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荣宝斋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32.0
本书依次论述了汉字创造及运用的思维方式、组合方式、视觉元素,提示了汉字图文合一、字词合一、象境合一的诗性特征,从多角度分析、比较了汉字与设计的关系。
总序/程大利
序/翟墨
引言
第一章汉字思维与中国设计思维
第一节几个前提性问题
一、对思维的简单交代
二、汉字思维的提出
三、如何理解设计思维
第二节从“字象”到“象事知器”
一、字象的勾勒
二、象思维的标举
三、汉字中象思维的洞悉
四、汉字象思维的特征
五、从“字象”到“象事知器”
第三节从“人本”到“制具尚用”
一、主体投射的汉字构形
二、以人为本的适用设计
三、以情为寄的审美设计
第四节从“合体”到“主观营造”
一、合体与阴阳五行模式
二、设计中的组合与偶化
第二章汉字的创造、运用与中国设计方法
第一节从“六书”到“二书”的辨析
一、六书源流
二、“三书”、“两书”等的分蘖
三、何以依唐说
第二节造字的表达与中国设计方法
一、对于方法的简单讨论
二、造字的表达对中国设计方法的启示
第三节借字的表达与中国设计方法
一、“通其变”的借字
二、设计中的“因借”
第三章汉字的诗性与中国设计的诗化
第一节汉字的诗性
一、从“六书”到“六义”
二、从字象到字境
三、从用字到修辞
第二节汉字诗性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一、精神与情感的牵引
二、用字与炼字方法的启迪
第三节中国设计的诗化
一、境界的诗化
二、手法的诗化
第四章对传统汉字图形的考察
第一节汉字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汉字图形的文化蕴涵
一、承当神秘的思想
二、传递吉祥的祈求
第三节汉字图形的审美特征
一、图文并生的形态
二、雅俗共赏的特质
第五章印刷字体的流变与多重特征
第一节印刷字体的流变
一、印刷术的发明
二、隋唐时期的刻书
三、宋代的雕版印书及其所用字体
四、元代的雕版印书及其所用字体
五、明代的雕版印书及其所用字体
六、清代的雕版印书及其所用字体
第二节美术字的来龙去脉
一、讨论美术字的几个前提
二、美术字的分类
三、美术字的创变路径
第三节印刷字体的多重特征
一、印刷字体的实用性特征
二、印刷字体的艺术特征
三、印刷字体的文化特征
结论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一个自立的民族应该有一个完整自觉的文化体系,而一个个完整自觉的文化体系势必派生出一个精致瑰丽的设计体系。而汉字就像其中一颗耀眼的宝石,厉经几千年而不退色,并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证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汉字符号形式所蕴涵的思维方式,精神理念和人文思想,对中国设计的发展向度和形态特征都产生着规约性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艺术心灵。本书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依次论述了汉字创造及运用的思维方式、组合方式、视觉元素,揭示了汉字图文合一、字词合一、象境合一的诗性特征及其魔方般组合的无序之序的诗性本质,并从文化学、符号学、诗学、美学等角度深入地分析和比较了汉字与设计的关系,为探索中国设计的生命底蕴和构成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字创造不仅是中华民族心智的展现,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呈现独特面貌的内在动因。由于中国设计深受汉字沾溉,所以它由表及里地折射出汉字的伟丽神采和光亮,并形成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样式。作者简介: 李丛芹,1968年生,安徽省宿州市人。1988年一1995年在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先后获得美术教育专业学士学位和绘画艺术研究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设计学博士学位。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设计理论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过省级、国家级课题,并在《装饰》、《美术观察》、《美术》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美术观察》曾作过专栏介绍。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汉字与中国设计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美术学博士论丛 | ||
9787500309451 《汉字与中国设计》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荣宝斋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2.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9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20 | 印数 | 5000 |
汉字与中国设计是荣宝斋出版社于2007.03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J292.13 的主题关于 汉字:美术字-字体-设计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