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多罗之歌

马尔多罗之歌

(法) 洛特雷阿蒙,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年代:2007

定价:24.0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浸透了法国整个文学史、整个文化史的作品。它采用歌的形式,分成长短不等、或抒情或叙事、表面上并无多大联系的散文小节。

书籍目录:

马尔多罗之歌

第一支歌

第二支歌

第三支歌

第四支歌

第五支歌

第六支歌

诗和书信

诗一

诗二

写给一个批评家的信

写给雨果的信

写给达拉斯的信

写给韦尔博科旺的信

写给韦尔博科旺的信

写给韦尔博科旺的信

写给达拉斯的信

附录

后记:洛特雷阿蒙和《马尔多罗之歌》

洛特雷阿蒙生平和创作年表

名家评论

后记

洛特雷阿蒙和《马尔多罗之歌》对中国读者来说,洛特雷阿蒙(Lautreamont)和他的长篇散文诗《马尔多罗之歌》(LesChantsdeMaldoror)似乎还很陌生,我们准备在这里较为详尽地介绍一下诗人和他的作品,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点分析和评论。

1一位法国作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写道:洛特雷阿蒙和我们是同时代人,但我们对他的了解比对荷马、苏格拉底或罗马皇帝卡利古拉的了解还要少。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取得的进展却相当可怜,以下便是人们今天掌握的有关他的全部生平资料。

洛特雷阿蒙真名是伊齐多尔.迪卡斯(IsidoreDucasse),1846年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父母是法国移民,在他出生前两个月正式结婚。母亲在他不满两岁时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说是自杀。父亲是法国总领事馆职员,后来被任命为领事馆一等主事,退休后住在当地一家豪华饭店中,以八十岁高龄去世,留下一笔可观的遗产传给了侄儿和侄女。

洛特雷阿蒙童年时,乌拉圭正处在与阿根廷的战争中,蒙得维的亚被围长达十年,并且轮番遭到叛乱、抢劫、饥荒、瘟疫的折磨。不过在此之后,这座城市却飞快地繁荣起来,被称作“南美的瑞士”,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形形色色的冒险家。他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我们今天已无从知道了。一般估计,由于他父亲的身份,他应该是避免了各种灾难的。当然,幼年即失去母爱,而且我们知道他和父亲的关系相当紧张,这肯定对他的思想和性格具有重要的影响。另外,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回忆说,他是一个大胆、淘气、爱吵闹、让人讨厌的孩子,整天在大街上惹事。这是关于他的童年的惟一描述,其真实性无法确定。

洛特雷阿蒙在1859年像许多法国移民的孩子一样被送回国内学习,作为寄宿生进入南方的塔布中学。他入学时学业晚了两年,但进步十分明显,学校的获奖名单显示他的拉丁语、法语、数学、绘画等课程都曾获奖,四年级结束(即初中毕业)时取得优胜一等奖的好成绩。他在塔布中学有一个名叫乔治.达泽的同学,显然是他最要好的朋友,其名在《诗》的一长串受献者中排第一,并多次出现在《马尔多罗之歌.第一支歌》的第一个版本中,但到了第三个版本却被换成了章鱼、蛤蟆、疥螨之类的动物。达泽死于1921年,当时以布勒东为首的超现实主义诗人刚刚重新发掘出洛特雷阿蒙,正在为他大吹大擂。当这些超现实主义者听到了他们以为早已不在世的达泽去世的消息时,真是懊悔不迭,他们差一点就能通过这个达泽了解到诗人的生活秘密了,这也给文学史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洛特雷阿蒙于1862年8月离开塔布中学,1863年10月进入波城中学修辞班,这意味着他实际上跳了两级,估计他在私立学校学习过一年的速成课程。他在波城中学的成绩似乎不大理想,中学毕业会考,他或者是没参加,或者是不及格,总之没有档案表明他取得过业士学位,也没有档案表明他曾在任何一所大学注册。他在波城中学的一个叫莱斯佩的同学曾接受采访,回忆过这个修辞班和洛特雷阿蒙,说他高个子,白皮肤,长头发,嗓音刺耳,性格内向,有点疯疯癫癫,且患有严重的偏头痛,在文学、数学、博物学及游泳等方面表现出出众的才华。不过,莱斯佩回忆这些时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已有六十多年没见过洛特雷阿蒙,而且他的回忆在内容上有一些矛盾之处,所以一般都认为不甚可靠。从《马尔多罗之歌》看,洛特雷阿蒙在这几年的中学生涯中大概感到相当压抑。

