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曹万生, 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6

定价:78.0

书籍简介:

本书是用全新的文学史观念撰写的一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通史,含现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两门课程,史料翔实,论述到位。本书以新文学史观的概念,解决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命名的合法性问题。体例上体现了教材特色,便于实际教学使用。章后附有阅读书目、本章涉及的重要命题之研究现状与历史分期论点、本章内容所涉的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文献、本章所涉内容之思考题等。

作者介绍:

曹万生男,汉族,湖北黄冈人,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史家、诗学家、茅盾研究专家,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负责人、四川师范大学诗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负责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讯评审专家。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中国当代诗学流变史》、《茅盾艺术美学》等学术专著15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3项。成果获四川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四川省文学奖2项,领衔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书籍目录:

上 册

导论

第一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先导期(1898—1916)

第一章 文学改良

第一节 传教士、留学生、翻译与中国现代汉语文学之思想渊源

第二节 从经学启蒙到文学启蒙

第三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

第二章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诸文体之发端

第一节 “诗界革命”及近代诗歌之语言困境

第二节 “小说界革命”与现代汉语小说之滥觞

第三节 梁启超的“文界革命”与现代汉语散文创作之勃兴

第四节 王国维的“理论革命”与近代话剧之起伏

第二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形期(1917—1927)

第三章 “文学革命”与现代汉语文学成形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人道主义诸思潮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形

第三节 西方文艺思想传播与初期革命文学倡导

第四章 现代汉语文学文体的成形

第一节 杂感的“热风”

第二节 “尝试”的新诗

第三节 小说的“呐喊”

第四节 “难产”的话剧

第五章 纯文学社团的蜂起和文学流派的产生

第一节 文学研究会

第二节 创造社

第三节 新月社与现代评论派

第四节 其他文学社团及刊物

第六章 鲁迅(上)

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文学道路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第三节 《阿Q正传》

第四节 前期杂文与散文

第七章 郭沫若

第一节 生平、思想和文学道路

第二节 《女神》

第三节 历史剧

第八章 成形期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叶绍钧的小说

第二节 郁达夫的小说

第三节 文学研究会作家群的小说

第四节 乡土文学及其小说创作

第五节 创造社作家群的小说

第九章 成形期的诗歌创作

第一节 自由体诗

第二节 象征诗派与李金发

第三节 格律诗派

第四节 闻一多与徐志摩

第十章 成形期的散文与戏剧

第一节 朱自清和冰心的散文

第二节 周作人和郁达夫等人的散文

第三节 成形期的话剧运动与创作

第三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熟期(1928—1949)

第十一章 成熟期的文学运动与思潮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左翼、右翼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

第三节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解放区文艺运动与论争

第十二章 鲁迅(下)

第一节 鲁迅杂文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鲁迅杂文的思想成就

第三节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

第四节 《故事新编》

第十三章 茅盾

第一节 茅盾的生平与文学道路

第二节 《蚀》

第三节 《子夜》

第四节 《林家铺子》等短篇小说

第五节 《霜叶红似二月花》等

第十四章 巴金

第一节 巴金的文学道路

第二节 《家》

第三节 《憩园》与《寒夜》

第四节 《随想录》

第十五章 老舍

第一节 老舍的文学道路

第二节 《月牙儿》

第三节 《骆驼祥子》

第四节 《四世同堂》

第五节 《茶馆》

第十六章 李劼人

第一节 李劼人的生平和文学道路

第二节 《死水微澜》

第三节 李劼人其他小说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十七章 左联作家小说

第一节 左翼作家小说概貌

第二节 张天翼的小说

第三节 沙汀的小说

第四节 艾芜的小说

第五节 丁玲的小说

第六节 叶紫等作家的小说

第七节 东北作家群的小说创作

第八节 萧红的小说

第十八章 沈从文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边城》与《长河》

第三节 短篇小说

第十九章 京派小说

第一节 京派

第二节 京派小说作家及其创作

第二十章 海派小说与20世纪30年代其他小说

第一节 新感觉派小说

第二节 其他海派小说

第二十一章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沦陷区、“孤岛”文学

第一节 国统区、沦陷区、“孤岛”文学概貌

第二节 张爱玲

第三节 钱钟书

第四节 路翎与师陀的小说

第五节 徐訏与无名氏

第二十二章 解放区小说

第一节 赵树理

第二节 解放区的其他小说

第二十三章 现代派诗歌与其他诗歌

第一节 左翼诗与乡土诗

第二节 现代派诗歌

第三节 戴望舒与卞之琳

第四节 何其芳与其他诗人

第二十四章 40年代的诗歌分野

第一节 艾青

第一节 七月诗派

第三节 西南联大诗人群

第四节 解放区的民歌体诗与国统区的政治讽刺诗

第二十五章 成熟期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散文创作

第二节 杂文创作

第三节 报告文学的发展

第二十六章 曹禺

第一节 曹禺的文学道路

第二节 《雷雨》

第三节 《日出》和《原野》

第四节 《北京人》

第二十七章 成熟期的戏剧与电影

第一节 左翼戏剧运动与夏衍的话剧

第二节 田汉的话剧创作

第三节 陈白尘的话剧创作

第四节 吴祖光与其他喜剧创作

第五节 国统区其他话剧创作

第六节 解放区的戏剧

第七节 20世纪上半叶电影文学

下 册

第四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转型期(1949—1976)

第二十八章 制度、组织与话语领导

第一节 文学的组织与生产

第二节 会议与运动

第三节 批评与传媒

第四节 “两结合”

