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8
定价:35.0
本书用生动的笔触,记录了我党高级领导干部潘汉年传奇而曲折的一生。
引言
涉足人世
采樵儿
勇斗“四凶”
步入文路
“小伙计”
“新流氓主义”者
主笔.骁将.书记
置身营幕任主笔
“听车楼主”
模特儿:三个飞云
“小开”书记
从“作协”到“左联”
“大同盟”与“总同盟”
特科牛刀小试
卫党除隐患
情报科长的神通
先拿王斌开刀
为周恩来辟谣
红都初露锋芒
出使闽省
“突击队长”的风波
港商“杨涛”
从莫斯科到宁沪杭
“柏林”首唱主角
受命飘然临港
黄毅的“启事”
陕北之行
初会陈立夫
奔走宁沪杭
一身二任的“八办”主任
拜访宋庆龄
接送王稼祥
中国饭店的秘密会面
《救亡日报》的开张
撤离“孤岛”
出入魔穴的特殊人物
萧叔安百乐门饭店的来客
渗透日特“岩井机关”
打人汪伪“特工总部”
会见汪精卫之谜
淮南与陕北
“镇江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扬帆的肺腑之言
书生本色
“七大”代表
“不管部部长”
重返情报战线
纵论“上下古今”
香港两年半
《群众》论坛指点迷津
新上海的常务副市长
奉命赴任
社会治理“遗大投艰”
统战工作再显身手
家,公仆与普通人
“覆盆”廿七载
两条新闻:天上与地下
神秘的“失踪”
功德林、秦城、团河农场
“从去处来,又向来处去了”
最后的岁月
零落成泥香如故
历史毕竟是公正的
忠魂千古
潘汉年生平大事编年傅绍昌
后记
前言
潘汉年,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革命家,中共党内高级领导层中的传奇式人物,他的一生,虽然坎坷曲折,但却令人敬佩;虽然光照千秋,但却叫人叹息。他有着特殊的功绩,也有着特殊的遭遇。
潘汉年用智慧和生命踩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轨迹。
早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叶,这位被称为宜兴“奇才”的潘家三公子,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的熏陶下,只身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从创造社的“小伙计”到中共第一任文委书记,“羽檄文坛兴队伍”,立下了“笔阵戎行双胜利”的“奇功”①。
三十年代初,这位才华横溢的艺苑骁将,又奉命调往中央特科工作,出任情报科科长一职,卫党除奸,干出了一番鲜为人知的英雄业绩。
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至新中国成立之时,潘汉年长期活跃于敌人的心脏地区,战斗在秘密战线上。尽管这里没有硝烟,无法冲锋陷阵,但依然处处有漩涡暗礁,时时险象环生。潘汉年依靠自己的大智大勇,凭借着对党、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耿耿忠心,八面玲珑,纵横捭阖,获得了在真枪实弹的战场上所无法获得的辉煌业绩。
正因为战斗环境的特殊,有人在惊诧他“神出鬼没”之余,曾经编造了许多离奇荒诞的故事强加于他的身上。事实上,他是一个战士,是一个智勇双全、胆识超群、特别能战斗的战士。在森森敌垒中,他出生人死,与敌人殊死斗争,创造了令人神而往之但却又是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
如果说,潘汉年活动于敌人阵垒时是一个神秘而“狡黠”的人物,那么,当他一旦返回革命队伍时,却又是一个热情而赤诚的同志。他对自己的战友,对自己的部下,对自己的朋友,对自己的同胞,总是满腔热情,赤胆忠诚,这是有口皆碑的。无论是在复杂而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共和国成立之后,他总是战友和部下的“保护神”,总是朋友的引路人,又总是人民的贴心人。他以千秋功绩而彪炳史册,又以敦厚忠良而英名永存。他无愧为“党人魂魄”、“民族精英”!
1955年4月3日,对潘汉年以及追随潘汉年左右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灾难之日。这一天晚上,他在北京开会期间,突然遭到秘密逮捕,从此在中国的政坛上消失了。被捕不久,他被安上了“内奸”、“反革命”、“国民党特务”等莫须有的罪名,“名正言顺”地被送进了监狱,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囚下徒”。待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来临之际,“四人帮”又在他的上述罪名之前,一律冠之于一个“大”字。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是共和国的第一个大冤案,而且历时长达27年之久。这个大冤案,曾经引起了世界多大的震惊,让我们的党和国家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也收到了多少沉痛的历史教训!
“春晖尽沐庆三中!刘瞿潘公冤情同。”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拨乱反正的英明决策,纠正了众多的冤假错案,刘少奇、瞿秋白、潘汉年……一大批历史的功臣,一个个得到了平反昭雪,恢复了他们的本来面目。“桃花依旧笑春风”②,潘汉年又回到了历史的怀抱,回到了人民的心坎里。
传奇党人潘汉年,永垂不朽。
后记
按照惯例,在《潘汉年的一生》即将付梓之际,我不能不写一个后记;由于潘汉年传记是从《潘汉年传奇》到《潘汉年传》再到《潘汉年的一生》,我的后记,又不能不将这三部书稿的成书过程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为潘汉年作传,是一件遂我心愿的事情。还在1982年下半年,潘汉年案件得到了平反昭雪,这不仅在政界,也在学术界反响极大。因为这是我们党在政治上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标志。潘案作为共和国第一个大冤案,是我们党建设史上的一个污点,现在,党自己把它披露了出来,探索历史的经验特别是历史的教训,依靠党自身的力量,把过去的错误纠正了过来,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也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敢于公开承认和改正错误,这是党有力量的表现,是党的事业能够兴旺发达的一大关键。这件事情也撞击着我的心灵,扬起了我的激情:我能不能将这段历史用文字表述出来呢?我能不能履行一个史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呢?
