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年代:2011
定价:29.5
本书是我社推出的《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丛书》中的其中一本。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社会主义的现代性以及第三条路的现代性后,充分证明和肯定了我国探索一种新的现代性发展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对全球的贡献,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全球化模式,并使它日渐为全世界所广泛关注。
总序
序言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发展演变
一、成为青年黑格尔派:理性主义基础上的现代性追求
二、超越黑格尔:人本学基础上的现代性批判
三、超越费尔巴哈:异化劳动和粗糙的物质生产基础上的现代性批判
四、真正的马克思:物质实践基础上的现代性批判
五、晚年马克思:人类学视野中的现代性的多样性
第二节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解剖和批判
一、现代性的推动力和特点
二、现代性与世界历史的转变
三、现代性的矛盾:成就和病症
四、现代性的评价
第三节 资本主义现代性病症的根源
一、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的奴役
二、强制性劳动的奴役
三、市场经济及其非理性
第四节 现代性的超越与共产主义理性王国的实现
一、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超越现代性的资本逻辑
二、共产主义:另一种现代性和另一种全球化
第二章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与现代性的另类探索
第一节 现代性的制度维度和全球化
一、现代性的四个制度维度
二、全球化风险与乌托邦现实主义
三、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超越
第二节 第三条道路
一、时代的挑战和社会民主主义的危机
二、第三条道路的政治框架
三、第三条道路的特点和实质
第三节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评述
一、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主要特征
二、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得失
第三章 帝国及其对现代性的超越
第一节 现代性危机和现代主权的发展
一、两种现代性及其危机
二、现代主权概念的形成
三、现代主权的衰微和帝国主权范式的出现
第二节 帝国的产生
一、帝国产生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二、新政和美国宪法:帝国产生的剐度基础
三、帝国的特点、结构和实质
第三节 非物质劳动霸权及帝国的命运
一、从形式吸纳到实际吸纳
二、非物质劳动及其社会影响
三、非物质经济的不均衡发展以及对落后国家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对帝国的反抗和超越
一、帝国的败落和现代性的超越
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国际主义的终结
三、反抗帝国的主体与斗争目标
第五节 简评《帝国》超越现代性的新思路
一、创见和不足
二、主权的超越和资本的超越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性的新探索
第一节 建国初期对现代性模式的曲折探索
一、后发国家探索现代性的历史背景和挑战
二、毛泽东对现代性模式的曲折探索
三、正确评价毛泽东对现代性模式的探索
第二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对现代性模式的探索
一、现代性构建的立足点:对国情和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二、现代性模式的转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改革开放
三、现代性的理想与现实: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性探索的成就和问题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及其对西方现代性模式的根本超越
一、构建和谐社会,超越异化的资本主义
二、共建和谐世界,超越殖民、霸权秩序
三、现代性发展道路的年、年、年
第五章 新自由主义的超越与新型全球化的展望
第一节 不同现代性批判范式的比较
一、现代性批判的对话
二、非物质经济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解决
第二节 现代性的危机与全球化的实质
一、全球化的本质和形式:必然性还是意识形态?
二、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三节 多元现代性和新型全球化的展望
一、多元的现代性
二、多元的现代性与文化自觉、文化多样性
三、共建和谐全球化,环球同此凉热
参考文献
后记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超越》:无论是马克思、吉登斯,还是哈特与奈格里,虽然他们身处现代性的不同阶段,但他们对于西方现代性本质和病症的诊断大体土是一致的,他们都深刻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现代性导致的两极分化和人性奴役、政治压迫、生态环境破坏、殖民主义和种族屠杀。然而,从根本上说,他们批判现代性的理论范式是大异其趣的,他们对现代性的历史逻辑、演变过程,对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以及超越现代性路径的分析也有很大的差异。综合比较他们的思想,正确理解现代性和全球化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科学认识美国金融危机和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超越》是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项目——“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北京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超越》共五章节,内容包括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吉登斯第三条道路与现代性的另类探索,帝国及其对现代性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性的新探索,新自由主义的超越与新型全球化的展望。【作者简介】陈志刚,1972年出生于江西信丰,1999年获厦门大学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后出站,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译著有《哈贝马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反对资本主义》(合译)等,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党建理论。目前正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科学发展现与发展模式的创新”(批准号:08CKS006)。
书籍详细信息 | |||
书名 |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超越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 ||
丛书名 |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丛书 | ||
9787229038250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超越》pdf扫描版电子书已有网友提供下载资源链接 | |||
出版地 | 重庆 | 出版单位 | 重庆出版社 |
版次 | 1版 | 印次 | 1 |
定价(元) | 29.5 | 语种 | 简体中文 |
尺寸 | 24 × 16 | 装帧 | 平装 |
页数 | 印数 |
全球化与现代性的超越是重庆出版社于2011.4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D616 的主题关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研究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