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商资归农”问题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2.5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F832.96 的主题关于 农村-合作金融-研究-中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