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音韵史研究

京剧音韵史研究

于昕, 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年代:2012

定价:54.0

书籍简介:

京剧音韵是以实际语言为基础,经过人为修饰、加工的舞台音韵。自初创至成熟,经过了近两百年。其间,在音韵特征及舞台实践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通过考察1840至1976年以来的京剧史料,尝试描写和建立京剧音韵史。本文共分六章:阐述京剧音韵史分期的必要性和分期的标准、依据与结论;描写京剧音韵史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合韵现象并总结其趋势;描写音韵史各个时期的入派四声现象并总结其演变规律;描写京剧音韵史各个时期的尖字音韵特征并总结其演变的规律;从语音发展史的角度探析以上音韵史音变现象的成因;对目前京剧音韵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书籍目录:

麦耘教授序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京剧音韵研究史鸟瞰

第三节 笔者自身的研究条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材料

第一章 京剧音韵史的分期

第一节 京剧音韵史分期的必要性

第二节 京剧音韵史分期的标准、依据和结论

第二章 京剧音韵史合韵现象分析

第一节 京剧音韵史四个时期中的合韵现象及其材料概说

第二节 京剧衣七辙、人辰辙合韵分析

第三节 京剧衣七辙、灰堆辙合韵分析

第四节 京剧人辰辙、中东辙合韵分析

第五节 京剧人辰辙、江阳辙合韵分析

第六节 京剧人辰辙、言前辙合韵分析

第七节 京剧江阳辙、言前辙合韵分析

第八节 京剧遥迢辙、由求辙合韵分析

第三章 京剧音韵史入派四声现象分析

第一节 京剧人声字、押韵规范及引用材料简述

第二节 京剧音韵史第一期入派四声现象分析

第三节 京剧音韵史第二期入派四声现象分析

第四节 京剧音韵史第三期人派四声现象分析

第五节 京剧音韵史第四期人派四声现象分析

第四章 京剧音韵史尖字音韵特徵及尖字团音化现象分析

第一节 尖字正名

第二节 京剧音朋史第一期尖字音韵特微分析

第三节 京剧音韵史第二期尖字音韵特微分析

第四节 京剧音韵史第三期尖字音韵特微分析

第五节 京剧音韵史第四期前期尖字音韵特徵及尖字囤音化现象分析

第六节 京剧音韵史第四期後期尖宁音韵特徵及尖宁团音化现象分析

第七节 京剧音韵史各期尖字分辙汇编

第五章 从语音发展史的角度探析京剧音韵音变现象的成因

第一节 从语音发展史的角度探析京剧音韵合韵现象的成因

第二节 从语音发展史的角度探析京剧音韵人派四声现象的成因

第三节 从语音发展史的角度探析京剧音韵尖字团音化现象的成因

第六章 京剧音韵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范文硕先生跋

后记

内容摘要:

京剧学是一门尚处于草创阶段的学科,其内容包括京剧的历史、创作、表演、声腔、舞美等。
  京剧音韵学是京剧学和音韵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是京剧音韵史各期的音韵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目前,这一领域仍为京剧学和音韵学研究的“处女地”,尚未有系统性、理论性的成果。《京剧音韵史研究》填补这一空白,首次对京剧音韵史进行分期,描写、分析和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音韵特点,阐释和叙述其成因及演变规律,旨在建立京剧音韵史的研究框架,丰富京剧音韵学的研究内容,为京剧学和音韵学架起沟通的桥梁。
  京剧音韵是以实际语言为基础,经过人为修饰、加工的舞台音韵,,自初创至成熟,经过了近二百年。其间,在音韵特征及舞台实践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京剧音韵史研究》通过考察1840年至1976年的京剧史料,尝试描写和建立京剧音韵史。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京剧音韵史研究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10039942
如需购买下载《京剧音韵史研究》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广州出版单位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54.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9 × 21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京剧音韵史研究是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于2012.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617.13 的主题关于 京剧-音韵学-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