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我们的

这个世界,我们的

于砍等, 编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人民网强国论坛历年来的对话精选,收录了近些年来中西方思想者在强国论坛的对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与实践性,均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在虚拟的空间激扬真实/于硕

前言在世界公民之间进行深入对话/[法]皮埃尔.卡蓝默

我们的情谊和我们的时空/[中]蒋亚平

你.我.我们

从相互注视到共同关怀

复杂思维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法]爱德加.莫兰[中]于硕

[中]雷颐[中]张冰[中]董强

法国画家眼中的中国艺术与宇宙精神/[法]方索[法]豪朗

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社会/[瑞士]苏罕.埃克曼

[法]让.维杜[法]陈彦

新人文精神

跨文化视野中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

新时代的价值观与财富/[法]蔚五海[中]俞孔坚

跨文化、跨宗教反思与对话/[危地马拉]亨利.保厄

[印度]释达多[中]于硕[中]赵轶峰

统一与多样化:文化与整体的认同、宽容与多样化/[中]于硕

[法]吉尔.德拉诺瓦[中]张小军

跨文化对话与公民社会/[中]乐黛云[法]皮埃尔.卡蓝默

大学改革与公民教育

19世纪以来的教育体制反思

大学:神圣的教育和神圣的责任/[法]爱德加.莫兰[中]赵毅

全民教育,帮助个人与社会迎接挑战(1)/[中]蓝建[中]张彦春

全民教育,帮助个人与社会迎接挑战(2)/[中]张彦春[中]朱寅

[法]让.保罗.德拉特[法]布律诺.德克鲁瓦

[法]伯吉特.布鲁斯特曼

大学的改革和新时代的知识/[巴西]克里斯多旺.布瓦尔克

[法]阿勒菲多.派纳维加[英]罗纳尔德.巴内特

[中]劳凯声

城市及社会

国家角色及公民参与关系的审视

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居民/[南非]杰丽.艾尔德里加

[委内瑞拉]罗萨.德.培纳[墨西哥]克里斯蒂纳

[中]谭明明

城市生活中的问题与优势/[法]安托万.卢比埃

[法]乔治.阿马尔[中]盛广耀[中]贾海峰

大众健康与社会/[法]马塞尔.德律雷[中]景军[中]陈功

妇女问题:受教育权和社会参与/[法]弗朗索瓦.嘎丝芭

[法]玛丽-维克德娃.路易[英]黛安.佩伦斯[中]蒋永萍

重大事件,媒体与记者的社会责任/[法]让-卢克.马丁.拉卡戴特

[中]赵亚辉[法]娜达丽.朵磊

记者的职能、责任与权限/[法]卡特琳娜.塔尔特[中]梁思奇

[中]王克勤[法]帕特里斯.巴拉

从巴黎郊区骚乱看法国社会整合的危机/[法]米歇尔.罗卡尔

可持续

经济与生存模式的转变

农业和农民永恒的主题/[马拉圭]西尔维奥.马扎罗里

[法]马修.卡蓝默[中]谢扬[中]崔国顺[中]时建富

环境:人类与自然/[突尼斯]拉比.布格拉[中]王毅

新生物技术时代的转基因食品、种子、农业和新型管理/

[法]皮埃尔.卡蓝默[法]阿尔诺.阿伯特盖

[法]奥利维埃.兰克[中]程国强

全球化时代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法]约瑟夫.哈卡贝

[中]廖晓义[中]全莉[中]周宏春

从敌对到联合

欧盟经验对亚洲未来的启示

欧洲运行机制:同一与多样的管理/[法]杰罗姆.维尼翁

[中]戴炳然[中]朱立群

法国公投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法]欧利维埃.季斯卡德斯坦

[法]吉百尔.瓦舍曼[中]郑羽[中]郑园园

欧洲联合及其借鉴/[英]约翰.帕尔莫[斯洛文尼亚]米兰.库昌

[中]杨成绪[中]伍贻康

欧中交往前景展望/[法]米歇尔.罗卡尔[西班牙]约尔迪.普约尔

[中]曲星[中]邢骅

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应对全球化的世界社会的治理革命

未来社会的价值和管理/[法]皮埃尔.卡蓝默[中]蒋亚平

公民社会与治理变革/[法]皮埃尔.卡蓝默[中]王焱[中]陈嘉映

均衡发展与协同治理/[法]皮埃尔.卡蓝默[中]许纪霖

地方区域治理新思维/[中]谢扬[中]魏后凯[法]玛莎

[法]皮埃尔.卡蓝默[法]让-马克.迪埃兹

孟买世界社会论坛与全球化

中国、印度、巴西三国代表的全球治理对话/[中]陈越光

[中]赵轶峰[印度]释达多[巴西]玛丽.露琪亚.法托莱里

前言

1960年,我们看到了第一张由卫星传递回来的地球照片,它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小篮球”。这个“小篮球”被各种各样的杂志、报纸刊登,这是人类第一次看到自己生存的地球,它是那么小、那么具体。我想如果没有这张照片的话,我们不可能对地球产生新认识。

1969年,人类在月球上迈出第一步。当时这一历史性壮举,成为第一个全球统一播放的电视节目。所有拥有电视的人当时拥有的人还很少,我自己就只能到大街上看在同一时间分享着人类月球探险的伟大历史活动。