第五节 “双百方针”与人性论、现实主义深化

第六节 从《大辩论》到《纪要》

第七节 “造神”文艺

第二十九章 红色历史文学的高潮

第一节 红色历史文学的出现与审美规范的形成

第二节 红色历史起源的建构:《红旗谱》

第三节 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

第四节 战争文化规范下的审美模式:从《保卫延安》到《红日》

第五节 红色传奇与大众化追求:《林海雪原》等

第六节 红色历史中的知识分子叙事:《青春之歌》与《三家巷》

第七节 短篇中的红色历史叙事

第三十章 现实的典型叙事

第一节 山药蛋派

第二节 柳青及其《创业史》

第三节 周立波与其他乡村叙事

第四节 城市题材叙事

第三十一章 红色颂歌

第一节 郭小川、贺敬之诗歌及政治抒情诗

第二节 其他诗歌

第三节 天安门诗歌运动

第三十二章 转型期的散文与戏剧、电影

第一节 散文与报告文学

第二节 戏剧

第三节 电影文学

第三十三章 人文性的早春气候

第一节 反官僚主义的创作

第二节 人性与婚恋

第三节 新诗的暗流

第三十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

第一节 食指与“白洋淀诗群”

第二节 黄翔和“贵州诗人群”

第三节 成都“野草”诗歌群体

第四节 手抄本小说

第五编 中国现代文学繁荣期(1976—1989)

第三十五章 繁荣期文学运动、理论批评与创作主潮

第一节 文学运动、理论与论争

第二节 创作思潮的变化

第三十六章 1985年以前的小说

第一节 伤痕小说

第二节 反思小说

第三节 改革小说

第四节 都市小说的兴起

第五节 乡土叙事的多种追求

第六节 历史与军旅小说

第七节 知青小说

第三十七章 1985年以后的小说

第一节 寻根小说

第二节 现代派小说

第三节 先锋小说

第四节 贾平凹的小说

第五节 王安忆的小说

第三十八章 莫言

第一节 莫言的生平与文学道路

第二节 《红高粱家族》

第三节 《丰乳肥臀》

第四节 《生死疲劳》等

第三十九章 朦胧诗运动

第一节 朦胧诗、“三个崛起”与当代诗歌革命

第二节 舒婷与北岛的诗

第三节 顾城等人的诗

第四节 其他诗人的诗与流行歌词创作

第四十章 后朦胧诗运动

第一节 第三代诗

第二节 现代主义诗

第三节 翟永明与海子等人的诗和流行歌词

第四十一章 繁荣期的散文和报告文学

第一节 散文创作

第二节 报告文学的热潮

第四十二章 话剧的复兴、试验与衰落

第一节 话剧的复兴

第二节 苏叔阳等人的话剧

第三节 高行健的实验话剧

第四节 沙叶新的话剧

第四十三章 繁荣期的影视文学

第一节 电影的变革

第二节 电视与文学

第六编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多元期(1989—2009)

第四十四章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理论、文学论争与创作思潮

第一节 文学理论与文艺论争

第二节 创作思潮

第四十五章 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语境及小说创作潮流的变化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

第三节 新历史主义小说

第四节 新生代小说

第五节 女性主义小说

第六节 王朔与余华

第七节 《白鹿原》等长篇小说

第八节 通俗文学的泛滥

第四十六章 90年代诗歌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诗歌总貌及评价

第二节 王家新等“知识分子写作”

第三节 于坚等“民间写作”

第四节 “身体写作”及其他诗歌创作

第五节 流行歌词创作

第四十七章 90年代散文、戏剧、影视

第一节 90年代散文

第二节 90年代戏剧

第三节 90年代影视

第四十八章 21世纪小说

第一节 底层文学

第二节 非虚构文学

第四十九章 21世纪的诗歌、散文、戏剧、影视与网络文学

第一节 21世纪诗歌

第二节 21世纪散文

第三节 21世纪戏剧

第四节 21世纪影视

第五节 网络文学

第五十章 台港澳文学与旅外华人现

第一节 台湾文学

第二节 港澳文学

第三节 旅外华人现代汉语文学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三版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一部用全新的现代汉语文学史观念撰写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通史,含现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两门课程,各章节论述了时代背景、重要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等。具体来说,全书有如下特点: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评论本书“在史料翔实,论述到位、取舍适当的基础之上,又秉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一部守正、创新、稳妥、实用的文学史”。
● 现代汉语文学史的概念,解决了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命名的合法性问题。
● 用人文性、审美性、现代汉语文学性三者统一的文学史新标准,把1898年到2015年的中国文学分为先导期、成形期、成熟期、转型期、繁荣期、多元期。
● 内容上引入了*新研究成果。对一些大家保留一种质疑的眼光。将各家之言、论争以“重要命题”方式收录列出,便于读者作出自己的判断。重估、强调了一些本应但尚未给予足够重视的作家作品。
● 三版下限时延至2015年,内容更切近时代,广度也有拓宽。比如纳入网络文学、影视文学、歌词文学、手机文学(少量),以及台港澳、旅外华人现代汉语文学等。
● 体例上体现了教材特色,便于实际教学使用。章后附有阅读书目、本章涉及的重要命题之研究现状与历史分期论点、本章内容所涉的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文献、本章所涉内容之思考题等,便于教师扩展相关资料与学生选择性加深。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书籍规格:

书籍详细信息
书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站内查询相似图书
9787300223483
如需购买下载《中国现当代文学史》pdf扫描版电子书或查询更多相关信息,请直接复制isbn,搜索即可全网搜索该ISBN
出版地北京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版次3版印次1
定价(元)78.0语种简体中文
尺寸26 × 19装帧平装
页数印数

书籍信息归属: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6.1出版的中图分类号为 I209.6 的主题关于 中国文学-现代文学史-高等学校-教材 ,中国文学-当代文学-文学史-高等学校-教材 的书籍。