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年代:2012
定价:48.0
本书由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张曦博士和虞若愚博士合作完成,是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国移动因果”项目子课题“移动的羌族”调查报告基础上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国内外关于移民研究的文献综述、羌族移动历史、“移动的羌族”课题调查简介等;第二部分是在以政府为主导的整体移民案例——直台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直台村搬迁过程,搬迁前后的生计方式、教育现状、文化变迁、社会关系网络等内容以应用人类学的视角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是在以自主性为前提的自主移民案例——文昌村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文昌村移民搬迁过程,搬迁后在管理、经济、文化适应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颇为详尽的描述。本书是一本少有的描述当代羌族社会文化的著作,为今后与移民研究相关的应用人类学研究课题提供了参考案例,对于今后补充和深化羌族及羌族社会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同时,也为我国有关少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民族地区管理的制度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序一
序二
绪论
第一节 古羌、羌族及其移动
第二节 移动研究与中国少数民族
第三节 移动的研究及其视角
第四节 关注移民的人类学视角
第五节 余论
第一部分
调查简介
第一章 调查概况
第一节 项目缘起
第二节 关注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项目进展
第二章 国内外移民研究综述
第一节 人口迁移的定义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机制
第三节 人类学视野下的文化适应研究
第四节 中国的移民研究
第二部分 移动的直台村
第三章 移动的羌族村落——直台村
第一节 云端的直台村
第二节 艰难的移动
第三节 名称的延续——直台
第四章搬迁新政策
第一节 土地政策
第二节 房屋分配政策
第三节 地震补偿政策
第四节 直台村的经济生活
第五章 生计方式的转变及适应
第一节 生计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旅游业的兴起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教育现状
第一节 地震之后的直台村教育情况
第二节 本土教育和地方性知识的缺失
第三节 羌语的传承面临挑战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文化变迁情况
第一节 服饰
第二节 建筑
第三节 饮食
第四节 语言
第五节 宗教信仰
第六节 羌族艺术
第七节 礼仪节庆
第八节 羌族移民的文化认同
第八章 社会关系网络
第一节 直台村的血缘关系
第二节 直台村的地缘关系
第三部分 文昌村的移动
第九章 崇州市文昌村
第一节 迁入地——文昌村
第二节 迁出地——羌族地区
第三节 移民的历史
第十章 政治管理困境
第一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一般管理
第二节 异样的外来者
第三节 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权力和利益的“症结”
第四节 房产关系的“悬浮”
第五节 建立协会族群的力量
第十一章 经济的转型
第一节 “5·12”大地震灾害补偿
第二节 逝去的土地
第三节 从传统到现代
第四节 儿童与老人
第十二章 羌族移民的文化适应
第一节 移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第二节 移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
第三节 族际通婚
第四节 小结
第十三章 社会关系网络
第一节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第二节 移民对亲属关系的依赖
第三节 移民与当地汉族适应过程中的“冲突”
结束语
附录
附录一 文吕村羌族移民亲属图
附录二 2008—2012直台村大事纪实表
附录三 羌族文化调查工具箱
参考文献
后记
《移动的羌族——应用人类学视角下的直台村与文昌村》承袭了中国民族学传统,将目光投向中国西部多民族地区——民族走廊。民族走廊是在中国特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体系中,三个民族走廊,即西北走廊、藏羌彝走廊、南岭走廊具有重要地位。本书作者张曦多年来从事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每年暑假,他们都会带领学生进入西部进行田野考察。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移动的羌族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7741926 如需购买下载《移动的羌族》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学苑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3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移动的羌族是学苑出版社于2012.12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32.4 的主题关于 羌族-移民安置-研究-四川省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