1980年,人类第一次注意到臭氧层出现漏洞的事件,温室效应第一次被媒体大量讨论。从那时开始我们产生了环境保护的新认识,人类面对自己的环境危机,开始对自我行为进行反思。

上面谈到的三个事件是世界化的三个象征,这三个象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是必须共同去治理、面对我们的空间环境、生态圈。然而,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基本上还是停留在自己国家主权范围内,各个国家还是紧紧地把守着自己的边境,尽管面临的问题已经是无边境的了。在世界化的过程中,最被动的就是国家没有世界化。我们会发现,虽然有了这么多共同的现象,有了这么多国家之间的交流,但是国家却好像变成了一个荧光屏,屏蔽了背后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交流、对话和理解。

同时我们面临的另一个现实是,各种各样的电视、图像信息像滔滔洪水一样汹涌而来,似乎关于地球的报道、思考和知识已经非常充分了。但是在这种表面的信息爆炸当中,我们却发现真正深化的交流却非常不足。于是我们处于一种挑战中,这种挑战是在世界公民之间进行深入的对话。尽管他们的历史文化和语言各有差别,但是他们对于共同的命运、对于建构共同的伦理基础、对于存在的意义、对于各种各样知识的交流等等的观点,都需要他们强化彼此之间对话的深度和广度,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建立“协力、尽责、多元世界联盟”。

可是这种必要的对话遇到很多阻碍,比方说人与人之间难以直接交流。召集世界各地的人们参加会议的费用非常昂贵;我们可以通过邮局去做一些传递文件的工作,但有时也会丢失,而且时间很长;使用电话也只能是两个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必须有新的媒介形式来促进这种对话。正是在这样一种大前提下,互联网这种媒介被发明出来,而且被快速地使用起来。我们大家熟悉的、人民网也参与过的世界社会论坛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这种媒介加以组织的,如果没有互联网,世界各地公民的相遇是完全不可能的。

所以,1999年我在北京第一次参加人民网的交流时,就一下子感觉到,这正是我们整个人类沟通当中最缺少的工具,因为人类社会的这种新的对话非常有必要,任何一种传统的媒介都无法满足这种沟通的需要。而且对话的范围也是如此广大,传统的媒介没有办法可以在长距离之内进行快速的交流;交流的人数又如此众多,任何领域都不可能使得这么多人来参与交流。1996年,我们建立了“协力、尽责、多元世界联盟”,它的组织方式基本上是互联网进行的,但是相对范围比较小,属于工作会议。互联网使得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参与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而在参与思考时,现实的物理的人本身并不在场。会议持续的时间也很短,因为在操作上很快就无法继续进行了,比方说有的人由于时差或者某一个时间不能上网,有很多人不可能在会议的全程上网,所以有一些人用了,有一些人根本就没有用,这使得这种交流完全被边缘化,最后只属于一部分人,后来就结束了。

人民网的创新确实满足了某一类人的沟通期待,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决定邀请人民网参与在里尔举行的世界公民大会,使其能够通过这样新的组织形式,可以把大会发生的事和参加大会的各路精英的思想在紧凑的时间段里向中国的网民进行介绍,人民网参与国际大型会议现场报道的形式在这类报道形式当中也是一种创新。2003年,我们就决定建立一种新型关系,就是开设每月论坛,使得公民和我们邀请的专家、学者能够直接进行沟通和交流。所有被邀请的专家们都为网络表现的内容和特点感到兴奋,一是由于中国网友提问题自由、率真的态度,二是由于中国网友对西方文化知识的丰富程度。这就是我们这本文集要向大家讲述的一些基本内容,通过它使我们更多地了解这些年来网上中欧论坛的内容和欧洲参与者的感觉和心情,也希望今后能够把这样一种沟通模式继续下去。

这种模式很难评价,问题出现就要马上回答,它其实既是观念的进入,又是伦理的实践,你建立的是一个人的空间,但是在这个人的空间当中你要去讨论各种各样主题的内容。本来它是一个单纯的知识空间,但由于你的组织方式,使它变成一个人的空间,这个特点非常重要,这就使得人说话的位置不一样了。如果论坛能够通过人民网进行一点点这样的准备,对我们这两个大事件,一定会作出独特的贡献。

内容摘要:

  七年,中国网民领略了思想者的风采。七年,中欧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着社会的变革。社会责任,经济模式,文化交流,教育改革,社会管理……短短30篇文字,也许无法承载如此丰富的容量,但记录了七年中交流与碰撞的点点滴滴,珍藏了思想者留下的碎片,最终,凝结成一颗颗璀璨的珍珠。互联网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虚拟的空间拉近了世界的距离。跨越时空、文化与语言的差异。你瞳孔中有了我,我瞳孔中有了你。你和我,汇成了我们。  2001年,强国论坛组织了八场与欧洲思想家的网上对话。欧洲梅耶基金会主席卡蓝默先生说,它具有全世界绝无仅有的操作经验。于是,便有了每月一次的中外越洋交流。于是,强国论坛又增加了一个特色栏目。于是,便有了这本集子。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这个世界,我们的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811271362
《这个世界,我们的》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装帧平装
页数 244 印数 3000

书籍信息归属:

这个世界,我们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08.0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5-53 ,D81-53 的主题关于 国际关系-文集 ,国际政治-文集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