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年代:2007
定价:25.0
本书描写了姜子牙从出生至离世的20年间的个人历程;从胸怀到怀才不遇,从市集卖肉到指点江山;从河边钓鱼到一统天下,历数种种,引人入胜。作者把姜子牙从一个神的位置还原到了一个历史巨人的真实中,史料翔实文笔生动。
序一
序二
序三
第一章炎帝后裔
第二章少有大志
第三章东吕士子
第四章仗剑远游
第五章凤落高桐
第六章南津自售
第七章灌坛有令
第八章绿遍山原
第九章新王选妃
第十章鹿台谏主
第十一章隐居海滨
第十二章纣王东征
第十三章游说诸侯
第十四章在良遭逐
第十五章重返朝歌
第十六章西去孟津
第十七章西伯父子
第十八章兴建灵台
第十九章文王访贤
第二十章文伐柔攻
第二十一章大破犬戎
第二十二章邑姜认父
第二十三章周有贤后
第二十四章西征密须
第二十五章辛甲佐周
第二十六章子牙论政
第二十七章东征黎邗
第二十八章挥师灭崇
第二十九章迁都丰京
第三十章尚父谈兵
第三十一章扣马而谏
第三十二章孟津观兵
第三十三章天怒人怨
第三十四章东夷复叛
第三十五章王欲兴师
第三十六章代天行罚
第三十七章断桥焚舟
第三十八章牧野决战
第三十九章鹿台自焚
第四十章武王祭庙
第四十一章钜桥散粮
第四十二章子牙献铭
第四十三章武成大典
第四十四章箕子讲畴
第四十五章首阳采薇
第四十六章分封诸侯
第四十七章与莱争丘
第四十八章举贤尚功
第四十九章严罚不驯
第五十章便利渔盐
第五十一章盐田之行
第五十二章文姜嫁夫
第五十三章劝导桑麻
第五十四章二败莱夷
第五十五章镐京朝王
第五十六章武王归天
第五十七章周公摄政
第五十八章三监作乱
第五十九章二次伐殷
第六十章兵下薄姑
第六十一章五月报政
第六十二章再封诸侯
第六十三章成周大会
第六十四章周公编易
第六十五章桐叶封弟
第六十六章泰山封禅
第六十七章口授六韬
第六十八章百岁诞辰
第六十九章流芳千古
姜太公故里考
后记
前言
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不侍强暴,寻辅贤王,克成建周大业;他受封治齐,因俗制宜,终使齐国强盛一时。他的超人才智、辉煌业绩为后世所称颂,人们将他誉为“兵学鼻祖”、“百代宗师”。
姜太公早年出身低微,但志大饱学,满腹韬略,希冀以后能宏图大展。无奈时政昏暗,使他不得进身用世,蹇运伴随了他大半生。他曾因生计所迫卖食孟津,屠牛朝歌;也曾入朝事纣,但因纣王无道,又愤然而去。
他先后游历诸国,皆不遇明主。几番失意,几番落魄,真正完成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飞跃,锤炼成经天纬地的王佐之才。艰难而丰富的经历使他更有机会体察民间之疾苦、时政之昏暗,坚定了他反纣灭商的决心。后终以七十余岁高龄,得遇文王。“文王欲以卑弱除强暴,以为天下去残破贼而成王道,故太公之谋生焉。”(《淮南子.要略》)太公的雄韬大略得到了施展的天地。文王、武王采用太公之谋,终于推翻商纣暴政,建立了周朝的天下。
如果说兴周灭商展示了姜太公作为军事家的雄才大略,那么受封治齐,所展示的就是他作为政治家的英明睿智。
周朝建立后,太公被封于齐,成为建齐始祖。“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渔盐之利,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简政从俗、尊贤尚功的求实态度和创新精神,在当时宗周文化占主导的情况下,独树一帜,并且成效显著,以后历代齐王多是遵循了这条路线。
像姜太公这样一位敢恨敢怒、大智大勇的人物,由于蒙上了一层历史的面纱,使人们难以窥见其真实面貌。人们出于对高智高能的英雄人物的敬畏,逐渐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姜太公塑造成一个奇人、超人,甚至进一步神化,成为众神之主、仙班之首。在民间,差太公成为“太公在位,众神回避”的守护神。
为了拨开蒙在姜太公身上的神秘面纱,把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奉献在世人面前,来自太公故里的焦安南和李建义同志,历经数载,矢志不移,著就这部鸿篇巨制。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愿奉书读者能从姜太公这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颇多的教益。
本书付梓之际,谨以此为序。
后记
我们起意写这部书,是在1992年。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书呢?第一,我们认为应该为姜尚写一部长篇传记,填补两千年来的历史空白。
姜尚是周朝的开国元勋。周文王立姜尚为国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军大将,即军师。武王继位后,任命姜尚为太师。因佐武王伐纣有大功,封为齐太公,成为齐国的始祖。后入朝辅佐成王,继任太师。姜尚功业卓著,堪称三朝元老,两代辅臣,是赫赫有名的“千古一相”。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姜尚更被迫封为“武成王”,立庙祭祀,与受封为“文宣王”的孔子并驾齐驱,成为我国古代一文一武两尊偶像。
