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年代:2013
定价:48.0
本书以从鲁迅到萧红“文化立人”的新文化重构为研究宗旨,以现代文化思想发展的矛盾问题、症结、旨归为线索,研究新文学、新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代文化的重构及其五四新文化甚而近代启蒙文化以来人的发展的主旨的关系,故谓之“立人”,即以文学救国的文化启蒙与以文学艺术启蒙的“立人”审美文化创造,以及对此所作的文学评论、文艺批评、文艺美学的“立人”文化阐释与“国民性”改造的文化反思、文化批判、文化自觉形成的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发展的学术、文化史与思想史,是为现代文化智库的思想源与创造源,学术源与知识源,审美源与艺术源。
第一章 鲁迅的新文化缔造:现代文化与新人文的双重创辟
第一节 进化论的系统阐释与理论倡导:现代中国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双重文化缔造
第二节 《科学史教篇》:现代社会的科学起点与人文基础的历史创构
第三节 《文化偏至论》的双重文化批判与复合创造主张
第四节 审美创造与文化创造:鲁迅文学创作的新文化创造母题
第二章 鲁迅的新文化母题与现代诗学意象
第一节 夜与鲁迅的意象
第二节 民俗事象与文化缔造的巨人之思
第三章 从鲁迅到萧红的新文化重构——《马伯乐》的出现与没有死去的阿Q时代
第四章 一个外国学者“发现”的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现象的提出及其它
第五章 萧红和她的小说创作与新文化的困惑——一种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
第六章 群体、个体与集体——《生、死场》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
第七章 反帝与反封——《生死场》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另一矛盾症结
第八章 《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多元结构
第九章 扶桑之旅:梦回呼兰河——萧红的日本之旅与《呼兰河传》
第十章 寻找转折点——《呼兰河传》与新文化的重构
第十一章 春的悲吟与爱的呼唤——《小城三月》翠姨的情感方式及其悲剧意味
第十二章 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西方”女性的故事——关于两萧的情感方式及其行为背景的文化学描述
第一节 关于两萧的出身及其性格背景
第二节 两萧相遇与两种文化性格的心理悲剧
第三节 两萧的艺术行为与《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的审美差异
第十三章 童年、故土与叛逆的一代
第一节 出走的娜拉
第二节 “大时代”的孤魂
第三节 现代女性的“死亡之谷”
第四节 历史的隐怀
第五节 文化悬案
第十四章 不可重复的文本与寻找自我的弧光
第十五章 美的夭亡与爱的终结
第十六章 写给未来人的“伟大孤寂”——萧红小说的接受角色问题及其它
第十七章 批判与超越——萧红小说民俗事象的文化意蕴
第十八章 战士之戟与女神之吟——萧红《呼兰河传》与《回忆鲁迅》书写文化形态的跨文本阐发
第十九章 与萧红研究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关于小说散文化的理论思考
第二节 关于现代文学幽默品格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思考
第四节 勃朗特姐妹文学创作中的“隐形人”
附录 《萧红现象》原版序跛与书评
后记
《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研究丛书·文化立人:从鲁迅到萧红的新文化缔造》以从鲁迅到萧红“文化立人”的新文化重构为研究宗旨,以现代文化思想发展的矛盾、问题、症结、旨归为线索,研究新文学、新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代文化的重构及其与五四新文化甚而近代启蒙文化以来人的发展的主旨的关系,故谓之“立人”,即以文学救国的文化启蒙与以文学艺术启蒙的“立人”审美文化创造,以及对此所作的文学评论、文艺批评、文艺美学的“立人”文化阐释与“国民性”改造的文化反思、文化批判、文化自觉,探索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发展的学术、文化史与思想史,及其形成的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的审美文化知识文明创新体系,《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研究丛书·文化立人:从鲁迅到萧红的新文化缔造》是为现代文化智库的思想源与创造源,学术源与知识源,审美源与艺术源。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文化立人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503440922 如需购买下载《文化立人》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48.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5 × 17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254 | 印数 | 1000 |
文化立人是中国文史出版社于2013.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G12 的主题关于 现代文化-文化研究-中国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