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年代:2009
定价:28.0
季羡林是当代宿儒,温家宝同志说他是“人中麟凤”。他的人生经历,能给人许多有益的启迪。本书关于季羡林的通俗性传记,从季羡林出生起,一直讲到97岁,讲述了季羡林漫长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对他主要经历和治学的主要成就都作了客观的介绍。材料来源以季羡林本人的著述为主,作者亲历为辅,传闻一概不用,事实力求准确。全书分九章,短的千字左右,长的四五千字。另外,书中加入80幅季羡林不同时期的照片。
序言
前记:我永远的先生
第一章“灰黄”的官庄
来到人世间
“红的”和“白的”
儿时的
玩伴
邻居宁家
走出家门
第二章绿色的泉城
叔父和婶母
王妈
三只兔子
贪玩
的小学生
偷看“闲书”
夜读英文伴花香
正谊中学
北园白鹤庄
初试锋芒
一年亡国奴
胡也频和董秋芳
娶妻成家
第三章水木清华
进京赶考
专业课和选修课
“四剑客”
结识文坛名宿
丧母之痛
高中
国文教员
第四章负笈德意志
离乡去国
初到柏林
只有一个学生的梵文班
挚友章用
德国老师们
吐火罗语特别班
获得博士学位
战时记忆
德国友人
游子归来
第五章东语系主任
南京小住
沙滩岁月
谢绝剑桥
“浮屠”与“佛”
北平解放
出访印度和缅甸
翻译《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
未名湖之春
“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
第六章“文革”岁月
从“社教”到“文革”
舍得一身剐
被打成“反革命”
血的洗礼
从煤场到太平庄
“牛棚”炼狱
翻译《罗摩衍那》
重登讲台
凭吊西府海棠
第七章春归燕园
大地春回
清塘季荷
整理《大唐西域记》
翻译《家庭中的泰戈尔》
来到天山下
“把心留在敦煌”
一张残卷引出一部巨著
写作《牛棚杂忆》
重返哥廷根
重建中国比较文学学科
永乐大钟的秘密
爱猫的老人
悲欢二月兰
相濡以沫的老伴
宝岛行
“客观公正地评价胡适”
第八章东方学人
“天人合一”新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论
坚持“拿来”,提倡“送去”
“礼之用,和为贵”
提倡“大国学”
杰出的印度学家
佛学研究
成功三要素
第九章谈笑有鸿儒
“平生风义兼师友”
“会友”冯至
“棚友”周一良
“北乔”胡乔木
终生挚友臧克家
志同道合的素心人
天涯若比邻
第十章仁者寿
爬格不知老已至
散文大家
翻译名家
原始佛教语言研究
和书结下不解之缘
朴厚的长者
仁者寿
“三○一编外”
长寿之道
“纵浪大化中”
“人中麟凤”
跋
前言
季羡林先生德高望重,著作等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了青年人、老年人,而且影响了几代人。
季先生多次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他再三强调,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甚至他所做的,比他所说的,不知要多多少倍。因此,他在国内外影响甚大。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他对时间抓得很紧,分秒必争,从不浪费,因此,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季先生的成长及其经历,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曲折艰难。阳关大道,他走过;独木小桥,他跨过;一路上坎坎坷坷,弯弯曲曲,披荆斩棘,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但他有决心和毅力,也有运气,才有今天的成就。这个艰难历程,国内外人士知道后,震惊之余,感慨万千。季先生是位胜利者,不愧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志刚撰写的《人中麟凤:季羡林》,叙述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对季先生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和光辉业绩作了细致的介绍。本书与他人同类之作,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有自己的特点,加上了作者自己的感受。
志刚在20世纪60年代是季先生的弟子,毕业后与先生一直有联系,直至今天。由于接触次数较多,他的感受与体会自然也比较多,事实也证明了这点。更重要的是,志刚是位有心人,说话做事,细心认真。季先生说,“志刚是忠厚老实人”。志刚撰写的书稿我看了一遍,符合他的一贯作风。他那认真负责的精神,让知情者放心。
季羡林先生的精神人品感人,他的学术著作,高见卓识,中外读者甚是钦佩。读者希望看到有关介绍季羡林先生的书籍问世。我想,这本《人中麟凤:季羡林》会满足读者的某些愿望的。前几天,作者向我索序,我力不能及,未敢立即应诺。但最后义务感促使我写了上面几句话,管窥蠡测,也算作序吧。
王树英
2008年10月18日
后记
行文至此,《人中麟凤:季羡林》就要结束了。可是,我觉得,好像千言万语才开了一个头,想说的话还有许多许多。这也难怪,季羡林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千峰万壑,柏翠松苍,湍流飞瀑,云蒸霞蔚,大千气象,非如我般朝山者数万言所能道尽。说他是一座高山,肯定有人不赞成。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编导王成辉先生说:“没了解季羡林先生之前,觉得他是一座高山。接触后,才发现他是大海,平静、深邃,却发出夺目的光辉。”讲得很有道理。我又觉得他是一部卷帙浩繁、内容深奥的大书,自己只不过读懂了其中的几页,没有读的和没有读懂的部分仍藏着无尽的宝藏。自从1964年投到季羡林先生门下读书,四十多年的时间里,季羡林先生通过授课、书信和晤谈,耳提面命,言传身教,雨露恩泽,让我终生受益。季先生的道德文章高山仰止,学生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季羡林先生这里,始终是我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
