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

三国史话

吕思勉,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年代:2009

定价:1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著作。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和三国文学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和地理环境之间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能完全信从史书记载和文学记载的观点,认为读史要审慎对待各类资料。

书籍目录:

大师说史兴味悠长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辨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辨诬

姜维和钟会

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

附录

后汉乱源与三国始末

袁曹成败

论魏武帝

曹嵩之死

诸葛亮南征考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奖率三军,臣职是当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马钧

关羽欲杀曹公

李邈

姜维不速救成都

孙策欲袭许

边章、韩遂

张纯之叛

君与王之别

罢社

吞泥

三国之校事

山越

后记

前言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

“国学”之名,始自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产生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我国古代经典,浩繁艰深,而这些著作无异于方便后人接近经典、了解历史与文化的一座座桥梁,其价值自不待言。

遗憾的是,出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版本繁多,错漏杂见,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这些作品,大多是一版再版的经典,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较高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但1949年后未曾重印,借此次机会,将之重新推荐给大家。

这些作品,有的是为高中生所撰的教材,如张荫麟先生《中国史纲》;有的是为青年学生所作的讲演,如章太炎先生《国学概论》和梁启超先生《中国历史研究法》;有的是应约为青年人所写的通、俗读物,如吕思勉先生《三国史话》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这正应了曹聚仁先生记录章太炎先生所作国学讲演时所说:

任在何时何地的学者,对于青年们有两种恩赐:第一,他

运用精利的工具,辟出新境域给人们享受;第二,他站在前面,

指引途径,使人们随着在轨道上走。这也是本书系立意所在让年轻一代享受大师们的文化成果,学习大师们的治学方法,感知大师们的智慧才情。朱自清先生说得好:“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这对当今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也许是一个并不过时的提醒。

我们希望,这些作品能在新的时代,帮助年轻朋友熟悉经典,认识中国的历史与文化。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09年4月

后记

《三国演义》是一部最受人们欢迎的历史小说,人们所熟知的三国的史事和人物,大都缘于《三国演义》,而不是来自于正史的记载。但是《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演义体的历史小说,人们从《三国演义》中获取的信息,或者用演义中的观点来评说历史人物,就会造成许多谬误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所以,吕先生很想将自己的研究所得,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讲述三国的历史,这既可纠正人们的谬误历史观念和知识,也很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20世纪30年代末,苏北游击区为发展文化事业,创办江苏文化社印刷所,并组成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图书刊物。吕先生的学生杨宽先生当时正参与编辑部的工作。为了“替这个游击区所办的文化社造声誉”,杨先生邀请一些著名学者为这个文化社写几本通俗读物。杨先生就约请吕先生写一本《三国史话》(参见杨宽:《历史激流中的动荡和曲折一杨宽自传》)。于是,便有了这本《三国史话》的写作和出版。

《三国史话》最初是以单篇的形式发表在上海科学书店出版的《知识与趣味》上,那是上海成为“孤岛”之后新创办的一种科普文化读物。自1939年的创刊号起连续刊登。1943年,《三国史话》作为文化社的丛书之一,由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发行,至1946年印行了第二版。1947年,因《现实周报》主持人曹亨闻先生的约稿,吕先生又写了《司马懿如何人》和《司马氏之兴亡》二篇,作为《三国史话之余》,分别刊于《现实周报》的第一期(1947年7月25日)和第二期(1947年8月1日)上。《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原题为《南京为什么成为六朝朱明的旧都》,刊于1946年5月3日的《正言报》,《晋代豪门斗富》原刊于1947年《现实新闻》双周报第十一期。1987年,吕思勉史学论著编辑组将此二篇编入《三国史话之余》,与《三国史话》一起,收入《论学集林》,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但是,不论是《三国史话》,还是《三国史话之余》,均有不少删改。2001年,《三国史话》收入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新版重印,其中第1至第16篇,系按1943年开明书店的初版本重印,而其17至20篇的《三国史话之余》,则参照《论学集林》版印行,然删节之处未能恢复补正。

此次新版重印,前16篇,仍按《三国史话》开明书店的初版本加以校对。《孙吴为什么要建都南京》一篇,曾以原题《南京为什么成为六朝朱明的旧都》收入《吕思勉遗文集》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但也有一些删节,其中论述明朝的都城选择、汉代翼奉等议论迁都等的问题,实在很值得现在研究中国史的学者重视,此次重印都加以恢复。《司马懿如何人》《司马氏之兴亡》和《晋代豪门斗富》也补正了删改部分。附录的20篇,其中第一篇《后汉乱源与三国始末》录自吕先生《白话本国史》的第二篇中古史的第一章,其余19篇是吕先生有关三国历史的史学札记,原刊于吕先生的《论学集林》和《吕思勉遗文集》等,又收入新版的《吕思勉读史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个别删节的地方,现都按原稿加以补正。

李永圻张耕华

2006年8月记2009年2月改

内容摘要:

  你想了解易中天品三国中屡屡提到的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吗?你想知道电视屏幕上提到吕思勉文字的最原始出处吗?那么,就请看《三国史话》吧!在书中,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和三国文学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和地理环境之间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并提出了不能完全信从史书记载和文学记载的观点,是一部难得的三国通俗读物。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吕先生治史,注重对社会的综合研究,最能融会贯通,评论历史往往独具只眼,是故本书成为易中天先生品三国的重要参考资料。  附录中还收入吕思勉先生有关三国历史的20篇札记,供读者参考。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三国史话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跟大师学国学
9787101066890
如需购买下载《三国史话》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华书局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1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7000

书籍信息归属:

三国史话是中华书局于2009.0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K236.09 的主题关于 中国-古代史-三国时代-通俗读物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