那时的我,正执教鞭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主讲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承担着抗日战争史、汪伪政权史的研究课题。出于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考虑,同时也受责任心和正义感的驱使,我萌发了撰写一部潘汉年传记的念头。于是,我像海绵汲水一般,悉数搜集潘汉年的有关史料、回忆录和研究论著。后来,由于工作变动,我被特招到上海空军政治学院,转入军事历史研究领域,不得不将此事暂时搁了下来。这一晃,10多年过去了。直到1995年春,我的老同学、时任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的朱金元代表该社领导,委托我撰写潘汉年传记,我几乎未加考虑就答应了下来。
“自古功名亦苦辛。”接受任务后,大约在1年3个月的时间里,除完成学院正常的工作之外,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潘传的写作中。456天的风风雨雨,我没有过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假日,也记不得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潘汉年是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革命家,是中共党内高级领导层中的传奇式人物。由于长期在隐蔽战线工作,由于潘本人极强的党性原则,又由于这位历史的功臣却成了共和国第一个大冤案的主人,蒙冤入狱长达27年之久,许多重大的而且生动的史迹被湮没了。因此,要为潘汉年著述一部准确、可靠的传记类信史,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有这么一个感觉:现在人物类传记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是缺少的是一个“信”字。史学研究当然需要而且允许采用直观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等方法,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历史的本来规律为己任;但历史研究最忌的是捕风捉影、妙笔生花。不少人物类传记采取胡编乱造、张冠李戴的手法,使历史人物面目全非。史学工作者的一个神圣而长期的使命,就是给我们的社会、给我们的时代,特别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真史、一个信史。据此原则,我在先前搜集到的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又搜集了许多新的史料,在数易其稿之后,于1996年6月底交付上海人民出版社。同年12月,《潘汉年传奇》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该书先后4次印刷,发行量高达4万册。在人物传记一类的著作中,这样高的发行量应该说不是太多的。同时,这部书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曾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1997一1998年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给我带来了有形的报偿和无限的欣悦。
时光是飞驰的箭。又是一个10年过去了,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者,在潘汉年诞辰100周年之际,上海人民出版社决定将《潘汉年传奇》修订后重新出版。据此,我对原书作了一些修改后,增加了30多张有关照片,改写了后记,并以《潘汉年传》的书名,作为纪念潘汉年诞辰100周年的一份礼品,献给这_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潘汉年传奇》的后记里,我曾经对那些为此作过帮助的人表示了深深的感谢。他们包括我的启蒙老师陆恒仲先生,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马福龙先生,我的同窗好友朱金元,责任编辑曹培雷,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的陶伯康、李琪,中共江苏省宜兴市委党史办的董镇湘,以及复旦大学的石源华、傅德华、张亚芳、刘琪、叶翠娣,上海市图书馆的高洪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苏贻鸣,我的夫人顾秀芹、女儿袁蓉等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不能不在此重提他们的名字。
在《潘汉年传》的后记中,我写上了以下一段话:我的夫人顾秀芹,女儿袁蓉,女婿周阿江,他们继续给我无私的支持。实际上,我的所有学术成果,都凝聚着他们的一份辛劳。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李伟国先生、审读室主任陆宗寅、第三编辑部副主任曹培雷为本书出版所作的精心策划和一丝不苟的审阅,使潘传一新其面目。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傅绍昌先生,还为本书提供了潘汉年生平大事编年,为潘传增光添彩。尤其是这30多张照片的获得,书写了一段闪光的情结:江苏省宜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主任王建国、叶聚森以及宜兴市档案局高级摄影师卫平,他们将自己冒着严寒与酷暑,走南闯北搜集到的照片无保留地提供给我,还连连向我表达谢意,说我为潘汉年作传“这是为我们宜兴人宣传,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呢!”真是大将风度!这种学术为公的高风亮节,真是可敬可佩!
2007年年终岁尾,即在《潘汉年传》问世二年后,上海人民出版社决定将此书第三次修订出版。我把消息告诉了我的老同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社长朱金元先生,他听了十分高兴,建议此书更名为《潘汉年的一生》。于是,我对本书进行了修改补充。我的硕士研究生韩洪泉中尉,对潘传进行了认真的校阅。回顾往昔,既有恩师指点,又有同窗提携,还有晚辈分忧,更有家人支持,我真的是知足矣;至于学界厚爱、社会认同,那就更使我感恩戴德了。
愿将《潘汉年的一生》献给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潘汉年这个名字,是与共和国初年的政治风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从一个海上文人到党的隐蔽战线的神秘英雄;从共和国上海市第一任副市长到铁窗中的阶下囚,蒙冤27载,这当中充满了种种神秘与不解。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现了潘汉年传奇的活动经历及其他被捕入狱前前后后的内情。 潘汉年,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革命家,中共党内高级领导层中的传奇式人物,他的一生,虽然坎坷曲折,但却令人敬佩;虽然光照千秋,但却叫人叹息。他有着特殊的功绩,也有着特殊的遭遇。潘汉年用智慧和生命踩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轨迹。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跌宕起伏的情节,展现了潘汉年传奇的活动经历及其他被捕入狱前前后后的内情。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潘汉年的一生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208077317 《潘汉年的一生》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潘汉年的一生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8.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827=7 的主题关于 潘汉年(1906~1977)-生平事迹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