姜尚志大饱学,才智超人,功业炫目,有兵书传世,不愧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颇享盛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不仅为辅周灭商屡立战功,而且为建立周朝和齐国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开创周朝和齐国八百年基业,奠定了坚定的理论基础,堪称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
令人遗憾的是,研究孔子者历代不绝,著述多至汗牛充栋,造成了世界性的影响;而研究姜尚者,自汉代以来却寥若晨星,更缺少长篇著述。
我们认为,司马迁笔下的《齐太公世家》堪称史家绝唱,但毕竟是一篇千字古文,译成白话也不过两千多字。而今写一部三十万字的长篇《姜太公》,岂不是对史圣大作的极好继承和补充吗?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
我们又认为,二十一世纪将是广用谋略的世纪。中国是一个谋略大国,而中国谋略家的鼻祖便是姜尚。为开启智力,学习谋略,我们编写一部《姜太公》,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第二,我们要创作的,是一部“姜尚真传”。
姜太公其人,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这倒不是因为他们读了司马迁的《齐太公世家》,而是他们读了许仲琳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看了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封神榜》,听了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从艺术上讲,小说和电视剧都是成功的,但它们毕竟不是历史,而是神话。历史上是有武王伐纣的,但那是姜尚寻良机,出奇兵,两军对垒,牧野决战。他统率周军,以四万五千精兵大败纣王的十七万乌合之众,直杀得敌军血流漂杵,而不是他手拿打神鞭,呼风喚雨,斗法陷阵,最后灵台封神。我们要学习姜尚的大智大勇,便应该排除仙道神佛,还原他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因此,我们决定重点取材于四部书:《尚书》、《逸周书》、《六韬》、《史记》。还要参考吸收古代和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且适当取材于民间故事。姜尚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今山东、河南、陕西三省。这些地域,至今流传着不少歌颂他足智多谋和为民除害的故事。
我们决定排除神话色彩的有关故事演义,而选用表现他真实人生的那些史料和传说。这样一来,我们书中的主要人物,不论姜尚和他的子女姜伋、姜骆、邑姜,还是殷朝的纣王、商容、梅伯、比干、箕子、费仲、武庚,还是周朝的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周公姬旦、召公姬奭,便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了。
第三,我们创作的长篇,将是一部姜子牙的全传。
史圣司马迁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这就告诉我们太公活了一百多岁。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是从姜子牙七十二岁写起,写到九十岁为止,有八十多年的空白期,当然不是全传。而姜尚出山之前的七十二年,却是他生命史的重要篇章,是他的成长史。他读过书,钓过鱼,杀过牛,卖过饭,历经坎坷和磨难。正像《孟子》中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试问如果没有这一番颠沛穷困,晚遇明主的姜尚能做出如此重大的历史贡献吗?所以,姜太公的前期生活一定要写。
再说司马迁的《齐太公世家》,因为篇幅过短,仅一千二百字,因而有许多姜尚重要活动没有写进去。因此,我们所求之“全”,便是既包括时间的全部,也包括活动的全部。我们要塑造一个完整的姜太公形象,使他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我们决定用三十余万的字数,写姜尚百年之内的重要活动,以之反映殷末周初中国历史的真实风貌。因此,我们从姜尚出生写起,一直写到他百岁诞辰为止。
