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35.0
本书以《小品般若经》的六种现存汉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六种译本的语言特色、译者文化背景、译文产生的时代语境等的基础上,探讨翻译风格的形成机制,主要结论是:翻译风格首先是翻译主体(译者)和翻译客体(文本)互动的结果,同时,翻译风格的形成又受制于语境因素。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国内外有关佛经翻译的研究现状
三、写作缘起
四、写作思路
第二章 系统中的风格:翻译风格的形成机制
一、概述
二、翻译风格的定义
三、结语
第三章 《小品般若经》翻译风格的流变
一、概述
二、《小品般若经》的译本
三、《小品般若经》的翻译历史
四、《小品般若经》翻译风格的流变
五、结语
第四章 《小品般若经》翻译风格形成中的主客体互动因素
一、概述
二、客体因素对翻译风格的影响
三、结语
第五章 《小品般若经》翻译风格形成中的语境因素
一、概述
二、意识形态因素
三、诗学因素
四、翻译方式因素
五、结语
余论
附录
附录一 《小品般若经》同经异译本品目对照表
附录二 汉译佛经流通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 《小品般若经》译者资料表
附录四 佛教词汇释义表
参考文献
刘敬国编著的《系统中的风格——六种汉译本翻译风格研究》以《小品般若经》的六种现存汉语译本作为研究素材,试图从比较全面的角度,凭借第一手资料,重新审视佛经翻译这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借以探寻翻译话动自身具有的规律和文化意义,以对当今的译学建设提供借鉴。 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同经异译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然而像《小品般若经》这样前后共历九译(三佚六存)、时间跨度达八百余年者,并不多见。而且,这些不同译本的译者多是各个时代的代表性佛经译家,有几位还发表过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译论。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品般若经》的翻译史不啻为整个佛经汉译史的缩影,是我们进行佛经翻译研究难得的研究资料。在研究方法上,本书通过引用大量的哲学史、佛教史、高僧传记、佛经目录、汉译佛经的序言提记等文献中的史实和数据,将理论演绎建立在严密的考证基础上。同时,本书将具体的话语行为还原到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之中,将文本的微观特征同其发生的宏观背景结合起来,努力发掘潜藏在历史资料背后的事实、模式和意义。刘敬国编著的《系统中的风格——六种汉译本翻译风格研究》以《小品般若经》的六种现存汉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分析六种译本的语言特色、译者文化背景、译文产生的时代语境等的基础上,探讨翻译风格的形成机制,认为翻译风格首先是翻译主体(译者)和翻译客体(文本)互动的结果,同时翻译风格的形成又受制于语境因素。目标语文本的风格不可能是源语文本风格的简单复制,也不是译家个人风格的简单体现,它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有着复杂的文化意义,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考察和分析。 《系统中的风格——六种汉译本翻译风格研究》可供翻译研究者参考。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系统中的风格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313075727 《系统中的风格》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上海 | 出版单位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3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12 | 印数 |
系统中的风格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1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B942.1 ,H711 的主题关于 大乘-佛经-梵语-翻译-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