1867年5月,洛特雷阿蒙曾获得护照去过蒙得维的亚,这次旅行的目的可能是说服父亲给他一笔生活费,使他可以尝试文学创作。他在三个月后回国,随即来到巴黎,住在离林荫大道不远的一家旅馆中,以后多次换过住宿的旅馆,但都在附近。这一地区当时是有钱人的旅游中心,他下榻的旅馆也应该是一个较为高级的旅馆,所以他的生活大概并不像有些人以为的那样拮据,他父亲委托一个银行家按月给他的生活费估计还是相当充裕的,而且他还有一笔备用款,后来就是用这笔钱出版了《马尔多罗之歌》。此时的洛特雷阿蒙大约是古今中外成千上万怀有文学梦想的那些年轻人中的一个:“当夜阑人静,一个渴望荣誉的年轻人,在六层楼上,伏在书桌前,听见一阵不知发自哪儿的声响。他向四处转动他那因沉思和满是灰尘的手稿而昏昏欲睡的脑袋。”《马尔多罗之歌》中的这段描述和一个名叫热农索的出版商在洛特雷阿蒙死后二十年自称经过调查提供的情况基本吻合:“他是一个高个儿小伙子,褐发,无须,神经质,循规蹈矩,刻苦勤勉。他只在夜晚才坐在钢琴前写作。他大声朗读,锻造语句,弹奏和弦,这种写作方法使旅馆中的住户感到绝望。”除此之外,我们对他在巴黎的生活一无所知。他似乎十分孤独,既没有男朋友也没有女朋友,只和他的银行家和出版商来往,而且似乎深居简出,他在给银行家的信中写道:“我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待在我的房间里。”只是到了1977年,一个名叫雅克.勒弗雷尔的研究者在他的著作《洛特雷阿蒙的面目:伊齐多尔.迪卡斯在塔布和波城》中刊出了洛特雷阿蒙的相片,世人才第一次看到了他的样子。这张相片是在前面提到的达泽的家中发现的,虽然还不能完全肯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应该就是洛特雷阿蒙的相片,另外它与人们已知的洛特雷阿蒙的面目也是基本上吻合的。

洛特雷阿蒙于1870年11月24日清晨去世,年仅二十四岁,死亡证上非常奇怪地没有提及死因,作为证人签名的是旅馆的老板和一个服务员,这和他父亲在近二十年后死于蒙得维的亚的情景一模一样,在死亡证上签名的证人也是饭店的老板和一个服务员。洛特雷阿蒙去世时正是普法战争时期,法国军队节节败退,巴黎就像当年的蒙得维的亚一样也是一座围城,陷于饥荒,政治动荡,第二帝国垮台,几个月后即发生了巴黎公社起义。因此,他的死给人以多种猜测,有人说他是死于高烧,另有人说他是死于吸毒,还有人说他是被秘密警察暗杀。上述这些说法今天都得不到证实,所以他的死也就同他母亲的死一样成了永久之谜。他的尸体第二天便被埋葬在一个临时出让的墓地,两个月后在同一墓地中迁移过一次,以后这块墓地被市政府收回改作他用,无人认领的尸体被扔入公共墓坑。诗人自己似乎预见到了这种结局,他在诗中写道:“我知道我将彻底毁灭。”洛特雷阿蒙留下的文字除了《马尔多罗之歌》外就只有两册薄薄的、题为《诗一》和《诗二》的散文片段以及七封短信。

……8在文学史上,很少有一部作品像《马尔多罗之歌》一样给予读者如此多的“关心”,它从开篇第一句起就对读者提出了严肃的要求和警告:“愿大胆的、一时变得和这本读物一样凶猛的读者不迷失方向,找到偏僻的险路,穿过荒凉的沼泽这些阴森的、浸透毒汁的篇章;因为,如果他在阅读中疑神疑鬼,逻辑不严密,思想不集中,书中散发的致命烟雾就会遮蔽他的灵魂,仿佛水淹没糖。”其后,作者也从没忘记读者,书中充满了对读者的恳求、安慰、引诱、奉承和对读者的谴责、嘲笑、侮辱、咒骂。这样不断地呼唤读者表明的当然应该是一种打破读者的惰性,以便和读者交流的愿望。到了20世纪,人们普遍意识到以往文学的最主要缺陷之一便是作者和读者的隔绝,正如巴尔特在《S/Z》一书中所指出的:“文学劳动(作为劳动的文学)的赌注不是要使读者成为一个文本消费者,而是成为一个文本生产者。文学体制给我们的文学打上了文本的生产者和使用者、它的主人和顾客、它的作者和读者无情离异的烙印。于是这个读者陷入一种无所事事、闭目塞听,或者说一本正经的状态:不是亲自参加游戏,不是充分进入能指的魅力和文字的快感中,而是仅仅保留了接受文本或拒绝文本的天赋的可怜自由:阅读只成为一次公民投票。”然而,洛特雷阿蒙的最终选择和大多数作家恰恰相反,他不是唤醒读者,而是让读者沉睡,使之更加愚蠢:“为了机械地建造一篇催眠童话的脑髓,不仅需要剖析一些傻话,使读者的智力因反复用药而严重迟钝,使他的才能在余生中因疲劳法则而必然瘫痪,而且还需要用强大的磁流巧妙地把他带人无法行动的梦游状态,迫使他的眼睛在你们的凝视下失去本性,变得模糊……我至少要让为我服丧的读者能够说:‘应该还他公道。他使我变得非常愚蠢。如果他能活得更久,那什么事情做不出来!这是我知道的最出色的催眠教师!’人们将把这几句感人的话语刻在我的大理石墓碑上,我的阴魂将得到满足!”因为他深深地感到了这种企图和读者建立联系的枉然:“为什么我不能透过这些天使般的书页凝视我那个读者的脸庞……这张书页的不透明性有种种理由值得注意,它是阻止我们完全结合的最大障碍。”洛特雷阿蒙在这里极其敏感地接触到了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但他却无法解决,或者说不屑于解决,由此必然产生了文学的无能、无聊、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他惟一能做的就是肯定自己的存在,肯定自己的清晰,表明自己对文学并不抱有幻想,并没有被文学欺骗。