在达成以上共识之后,我们便阅读史书,摘抄史料,编成厚厚的一本《姜太公史料选录》。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拟好了全部目录,编写出数万字的“人物小传”,主要有五十余人。1995年4月,我们动笔写作。拼搏两个酷暑,全书脱稿。又用去半年时间逐章修改,终于成为第一稿。
第一稿写成后,我们将手稿复印两份,分订成20册,送请专家和文友们审阅指导。广泛征求意见后,我们决定动笔修改全书。1997年8月动笔,1999年5月完成,共费时22个月,写出来这个第二稿。
这次修订,对原稿变动幅度相当大。因此,可以说成为面目一新的《姜太公》了。
这次修订,遵循的原则有两条:第一,利用史料,大事不虚;贴近生活,小事不拘。达到基本真实,实现可信性。传记文学的生命是真实,如果书中的人物子虚乌有,还有何“传”可谈?读过《封神演义》的人,一定会记得武成王黄飞虎、太师闻仲、元帅邓九公、王子殷洪和殷交,其实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些人。武成王有之,是唐肃宗李亨于上元元年(760年)对姜尚的谥封号;太师有之,是周武王姬发即位后的对姜尚的封职;元帅有之,是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时对姜尚的任命;王子也有之,却是武庚。但是,这并不影响《封神演义》的价值,因为它是神话小说,允许虚构人物。传记则不能,我们书中的五十多位主要人物,都载之于《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没有一个是虚构的。还有,读过《封神演义》的人,也肯定会记得伐纣大军一路过关斩将的故事。究其实,武王伐纣之师路上根本没打一仗,他们用的是奇袭之计。
等殷纣王发觉,姜子牙已统率周军兵到牧野,离殷都朝歌只有七十里了。
神话小说可以编造故事,我们不能。我们只能写历史的本来面目,艺术地再现它。
第二,查漏补缺,扩大容量;精雕细刻,提高质量。达到翔实具体,实现可读性。写作本书的目的,是给读者增添知识,开启智力。为此,我们把能够找到的商末周初大事都写进书中了,而且将人物尽量写活。总之,我们认为将该写的都写出来了,于是写成了这部传记文学,使它成为一部商末周初的百年风云录。
本书从搜集素材到写成第二稿,费时八年之久。期间,曾得到日照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支持,得到社会各界诸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其中,罗青长(原中央调查部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中顾委委员)、张传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为本书写序,对我们是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我们再一次衷心地向支持者表示感谢。
三千年前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百代宗师、帝王之学的创始人,他志大饱学,才智超人,功业炫目,有兵书传世,堪称中国谋略家与军事家的鼻祖,是明臣又是圣君,也是完成中国历史“汤武革命”的伟大人物。他就是姜太公。本书是一部姜子牙的全传,以《尚书》《逸周书》《六韬》《史记》为基础,选用表现姜太公真实人生的史料和传说,还姜太公以本来面目,描绘了这位“兵家鼻祖”“百代宗师”近百年的传奇故事。 姜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是周朝的开国元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军大将。因佐武王伐纣有大功,封为齐太公,成为齐国的始祖,是赫赫有名的“千古一相”。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姜太公更被迫封为“武成王”,立庙祭祀,与受封为“文宣王”的孔子并驾齐驱。 姜太公志大饱学,才智超人,功业炫目,有兵书传世,堪称中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本书以《尚书》《逸周书》《六韬》《史记》为基础,选用表现姜太公真实人生的史料和传说,还姜太公以本来面目,描绘了这位“兵家鼻祖”“百代宗师”近百年的传奇故事。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姜太公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9787801736888 《姜太公》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北京 | 出版单位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5.0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