季老的学问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他数十年“翻译与创作并举,语言、历史和文艺理论齐抓,对比较文学、民间文学也有浓厚兴趣,是一个典型的地地道道的‘杂家”’。学人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已属不易,而季老在这么多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他是我国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无愧学人楷模。诚如张中行先生所言,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朴厚,他的布衣本色,数十年如一日,他永远是一个普通人,永远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员。前年,见到季老一幅题字:“志当存高远,心不外平常。”这就是他本人的写照,蕴涵了他最宝贵的品格。
朋友们知道我和季老有一段因缘,撺掇我把所知道的季老写出来,一来可让崇敬和关爱季老的朋友们了解更多情况,二来能给青少年读友一些有益的启迪。前年退休之后,征得季老同意,我不揣谫陋,开始写这本《人中麟凤:季羡林》,意在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季羡林的主要经历和主要学术成就。我深知先生一向主张讲真话,主张谦虚,主张实事求是,故不敢有违师训。所选材料以季老的回忆文章为主,以我亲历为辅,务求真实,不事夸张,至于道听途说,决不敢附和。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自己写的季羡林是一个真实的季羡林。但是,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所写的,绝对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季羡林。写一个全面、完整的季羡林,非我力所能及。
感谢季老的助手李玉洁老师,她为本书提供了季老珍贵的照片。感谢我的老师王树英研究员,为本书作序并提供指导;感谢我的老同学卞毓方教授、胡光利教授、蔡德贵教授和好友张光磷教授,他们关于季老生平的大作和所编文集,为本书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感谢东方出版社侯俊智先生提供的大力支持。还有我的老伴谷建华老师,作为书稿的第一位读者,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了我能有时间写作,她承担了全部家务。没有他们的辛勤操劳,本书是难以写成的。
2008年11月23日于北京
季羡林先生德高望重,著作等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了青年人、老年人,而且影响了几代人。季羡林先生的精神人品感人,他的学术著作,高见卓识,中外读者甚是钦佩。这本《人中麟凤:季羡林》叙述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对季先生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和光辉业绩作了细致的介绍。 季羡林先生德高望重,著作等身。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了青年人、老年人,而且影响了几代人。 季先生多次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实现人生的价值,才能对得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他再三强调,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他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甚至他所做的,比他所说的,不知要多多少倍。因此,他在国内外影响甚大。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他对时间抓得很紧,分秒必争,从不浪费,因此,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季先生的成长及其经历,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曲折艰难。阳关大道,他走过;独木小桥,他跨过;一路上坎坎坷坷,弯弯曲曲,披荆斩棘,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但他有决心和毅力,也有运气,才有今天的成就。这个艰难历程,国内外人士知道后,震惊之余,感慨万千。季先生是位胜利者,不愧为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这本《人中麟凤:季羡林》,叙述了季羡林先生的生平,对季先生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和光辉业绩作了细致的介绍。本书与他人同类之作,有相同之点,也有不同之处,有自己的特点,加上了作者自己的感受。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人中麟凤——季羡林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6034166 如需购买下载《人中麟凤——季羡林》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东方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18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407 | 印数 | 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