因此,洛特雷阿蒙不断地以批评家的身份在作品中出现,不断地对自己的文笔进行讥笑性质的评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滑稽,什么时候平庸,什么时候矛盾。奇迹就在于一个如此年轻的作者却能自始至终如此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行为,而如此多的清晰却又和如此多的胡言乱语结合在了一起。如他在比较了两根柱子和两棵猴面包树之后,马上就为这种方法进行此地无银式的辩护;他在谈到一只鹈鹕大得像一座山,至少像一个岬角之后,立即让我们欣赏这种虚假让步的效果:“我请你们欣赏这种限制的巧妙,它并未丧失一寸土地。”在《第六支歌》中,作者公然声明:“当这篇虚构故事的情节感到方便时,每种效果特技都会在适当的场合出现”,所以他的干预变得更加自觉、更加系统。当马尔多罗把麦尔文装进口袋往桥栏杆上拍打时,作者写道:“这真是独一无二、任何小说家都不可再得的场面!”然后他宣布“结局将加速到来”,果然我们就见到各种荒诞事件像瀑布般倾泻而来:插上翅膀的鱼尾、高喊复仇的房梁、骑马疾奔的黄道蟹、头顶便盆的疯子、变成犀牛的上帝、白雪公主等都被机械地排列组合在了一起,谈不上有任何真实因素,也不受任何艺术规律的制约。说到底,作者实际上是在嘲笑自己所写的东西,是在以完全无所谓的态度任意地牵动“小说的引线”。像“你们建议我就在此地结束第一小节,这次我愿意尊重你们的意愿”这样的语句实际上表现的当然是作家的意志,他有绝对的自由,是他的世界的惟一主人:“我这些歌将表现出威严的力量,足以蔑视成见。他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自己的同类歌唱。他不在人类的天平上衡量他的灵感。他像风暴一样自由。”所以当兰波喊出他的名言“我是一个他人”时,洛特雷阿蒙却写道:“如果我存在,我就不是他人。我不容许我身上具有这种暧昧的多元性。”洛特雷阿蒙这种近似狂妄的骄傲使他大胆地“摘除了文学美的花瓣”,否定了以往的整个诗歌,试想文学史上能有几人敢写下这样的话:“直到当代,诗歌走错了路,它或者上天,或者下地,不了解自己的生存法则,并且不断地被那些正人君子讥笑这不无道理。”《马尔多罗之歌》中处处可见一种对文学的公开或隐蔽的思考和批评,而《诗一》和《诗二》几乎就是文学理论著作,以今天的观点看,洛特雷阿蒙的意见并非都正确(其实,这些意见的表达也是真真假假,似是而非,很难确定作者的意图),但它们经常表现出一种罕见的敏锐性,“打开了一片无边无际、若明若暗的新天地”。这一切迫使文学对自身产生了疑问。迫使人们重新考虑文学的各种基本问题,而一代代的继往开来者正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求和不同的回答来不断地发展、更新着诗歌和文学。

车槿山1991年夏写于珞珈山2000年夏改于中关园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浸透了法国整个文学史、整个文化史的作品。它采用歌的形式,分成长短不等、或抒情或叙事、表面上并无多大联系的散文小节。本书还附入的《诗一》、《诗二》以及七封书信,《诗一》、《诗二》几乎是文学理论著作,而七封书信是了解洛特雷阿蒙情感世界的窗口。  《马尔多罗之歌》(LesChantsdeMaldoror)是恶的颂歌,从头至尾都表现出了对上帝、人类和社会的深仇大恨,其恶毒程度在文学上史无前例。  诗人以火热的激情、沸腾的疯狂、奇异的恐怖、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以及各种各样出人意料的意象,颠覆了以往的文学陈规,打破了狭隘的逻辑束缚,挖掘了潜在的语言能力,在摧毁的同时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闻所未闻的诗歌世界。【作者简介】  洛特雷阿蒙(Lautreamont,1846-1870)出生于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父母是法国移民。他在法国南方的塔布和波城完成中学学业,然后开始文学创作,生前默默无名,年仅24岁即去世。他留下的文字除了长篇散文诗《马尔我罗之歌》外,就只有两册薄啊的、题为《诗一》和《诗二》的片断以及几封短信,但他却被公认为现代诗乃至现代文学的最主要先驱之一。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马尔多罗之歌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丛书名文景人文
9787208072114
如需购买下载《马尔多罗之歌》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上海出版单位上海人民出版社
版次1版印次1
定价(元)24.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0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6000

书籍信息归属:

马尔多罗之歌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7.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565.65 的主题关于 散文-作品集-法国-现代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