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的诗神

原乡的诗神

朵渔, 著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30.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生活散文和诗学随笔合集,其中既有简短隽永的生活随笔、对乡村生活和人物的回忆、对当下诸世相的发言,也有对文学艺术的短评、诗性的沉思等,是一部诗性、现实与望乡的交响。其中大部分文章为作者近些年来在各大媒体的专栏精选,如《财经 LENS》上的乡村人物记、《南方都市报》上的“诗歌现场”短评、《南方周末》上的时评专栏、《名作欣赏》上的文艺短评等。全书约22万字。

作者介绍:

朵渔,独立诗人,专栏作家。1973年出生于山东,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天津,写作诗歌、随笔。曾获华语传媒年度诗人奖、柔刚诗歌奖、后天及奔腾诗歌奖、《诗刊》《诗选刊》《星星》等刊物的年度诗人奖等。著有《史间道》(天津人民出版社)、《追蝴蝶》(《诗歌与人》专刊)、《最后的黑暗》(北岳文艺出版社)、《意义把我们弄烦了》(人民文学出版社)、《生活在细节中》(花城出版社)等诗集、评论集和文史随笔集多部。

书籍目录:

乡村史门

表兄小宝的生与死

我的朋友阿甘

那一年,我们去河滩看杀人

战斗英雄白跑路

鸟人

小巷里的第欧根尼

雨季来临之前死去

牛棚记

一头猪,两只羊

红旗家的儿女们

我们的黄司令

枪和爱情

在一起,在一起

夜晚的疯国王

王蝴,你还记得我吗

嫂子欠你,嫂子还你

青衣

身份记

最后的秀才

我的“呼愁”

大历史下的乡村记忆,

发展是个好东西吗

老而不死是为贼

那些自杀而去的女人们

谁还愿意重返乡村

乡村礼俗的变迁

乡村政治中的强人逻辑

沉默的感情

如今我们如何做父亲

大概可能也许是

“出身论”并非全无道理

饭否

请问这里有人吗

贫困年代的粗鄙化生存

父亲建房记

我有过耻辱的乡村生活

艺文志门

“围观”考

诗手后记

后记

内容摘要:

在失去稳定的工作后,我开始大量写专栏文字,最多时同时开设五六个专栏。写这些东西,一来聊补家用,二来用以扑灭自己内心的焦虑。所得稿酬极其有限,第二个作用似乎更明显一些。每天貌似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自欺毕竟没有虚度光阴。这里所集的一些文字,或受朋友所约,或自己一时兴起,率尔操觚,敷衍成篇。第一辑多与故乡有关,大多发表在《财经LENS》和《南方周末》,在此感谢我的朋友溜溜和蔡军剑先生。第二辑多为文化与诗学随笔,多发表在《名作欣赏》“深度围观”专栏,在此感谢我的好兄弟续小强先生。第三辑基本属于诗歌随感类文字,一部分发表于《南方都市报》“诗歌现场”专栏,谢谢我的朋友刘炜茗先生;还有一部分发表在《晶报》“人文正刊”,谢谢“人文正刊”的主编汪小玲女士。最后一部分只言片语,辑录自我的笔记簿。我有一个习惯,无论读书还是发呆,一本八开的笔记簿是必需之物。有所思,或偶尔出神,记录下一行半句,敝帚自珍之,每年扫成一堆儿,就有了这些。

编辑推荐:

《原乡的诗神》是诗人朵渔的一本随笔集,也是北邮出版社近期出版的“诗人随笔丛书”的九本之一。
《原乡的诗神》是一部人物杂记、文化散论和诗学随笔合集,其中既有对故乡人物的杂忆,对故乡现状的忧思,也有文学艺术的短评,对当下诸世相的发言,以及诗学的阐发、诗性的沉思等,是一部诗性、现实与望乡的交响。其中大部分文章为作者近些年来在各大媒体的专栏精选,如《财经 LENS》上的人物专栏、《南方都市报》上的“诗歌现场”短评、《南方周末》上的时评专栏、《名作欣赏》上的文艺短评等。
朵渔说:“慢生活,就是有点闲,有点懒,有点恍惚和不着四六。在一杯茶里消磨掉一个清晨,在一个句子上晒半天太阳,在半个梦中看满天星光。古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了,要等一等灵魂。因为他们有一个信念:肉身和灵魂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肉身走得太快了,会把灵魂丢掉的。”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原乡的诗神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563535675
《原乡的诗神》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30.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原乡的诗神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于2013.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67 的主题关于 随笔-作品集-中国-当代 ,散文集-中国-当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