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代:2014
定价:128.0
因为华南地理位置特殊,海外华人又大多来自于这一地区,所以在很早就成为海外社会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在人类学的经验研究方面,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原因,海外对于中国的调查,只能集中在海外华人社会以及港台地区。华南汉族社会结构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会体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如果将其置于全球化和国际移民的大背景下进行比较和研究,讨论在当地文化脉络中,为适应居住地生态和社会文化环境,汉族社会结构在其中的延续、变异和调适的动态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绪言 山海之间:华南与东南亚社会【麻国庆】/001
作为方法的华南:中心和周边的时空转换【麻国庆】/015
第一部分 华南:宗族与社会
从革命到改革——循着人类学家波特夫妇的足迹【刘志扬 骆 腾】/035
客家村落视野中的乡村社会整合——广东梅县书坑村的个案研究【杨小柳】/047
宗族、同姓集团舞台上的女祖先与女神——冯姓与冼夫人信仰关系之考察【朱爱东】/060
空间·场合·形态——粤剧在城市、乡村和海外唐人街的基本生存格局【易红霞】/073
再论作为方法的华南——人类学与政治经济学的交叉视野【谭同学】/083
广州近郊畲族的婚姻与家庭【贾 慧 吴少珍】/093
第二部分 南岭走廊:族群与互动
作为民俗概念的“团”——从湘西南一个自然聚落看地方称谓的演变【于鹏杰】/107
家先观念与度身仪式——以粤北方洞过山瑶为例【何海狮】/115
客家人祭祀饮食符号的象征隐喻——以贺州莲塘镇白花村为个案【冯智明 倪水雄】/127
“欠”与“还”:桂北侗族的村寨交往与民俗规则【张少春】/135
地域空间、族群分布与文化分异——闽粤赣客家民居建筑比较研究【宋德剑】/148
桂东北苗族家庭结构变动中的通婚问题研究【区 缵】/158
第三部分 华侨:他乡与故乡
两头家:华南侨乡的一种家庭策略——以海南南村为例【陈 杰】/179
归侨认同意识的形成及其动态——以广东粤海湾华侨农场为例【奈仓京子】/192
越界:广州H华侨农场越南归侨跨国流动研究【姚俊英】/208
流动与变迁:20世纪上半叶新马华人妇女与闽粤妇女之比较【范若兰】/220
清末民初珠江三角洲自梳女移民新加坡的文化调适研究【李宁利】/239
1948年槟城的“分离运动”与逃遁的华侨民族主义【刘朝晖】/252
第四部分 海域、海岛与族群
农耕他者的制造——重新审视广东“疍民歧视”【何家祥】/269
从水居到陆居——广州九沙围水上居民迁居上岸及其文化适应【林 丹】/283
西江流域水上群体的流动与龙母神话【李 文】/302
离岛的关系与组织——以广东大襟岛调查为例【范 涛】/319
黎族互助组织中的关系分析【张 峻】/333
日常生活关系下的饮酒:海南省黎福社区个案考察【王 超】/346
三亚回族的跨海认同【张 亮】/364
珠海淇澳岛民间信仰调查【张 倩】/377
海南新村疍民调查【刘 莉】/389
第五部分 东南亚:社会与文化
社会变迁中泰国苗族的性别研究【彭雪芳】/405
越南的妇女生活与女神信仰——以奉法村为例【吴云霞】/418
佛与他者:现代泰国的文明国家与信仰阶序的建构【龚浩群】/439
华文教育、地方化与族群认同——以缅甸曼德勒为例【段 颖】/458
民间精英:泰国民间艺术传承机制中的话语权阐释【王会莹】/473
文化掮客抑或文化边缘:多族群多宗教背景下的马来西亚华人穆斯林【马 强】/484
越南老街省哈尼族日常劳动中的性别与分工【杨俊义】/494
《山海之间:从华南到东南亚》把民族研究和区域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基于山、河、海的复杂关系,拓展从南岭民族走廊到环南中国海的区域研究,把民族走廊地区、少数民族社会、跨越国界的华人社会、东南亚与中国华南之交往放在一个跨国网络体系下进行研究,提出分析区域社会的新范式。同时注重分析由此而产生的历史、文化、记忆与秩序,突出“山海之间”这一概念在中国华南与东南亚研究中的整体意义。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山海之间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民族与社会丛书 | ||
9787509765814 如需购买下载《山海之间》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12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5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524 | 印数 | 2000 |
山海之间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4.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81.1 的主题关于 汉族-民族社会学-研究-广东省 ,汉族-民族社会学-研究-东南亚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